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作者李清照,宋朝一位生活优越的才女,在春天品茶发呆写诗文,这一天晚上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突然想到雨中的海棠花,急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向窗外看了一看,笑回道:“小姐休要担心,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
李清照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
“绿肥红瘦”,用语简炼,又很形象化。
现代名家周汝昌曾点评:一篇小令,才共六句,好似一幅图画,并且还有对话,并且还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可能是现代的电影艺术的条件才能胜任的一种“镜头”表现法。然而它却实实在在是九百年前一位才女自“编”自“演”的作品。
女诗人可能没有想到,千百年后现代人拍了一部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电视剧大火。
主题曲《知否知否》由郁可唯演唱,词中用到了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少年时最爱读《红楼梦》。
《红楼梦》里的诗词很多,而红楼女子一起写诗填词的场面不多,写海棠诗一节,可谓浓墨重彩。
那时我有一本淡蓝的笔记本,书中喜欢的诗词一一用钢笔抄写在本子上,放学后做完作业,就读这些美丽的诗句。
教我语文的老师对我妈说,你这个女儿真是书痴,将来或有所成。
教我数学的老师对我妈说,你这个女儿整天看闲书,学不好数学什么也没有用。
关于海棠花,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过一句很美的话: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
据说民国才女张爱玲言平生有三恨,一恨鲫鱼有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这无香的海棠,想必也是曹雪芹之爱,否则花有千种何以大写海棠。
海棠诗自然不是为写海棠而写海棠,它更多得体现了个人的性格特点,尤其是主要人物之间内在的矛盾与冲突。
看宝钗的海棠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钗的这首,是她自我的写照。她是性格内敛,安分随时,崇尚封建女工女德的。
看宝玉的海棠诗: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宝玉是喜欢宝钗也喜欢黛玉的,当然,心灵之爱,唯有黛玉。
当李纨、探春等评海棠诗,说蘅芜君第一,潇湘妃子第二的时候,宝玉却说还要斟酌。在此二人暗里争锋叫劲儿的时候,宝玉几乎都是站在黛玉一边的,这次也是。此次二人争锋何以见得?
看看黛玉的诗吧: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黛玉这诗是在宝钗等写完,众人看过之后,一气呵成的。与宝钗的海棠诗,针锋相对。你“珍重芳姿昼掩门”,我就“半卷湘帘半掩门”;你“自携手瓮”又安静又淑女的,我就“碾冰为土”刀光剑影仿佛女侠。冰雪,本是宝钗之爱,或暗喻宝钗的,碾冰为土,够狠。
黛玉的小性情由此可见。
就在刚才,我的城市突然风雨大作,狂风暴雨令人心惊胆战,关紧房门,看院子里暴雨如注落花满地,唯有院角的那株海棠巍然不动。
雨停后打扫院子,海棠花依旧开得红艳艳的,雨洗过后的叶子绿得像翡翠一般。
正好父亲打电话来,我对着电话大声说:爸爸,刚才下大雨,但八年前您种下的那株海棠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