搜索
太湖梅子的头像

太湖梅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7/29
分享

夏天的冷激面

 夏天的冷激面

    作者 太湖梅子


小时候,我家住在小镇的东街上,东街有三座桥:一座叫大东桥,一座叫小东桥,还有一座叫钦家桥。

平时我常去大东桥或是小东桥,桥头的青砖黛瓦老房子里住着小伙伴,放了学一起玩。

星期天我要去钦家桥。是我妈指挥我去的,钦家桥有一家摇面店,专门轧细面宽面还有馄饨皮子。


一只竹篮里垫了一张牛皮纸,纸上放了几斤面粉,面粉是我爸从粮管所称来的。我妈给我一块钱,放在我的连衣裙小口袋里,嘱咐我当心丢了,要付摇面钱。

吃好早饭我拎了小竹篮沿着街道往钦家桥走,钦家桥是一座古老的石桥,桥下有一个村巷,村名就是以桥命名的。摇面店是一位韩姓老人开的,其实他也就六十不到。之所以我一直认为他很老很老了,因为他的头发,胡子,眉毛都是花白的。现在想起来,那是因为沾了面粉的缘故。


其实韩师傅并不老,力气蛮大的。

摇面店的生意非常好,平常人家要吃面条和馄饨都要用面粉来加工,不似现在每个镇上都有生面店,只要买现成的。

要排队。

韩师傅拎过我的竹篮子,先称一下分量,嘴巴里说个数字,我就将钱交给他。他从一个小本子上撕下一张纸条,写上编号,嘱咐我去排队。

排队就是竹篮排队。

我已经发现了同学安娟娟也在排队,我把竹篮一放,和安娟娟打个招呼,然后俩人勾肩搭背一起走到面店的后背弄堂里安娟娟的家里。


安娟娟家里没有大人。她从锅里拿出一只红心山芋给我吃,又踮起脚尖,从锅里盛了一碗山芋汤递给我。吃完山芋喝完汤,我俩跳橡皮筋。

小小筋,橡皮筋,两头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边跳边唱。老早将摇面的事丢到脑袋后面去了。

不知几时,韩师傅的大嗓门从前面传进来:两个细毛乌头面阿不要啦?当心转去吃生活。

(两小姑娘面也不要啦?当心回去挨打)慌慌张张跑到面店里,面条已经摇好了。拎着篮子一路快走,走到东街头已经看到我妈正在张望:哎哟,这么晚才回来!



      煤炉上水已经快开了,我妈将竹篮里的面条拿出一捧,其余的窝成面团摊张报纸放太阳下晒面干。锅里水开了,下面条。煮沸立即将面条捞起,放入冷水里过一下,再放进淘米箩中沥干水分。

我妈用长筷子将面挑开,淋些菜油,拌匀。长台上有一只菊花牌电风扇,我妈手操长筷子将面条挑开迎风吹,顺势稍微风干。但也不能吹过头,免得面条干硬。

青花瓷盆里是作料:小香葱,蒜泥,姜末,麻油,镇江香醋,味精,酱油,糖。

浇头是三丝:茭白丝,肉丝,青椒丝。

三者拌匀,吃冷激面。

       夏天,冷激面是主打食品,从小吃到大的。

啃香瓜,吃西瓜,剥毛豆、捉知了、喝酸梅汤,喝汽水,还有冷面、冷馄饨.......江南小镇长大的小孩子,夏日的消磨,老早便是这几样。

那时候爸妈工作都忙,没时间做饭,我就到小镇的饮食店里去吃冷面。

饮食店的玻璃隔断间里,煮好的冷面、冷馄饨,各色浇头一应俱全,电风扇摇头猛吹。一两位师傅忙碌于其间,端起一碗冷面,蜻蜓点水般,舀上调料和浇头,架势利落好看。

买好筹码,排好队,朝小窗口里厢喊:青椒茭白肉丝!

阿姨,花生酱帮我多放一点!

打面的胖阿姨厉声回复:花生酱多了不好吃,小佬小勿懂格!

这话倒是说得没错,花生酱太多,冷面就粘了。



外头是骄阳似火,一筷凉凉的冷面入口,漫着花生酱的甜香,裹着香醋的咸酸,夹着三丝的脆爽,真是比吃冰砖还惬意。吃好冷面,再吃一碗绿豆汤。

再好的生活,不过如此!

近来天气炎热,我也时常在家里做冷激面吃。


读了一点书,就晓得冷激面是有历史的。

到北京去吃炸酱面,端上来一碗冷面,以浓酱配青红绿白的菜码,整粒的大蒜一口半瓣,满嘴蒜香。吃一口面,伴一口嫩黄瓜。也是另一种风味。


宋人的笔记中,便有“银丝冷淘”和“丝鸡淘”,千年传承,银芽与三丝,经典的,总归是经典。

有诗为证:槐芽初绿冷淘香。

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冷面,绝对是胜过什么韩国的冷面。


豆芽要头尾掐去,茭白和青椒切成细细的丝。里脊也是切丝,用少许料酒、少许油、盐和淀粉上浆。油锅爆香,煸炒肉丝去生,捞出待用。再起油锅,翻炒青椒丝,再倒入豆芽(或茭白)和肉丝,稍加翻炒,调味后立即起锅。


吃的是一口清脆,三丝与面交融合一。冷面的调料,讲究花生酱与香醋的搭配。花生酱加入等量的温水,搅拌至光滑均匀。将面条码入盘,码上三丝,舀一勺花生酱,淋香醋和麻油,喜欢辣的可加少许辣酱油,拌匀即可。


酸咸适度,厚薄相宜,入口顺畅而不凝滞。材料固然家常,样子亦朴素,却都是静心地琢磨与搭配好的。


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全部刚刚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