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湘毅的头像

徐湘毅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7/28
分享

书三篇

一  书房


“从前有人说过,自己的书斋不可给人家看见,因为这是危险的事,怕被看去了自己的心思。这话是颇有几分道理的,一个人做文章,说好听话,都并不难,只一看他们读的书,至少便颠(掂)出一点斤两来了。”周作人在《书房一角》的自序曾这样写道,的确,某种意义上,书房是比卧室更私密之处,更接近一个人的灵魂。


同时,书籍可能是一间房子里最便宜又最美观软装,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或者哪怕一个小小的书架,都是为自己打造的“小型避难所”。


我的第一间书房是在高考前获得的。那是1983年。作为家中长子,我首次面临人生的大考,心里难免有些紧张。为了能让我一个人安静地读书应考,父亲费劲周折好不容易向单位申请到了一间临时旧房。它坐落在北山坡顶两排干打垒平房之中,门前有个小院,周围扎满竹杆算作篱笆外墙,边上开出一溜地,种着芝麻花、蝴蝶锦、婆婆纳。偶有蝴蝶、蜜蜂光顾,与花草嬉戏,撩拨起浓郁清香。想必以前的主人也是个深谙生活情趣的人。站在门口朝南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山尽收眼底,树木成林,似士兵的铠甲严阵以待,用厚重的绿守望一方水土。这里远离嘈杂喧闹,的确是一处适合读书的绝佳所在。


这是我的乐园。清晨,读书、朗诵;中午,饮茶、小憇;夜晚,推理、演算……我在此,每日呼吸新鲜空气,就着山风,或吹奏口琴,或笔走龙蛇,或痛解方程,或演绎理化……我在一本本习册里,逾越着一道道山坎,又在一次次跋涉间,享受知识的乐趣。我在这里度过的日日夜夜,至今难忘。特别是我在这里完成了处女作《追求》,后发表在《中学语文报》上,自此找到了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拥有第二间书房,是在我大学毕业后。那时,父亲的单位给我们一家分了一套三居室。这是我们到三线后,分到的第一套像样的住房。父亲了解我,酷爱读书,加之已经成年,需要一个单独的房间,于是,就把靠南的次卧给了我。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我除了阅读和写作外,还邀请了当年很多小有名气的文友,来家做客。写小说的,写诗歌的,写散文的,甚至还有画画、弹吉它的……我们在此聊天,谈书籍,交流着彼此的文学见解,还在这里创办了我们的第一份油印诗刊《五月的风》,记录着我们青春激昂、情感爆燃的足印。


等到了结婚生女后,我开始自己购房了。销售经理问我有何诉求时,我毫不犹豫,脱口而出:“要有一间朝阳的书房!”就这样,我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三间书房。在这里,我与爱妻、女儿,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甜蜜、温馨的日日夜夜,陪她们读名著、看画报、讲童话、唱歌谣……房间里响起的旋律与咯吱的笑声相伴,飘出窗外,投入阳光或月色的怀抱……我在此享受着陪伴家人的甜蜜。


有时候,我也会独自一人来此沉思。想想过往,看看眼前,更多的还是屏息静气,好好享受着书籍散发出的香味,久久不肯离开……


二  书香


戴维·乔治·哈斯凯尔在《十三种闻树的方式》中,提醒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纸质书籍是由树木制作完成的。因而,我们闻到书籍的味道来自于树木自身,同时也来自于树木因时间的流徙,辗转于不同空间中阅读者的阅读习惯。


最终,我们发现世界联系于呼吸之中。


我第一次闻到书香,是在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天,漂亮的张老师给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发了一本崭新的语文书。我小心翼翼地翻开封面,“毛主席万岁”五个正楷大字映入眼帘,同时闻到一股浓烈的香味。那是纸张和油墨混合的气味。它让我一下子走进了另一个世界,那里阳光明媚,落叶轻轻,微风轻柔,花香飘溢。我在文字描摹的世界中,找着一个又一个答案,采摘初春雨后小松树林里的红蘑菇。也是从那一刻起,我爱上了书,喜欢品书本散发的味道。


我有一个同学叫小长,他爸爸喜欢藏书,平时省吃俭用,一有点钱就买书。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有些夸张,但比起寻常百姓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倒是可以说成“富甲一方”。我第一次走进小长家,看到整箱整柜的书,我的心霎时被打开了。那是老屋的暗沉古朴与卷册墨香相交相融的气味,细细闻去,还有淡淡的木香。那是一位爱书者的品味。这是我第一次走入私藏馆,也是第一次有幸闻到这么多图书集体迸发出的味道,甜甜的,浓浓的,令人止步不暇。真想拥有它们,每日沉潜其中,那会是怎样的一种享受啊?!


透过书籍飘逸的香气,渐渐的,我能分辨出阅读者的习惯。这同样有趣。记得高考前,我急需一本《高等代数》,几经周折,最后从一位老邻居的儿子处获得了。他是上届我的学长,当时已考入华东师范学院,那本参考书对他已无用处。记得刚拿到它时,我兴奋地伏案苦读起来,就着那盏爸爸送给我的小台灯。月光似的光线轻柔洒下,照着那些神秘的如蚯蚓般的各种印刷体公式、定理,我的思绪受其牵引,慢慢地嗅到浓烈的汗味。我的眼前浮现出那位学长当时读书的情景:挥汗如雨的夏夜,他边看边记边思考,炙热酷暑也难挡住他勤奋的步伐。这让我更加兴奋了,激励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后来,我读到的书越来越多,经历的场景不停变幻。从大学图书馆、单位阅览室,到新华书店、读书角……不变的,还是我喜欢闻书的味道,从中我能发现一个又一个跋涉者,不畏艰险,攀爬于曲折蜿蜒的治学山路间,去探索一条又一条通顶途径,收获一份又一份欣喜的发现,最终喜结硕果,香绕黄梁。那是书籍的香气带给我的最佳味道,我庆幸自己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近读安蓝一首诗:狭窄而又翠绿的小村子/活像一枚书签/夹在这岁月翻旧了的书中//行驶在黄河岸边/我们是远道而来的读者/读完了古老的山河,再来读读/不再年轻的自己


书墨飘香。我愿静静地嗅闻它的茗香,像啜饮刚刚沏好的新茶,度过余生……


三  书单


书单的本质是清单。作家艾柯在《无限的清单》里这么写道:“清单是文化的根源,是艺术史和文学史的组成部分。清单并不破坏文化,而是创造文化。”至于为何要开列清单,艾柯认为世界的无限不能被全部掌握,却带给人们一种不安的快感,开列清单就成为一种用具体暗示无限的尝试、一种对事物界限尽可能的把握,为漫无秩序的事物赋予新的秩序。


这让我回想起我的读书时光。小学、中学、大学,总有老师向我们推荐各类书籍,即所谓的课外读物。这是我早期接触到的书单。可以这样说,它们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辅助了我的学习。比如排列组合。一贯的教学法则是,先学习,后做题。没完没了的题海战术,将一个个正值青春旺季的少男少女,搞成了孤寡老人的形象。后来,按照老师推荐的书单,我找到了一本名叫《数理化演义》的书。它让我进入到另一个世界,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不只有方程式、微积分、抛物线,还有数字的变幻莫测,创造出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它们竟原来都隐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再后来,我就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想方设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结果既高效,又有趣。原来生活是可以这样美的。


讲这个例子,我只想说明一点,在我们尚处于学习阶段,即做学生时代,老师是我们的向导,当然有些同学的家长也是向导,只是他们仅为几个少数的幸运儿所有,而多数人还是像你我一样,仍将由老师领着慢慢学习,逐渐成长。这样的向导给我们开列的书单,无疑将是难能可贵的,它将指引我们如何避免险滩涡流,少走弯路,从而节省时间,早日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从这层意义上说,书单正是打开经验宝库的钥匙,让我们很方便地了解到前人在某个领域上所做出的成果,它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还有哪些空白,供我们后人加以改进,乃至超越,创造出新的辉煌。这是文化的传承,它将世世代代永留存。


既然书单是这样一把把有用的钥匙,那么面对浩如烟海、名目繁多的书籍,我们应该怎样取舍呢?不然,还没等我们读完,自己先走了,反倒成为笑柄。我的经验是读名著。


上学时,老师就是我们的权威,他说的话我们必须听。那么由他开列的书单,肯定错不了,他是我们心目中的名人。工作了,没人指路了,书单的开列,只能由自己开了,或者朋友间相互介绍,那就去读名著。既然书籍是经验的宝库,那么就去读各领域的佼佼者的书吧,这样开列的书单才是更有价值的。如果你是个文学青年,却没有读过《红楼梦》,是否感到愧疚与遗憾?作为投资者,你不知道巴菲特,没有读过他的《滚雪球》,那等待你的又将是怎样的一片黑暗?我们酷爱书法,却从未见过王曦之、颜真卿、柳公权等前辈书法巨匠的帖,想进步,乃至突破,又谈何容易呢?


作家余华说过,读文学名著就读经典,因为它们是经过时间淘洗,一代代读者选择后的结果,其本质就是精华。那么,给自己开列出的书单,如果全都是这样的经典名著的话,你不进步,恐怕都难。当然,这里头还有个个人领悟能力大小的问题,但方向总是对的,能悟一点,是一点嘛,总比成天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啥也不看的强吧?!


在这方面,我个人体会是读书好比盲人摸象。你读这本书,可能摸到的是腿;你读另一本,也许摸到了耳朵……如此进行下去,你才能了解整个世界的真相。而书单,恰好就是过来者的衷告,指引你哪里才是通向成功的路标,避免少走弯路,在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高效阅读,早日找到你想要得到答案的那把钥匙。


去年夏天,安徽卫视推出一档栏目,叫《我在岛屿读书》,其火爆程度决不出于炙手可热的综艺节目。余华、苏童、西川、祝勇、叶兆言、程永新、欧阳江河等作家诗人齐聚海岛,畅谈他们的创作故事、写作感悟,以及对书籍的热爱。让观看满心喜悦。每期结尾,他们都要为观众朋友推荐一份书单,作为礼物,奉献给大家,那是他们曾经的历程。


有书,真好!


有名人名家,开出的书单,真幸运!


让世界早日遇见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