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长安几三十年,钟楼只上过两次。首次是在上学时期,临近毕业分配,前途未卜,觉得不到钟楼上边去看看长安城,是很为可惜的事。现在回想起来,却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后一次是在前年,手里握着旅游年票,就上去了,也是没有什么印象了。倒是顺便上了旁边的鼓楼,观了乐舞,印象深深的。和钟楼终究有些缘分,当年毕业,留城工作,单位就在钟楼附近,现在早晚上下班,途经钟楼,每天也须绕它一圈。
说钟楼是西安的地标性建筑,应该是最为允当的。西安的城建规划是九宫格局,钟楼处于它的中心位置,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像坐标轴线一样向外延伸出去,明城墙四周一围,老城区的轮廓就水落石出了。这些年城市骨架拉大,现代元素突显,老城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却似乎更为珍贵了。长久以来,西安人对于钟楼,从心理上讲,几乎有一种图腾式的膜拜,很难想象,倘若没有了钟楼,西安人会是怎样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钟楼现在的位置,是明万历十年确定的,属于迁建重修,原址在它的西边北广济街口迎祥观内,旧城改造,迎祥观早已不复存在了。何正璜、王子云一九四一年西北艺术文物考察时还曾实地探访过迎祥观内的钟楼遗址,但也只是一土台而已。
关于这次迁建,坊间流传的一个传说是,明时西安城屡遭地震,万历年间有个叫高承之的道士断言,钟楼东侧地下有万年巨鳌作怪。众人挖开地面,果然看到一口井,有巨鳌浮出水面,道士于是用巨大的铁索牢牢锁住巨鳌头部,并把它沉入井底,随后知府便下令将钟楼迁建于此以镇之,此后西安城就再也没有发生天灾了。这当然是一个美好的神话传说。实际上,钟楼的东迁,是明西安城城建东扩的结果。随着唐王朝的灭亡,长安城遭到巨大的破坏,也失去了京城的地位,五代、宋、元时,原唐皇城区域就成为长安城的核心区域。到了明代,筑墙扩城,城市重心东移了,作为平战需要,钟楼东迁则是极为自然的事。
钟楼高三十六米,基座为正方形,楼高两层,这样的规模与造型在全国亦极为罕见。据说朱元璋打下天下以后,就让太子朱标到长安城来考察,朱标回去后建议定都长安,可惜不久他就死了,朱元璋因为年老亦无精力再做迁都的事,于是就敕令次子朱樉镇守此地,并更名为西安府,城建规制等同皇城,因而钟楼的宏大,也就不必奇怪了。钟楼为全木结构,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雕花门扇俨然规整,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艺术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更为好看的是它的灯光夜景,流光溢彩,绚丽多姿,雍容华贵的模样实是世间罕见。
在钟楼的西北角,现在仍然陈列着一口铁钟,史称景云钟,悬钟鸣时,这也是钟楼之所以称为“钟楼”的重要缘由。不过,这口钟已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制作的仿制品,且并不发挥敲击鸣时的作用,它更多只是复原历史,供人观赏罢了。原钟铸成于唐景云二年,钟上还浇注有由唐睿宗李旦撰文并书写的一篇铭文,凡二百九十二字,书体为稍参篆隶的楷书。在明时,人们把它置于迎祥观内的钟楼上,敲击鸣时,钟楼东迁后,景云钟亦随之迁移,然而奇怪的是,无论怎样敲击,这口钟却是不发声音的,只好又把它放回原处。这口钟终究还是留存了下来,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放置在二道门内东侧的一个亭子中,供人参观。唐时的景云钟,据《新唐书·长宁公主列传》以及宋敏求《长安志》等文献资料记载,是悬于景龙观内的一个三重楼上的,而景龙观是长宁公主舍宅建观的产物,长宁公主宅邸在崇仁坊,大致应该在现在的下马陵一带,可见,明时的钟楼旧址与唐时的钟楼所在地是不在同一处的。
在旧时,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从钟楼基座的券洞中通过,行人车辆都须从洞中穿行,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现在的钟楼之下,地下通道四通八达,地铁二号线从下面经过,地面则环岛绕行,钟楼已俨然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失却了一部分它本来应有的功能。地上地下,钟楼周围总是人多为患,车水马龙。即使登楼远眺,因为高楼林立,雾霾侵扰,那种南望秦岭、北眺渭水的壮观景象是再也看不到了。作为一个世界闻名的景观,不登楼,是失望的;登楼,也是失望的,也许,这也应成为一种时代的文化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