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理洵的头像

理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5/02
分享

吴家坟

翻开各地地方史誌,几乎每一个村子的村名都有些来历,或源于传说,或出于史实,传奇色彩都比较浓厚。吴家坟就是西安南郊的一个村子,它的东侧即是有名的唐天坛圜丘遗址。这个村名的由来,据说是因为村中有西汉学者吴谦的坟墓而得名,也许是出于讳忌,自明代以后,在官方文献中,都改作长延堡了。但吴家坟这名字虽成俗称,却俗得融进了血液里,在寻常百姓的生活中,似乎比长延堡更为多用。

没有查找到有关吴谦更多的史料,想来此地早期应该是一个家族的坟场,因而才有这样一个名字,而且至迟,在明以前就是这样称呼的。明时这里又被称作南十里铺,大致是说它距南门有十里之遥的意思,是西安府四郊铺驿之一。清初称吴家杏园铺,嘉庆年间改为今名,此后一直袭用。解放初期,陕西师范大学于此建校,而后外国语学院与西北政法学院等单位环列周边,此地于是日渐隆盛。有时觉得,吴家坟的俗称,是和院校师生密切相关的,于风俗人情,他们渲染和传递了较大的能量。

我对“吴家坟”三个字有着特别的感情。早年刚上学,识得几个字,父亲从西安回来,所提的塑料包装袋上,底部总有工厂的地址,出现“吴家坟”字样。这是一个什么地方呢?我的心里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一直让我纠结至成人以后,才有所释然。前几天查看百度地图,看到了这家工厂的名字,在师大南侧,它是从西郊土门一带搬迁过去的,父亲在新址上班不久,就调出了。据父亲说,那时周边都为田地,实在荒凉得很。不想,五十年左右,这里却高楼林立,人满为患了。

西安南郊多坟场之地,有名的汉宣帝刘询杜陵就在鸿固原上,后来发现的陪葬坑墓数量亦为数不少。近些年经济发展,圈地建楼,发掘的古墓葬就更多了。南郊多高校,世纪初在政法大学新校区发现了汉张汤墓,邮电学院在茅坡征地一千亩,建设过程中这一区域发现战国、秦、汉、唐代古墓六百多座,因而师生中就有流行的一句话说,“在西安,校园里没个千年古墓都不好意思叫大学!上学和上坟一样!”古墓可谓星罗棋布。当然,在关中还有一句民谚说,“死娃抬出南门”,意思就是“没救了”,大致也是源于南门之外,至少在民国以前是如此,乱坟岗较多。城内寻常人家死了人,多是出了南门寻得一点空地,草草掩埋而已。

何正璜《西北考察日记》一月二十二日有记,“在一名吴家坟之小镇中午餐,以面及饼为食。人饱驴足,又行上道,因所行向西,夕阳照衣甚为温暖。”所记亦不见“长延堡”三字,而是“吴家坟”,可见真是俗得融进了血液里。他们一行,是向木塔寺方向走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