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巷陌人家的头像

巷陌人家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01
分享

桐花万里

未曾谋面却是早已在哪里见过他,三十多年前的记忆(电影大屏幕上看到的),他的名字始终和祖国紧紧贴在一起。我知道他,那个年代在一次又一次的露天大屏幕上,谁的破烂的不能再破烂的衣服顶在风里,站在雨里,每一次暴风雪都少不了你查看民情的身形。

那就是他,他的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却从来没有装过自己。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他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那不是单单一个他,那是无数人奉献的光辉岁月,那是无数人的战天斗地。

有幸跟着支部一起到兰考去,到他战斗过的地方去看一看。我是他的后辈人,我却也是他的家乡人。家乡的人民没有忘记他,兰考的父老乡亲更是把他放在心里。无论岁月多么远去,提到焦书记,没有谁不说他了不起。历史能留下什么?很多东西已经尘封在沙土地,只有人心,只有人与人的紧密联系,那颗心却永远鲜活在那片土地。接近60年后听一场关于他的报告会,依然是久久不能平静。当听到前几年,贵州的学习团到书记的展览馆瞻仰学习,看到门口的老人久久不愿离去。那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啊,学习团与其亲切交谈,在最后老人说,你们可一定要对人民好一点!那是多么沉重的话语,沉重的几乎不能呼吸。

是啊,对人民好一点。与人民心连心,实事求是多察民情,这正是我们成功的根。没有根的树木就是无源的水,是很难走入普通人的心底。不要位置决定距离,不要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锁矩。走向田间地头,走向工厂,与劳动人民在一起。群众是最懂得感恩的,投桃报李,饮水思源,没有谁比他们更懂。

群众的困难无小事,有一个带头而上的好干部,顶的上万千的话语。焦书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了解群众,体察民意。在兰考火车站实地察看“流民”,不是保全面子劝返,而是放出去。放出去是为了更好的活,是为了将来的日子里群众能再一次归来。贫穷是防不住的,那是一张张等待吃饭的生命,允许一部分人出去讨个活路,剩下一批人一起战天斗地。

用道理说服群众,同样用道理激励干部。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战胜困难的人心。而人心可以是一盘散沙,可以是无坚不摧决定生死的最后较量。让广大党员干部到火车站去看一看,共同知耻,知耻而后勇。到兰考县烈士纪念地去,看一看躺着的他们,那些先烈,还有什么困难可以是借口。解决好人心,接下来面对的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为了找方法,他可以风力雨里,可以顶风冒雪,可以住牛棚与群众谈在一起。展览馆里的那扇窗前,多么生动的影子落在那里,我感觉那场别开生面,却又接地气的请教,依然在继续,仿佛焦书记就在窗户纸里面的半米。历史是冷的,历史却又是滚烫的。

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好奇泡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树种,它究竟与家乡的梧桐树有什么不同?我的家乡聊城小时候也是到处生长着梧桐树,田间地头,院里院外。老家有一句老话,“栽上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那些年正是靠着那些快速生长成才的树木,鼓鼓了群众的腰包。那个时候我还不懂“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但那些年我时常被那粉紫色的成片成的梧桐花痴迷。成群的树木可以一排排站在地边,可以成林守护林场绿地。除了槐树、榆树之外,没有什么比它们更加亲民的。夏天的夜晚,在田间在院子里,在那里吃饭,也在那里听风听雨,那就是守护,那也一直陪护家乡的人民走出最困难的世纪。

当我今天真的站在那里,站在一棵“焦桐”面前,多么熟悉的身影,依然是那么挺拔傲立,依然在栉风沐雨。看着它,我似乎看到焦书记就站在那里,他在冲着我笑,他在笑我这个后来的小老乡,他在笑那一片他生命里的475天战斗过的土地,他是那么欣慰,他的笑好像是在对我说,小老乡,我不后悔被组织派到这里。

多么稀松平常的一种树木,那是那个三十年前我记忆里最常见的一种树木,根植于华北地区,最普通的也正是最接近人心的。我在想当年的焦书记手里握着的就是与民同心,就是我们如今一直要三令五申的初心。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群众的“难”上下功夫,在干部的“守”上下决心。难得是什么?守得又是什么,守疆守土守护共同的心连心。任何的脱离群众都是要不得,任何的片面追求,都是与初心背道而驰的。

如今的兰考翻天覆地,如今的祖国日新月异。当温暖的风从那棵焦桐树上吹下来,吹过我,吹过身后整齐划一的焦桐园,我似乎看到粉紫色的桐花正在开放,它们不是开放在秋天里,它们是开放在我们所有来这里人的心里。

桐花万里丹山路,当每一棵桐树绽放的时候,焦书记一定就站在那里,他一直在等待的奇迹已经不断创造着奇迹,他也一直守护着可爱的土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