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巷陌人家的头像

巷陌人家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07
分享

远方的牵挂

三年的时光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但是人生哪里有那么多的三年。或许我们错过了太多,错过对孩子的陪伴,错过了参与他们的成长。错过了陪着父母吃上一顿家里的柴火饭,错过了白发苍苍永远叮嘱说个没完。多少不易多少辛酸,多少记忆里的感动仍旧滋润身在他乡的心田。每一个月色暖照的夜晚,是否泪水划过自己的眼,早已模糊一片?平凡中的人间烟火,行走中的世间艰难。总会有什么东西牵动着我们,是记忆里的老屋,是田野里曾经灌水浇过的秸秸秆秆,是孩子童真的笑脸,或许此刻他们早已趴在门前,遥望大路的哭喊。或许是我们足够坚强,因为必须笑着顶起父辈手中接过的家园。

或许忙碌的身影早已忘记问候家里的温暖,所有的惦念化作那传递的数字流向那个村庄。思索着也总是羞涩望着夜空,长长地抽一支烟。家的声音似乎很是遥远,电话的那头或许就是没有实情的彼此报一声平安。太多太多的难以割舍,又不得不被迫着做出选择。步履的沉重收工就是那么一天,遥望那熟悉的炊烟绵绵,或许再多的苦都是可以治愈的温暖。可是或许我们早已经忘记最初时候的模样,曾经许下过的誓言。一碗薄饭一袋旱烟,曾经的相守却铸就温情容颜。这个世界的奔波永远没有尽头,匆匆都早已不再是那个少年。暮色里的双眸滴落,哪里还有桂花的柔和掺杂什么豪情万言。

思念下的水是故乡的老井,更是那老井旁的合欢花盛开下的默默相守。那故乡的水的甘甜,那晨风里闻过的枝丫绽绽。于我早已思绪快马跑进曾经的春天,那里有我念念不忘的花伞。

春天的季节总是蒲公英花开最美的时候,黄黄的微弱小花星星一般一朵朵巷陌陇上初现,那就是我的老家称作“薄荷丁”的一种野菜,于我来说却是说不尽的情缘。

蒲公英本身更是一种药用植物,周身可用没有舍菜。新鲜的叶片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做成各种春天的美食,根茎大多可以煮水驱寒补养身体。开花的时候最容易分辨出来,也最好采摘,如果到野外有幸遇到,一般是成堆成片出现,这与它的种子仙女散花班的传播方式有莫大关系。

小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宝,尤其讨厌它的津液,一旦沾染衣服很难洗掉,所以那个时候一般割回家拿来喂羊或者喂猪,难怪那个时候的羊肉煮着好吃,他们吃的可都是中草药啊。只是近几年它的名气大啦,尤其是非典后蒲公英颗粒的药用被发掘出来,采摘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老家的薄荷丁打春天开花那一刻地里的采食者就多了起来,老人孩子全家出动的情况现在也是大有人在。爹自然也是闲暇不下来,已经不再忙碌的他又可能下地转悠着采春天的各种野菜啦。偶然的一个电话告诉爹,蒲公英在城市人的眼里有多么金贵看中之后,他自然又多了一份事情来做,原本的清闲打牌晒太阳的生活总是被扛着的䦆头给牵引着忙碌在田间。往往一个春天下来采摘晾晒下来,总是会积攒下大大小小几包,当然是准备给过年回家的孩子准备着,总想着那个东西的好处。只要孩子喜欢的,往往就成了他乐意的。这种情况与平常人家对在外地孩子的那种牵挂并无两样。每次过年回到家打开那几包东西给我看的时候,我能看出他眼角里藏着的自豪,那一刻似乎他更加得意他对我们这些子女的价值。可是哪里用得了那么多,我也总是推托拿不了太多。根据往年的情况按照我们单纯的煮水用度,生虫子已是难免的事情。所以我总是说,以后春天不用那么忙,多少有点就够用啦。每次我这样说得时候,总能明显感觉出他的不乐意。甚至告诉我很多我小时候没有吃过的一些方法,比如泛水混合着猪肉包大包子,也总是说这个掺和着肉包出来的包子多么有滋有味。可是他说的这种吃法在后来我几次三番动员媳妇尝试,却总是由于新鲜蔬菜的供应充足而搁浅,想想也还真是损失了舌尖上的另一种风味。

在城市生活久了,自然知道农村很多日常不起眼的野菜其实都是大有用途各有讲究。

“马蜂菜”又是另外一种小时候只有用来喂猪的一种野菜,那个时候家家户户喂猪,吃饭剩下的泔水大多是用来喂养它们的。至于粮食很少轮到他们,记忆里最好的吃食就是把打来的干草粉碎成草面,混合着其他多余的什么东西一起熬制喂养,当然这是冬天里养下的年猪过冬用的,毕竟过年的时候还要靠它们撑起餐桌。所以在平常的时候自然是采摘水分充足的马蜂菜来喂养,每次粪箕子里满满的猪草打回来分几次仍在猪槽里,它们早已嗷嗷地叫着奔过来贪吃起来,当然也会闻闻我的小手,那是期待我可以给它们那些好吃玉米面拌食。

后来知道这种菜的用处已经是在餐桌上看到啦,尽管我一眼就能分辨出它原来的样子,不过已经是在现在的城市定居之后的事情啦。那种老家所谓的马蜂菜,其实学名唤做“马齿菜”,也就是媳妇嘴里常常念叨的长寿菜。每次看着她吃起来总是那么津津有味,总是能做出各种方式并不厌其烦,我也总是对她喜笑着说“老家的猪最爱吃啦,却为什么也没有等到二师兄的长寿,总是连个年都熬不过去”。媳妇也总是撅着嘴数落我什么也不懂,就知道瞎说。其实她哪里真切知道我的那些岁月,毕竟她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

当爹第一次听说城里人也爱吃马蜂菜的时候,他也笑啦,那笑的认识自认跟我一样。甚至有些好奇说到“城里人也真是没有吃过东西,竟然爱吃这种龟孙巴子东西”。虽然嘴上这样说着,可是私下却早已又开始忙活起来这种野菜来。也同样是地域跨度遥远,自然同样是经过爹的手同薄荷丁一样给我们置办保存起来。

每次过年返程的时候自然连同薄荷丁一起带回城里,那是爹牵挂着的我们的小家。最近由于疫情原因家里的菜自然有些短缺,偶然翻动起来,却是发现那被媳妇“藏起来”的稀罕物,自然是想尝试着去做出家的味道。于头天晚上用水把黑黑乎乎的成端干块泡发,第二天吃的时候,惊奇的发现水的活性早已经把那些家的特产唤醒。急忙火急火燎的用事先准备好的熟肉配料烹油先干炒再文火慢炖。不多久一盘来自遥远的味道被端上了餐桌,急不可耐的我抄起筷子夹上几口送进嘴里,炒肉的香气拌着有点倔强的质感那股嚼劲,味道丝毫不逊于梅菜扣肉。那一刻我的味蕾被俘获,当然这又何止是一顿菜那么简单。是否吃这种菜真能长寿?早已无足轻重。这就是来自家的味道,是来自生我养我的那一方土。不觉间眼里早已潮湿起来,我似乎一下子又变成曾经的那个孩子。或许,在父母的眼里每一个孩子永远都长不大。

只要对孩子好的,孩子也认为好的,就是父母乐意做得。

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牵挂自己的孩子,这世间唯一没有索求回报的爱,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无论我们长多大,只要父母在永远还可以做回那个孩子。无论我们是在千里之外还是万里之滨的异国他乡,父母的牵挂始终伴随着。尽管当你拿起电话,电话那头有多么不善于表达这份牵挂的爱,但是这份牵挂这份爱本身丝毫没有变。

希望我们永远牢记父母的这份满满的爱,满满的情谊。岁月不老清水长流,我们要把父母对孩子的爱传承下去,同样给我们的孩子播种下爱的种子,让“孝道”传承下去。

人生的起起伏伏,就如同那一杯茶,清也是它,浊也是它。无论外界怎么变换,无论我们正在经受着什么,在父母的眼里我们依旧是那个不变的孩子,那永远是他们的唯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