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理洵的头像

理洵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8/13
分享

学诗门径

孙旭升《苦雨斋背后的故事》中,有一篇专说周作人与杭州花牌楼。这个地方,是周作人祖父周介孚因科场舞弊案而下狱的所在,周作人因为陪侍,在此亦呆过四、五年,那时他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周作人对杭州感情较深,视作第二故乡,就是因为有这段生活经历,还有一个重要的缘由,也许是因为他的初恋亦在此时此地发生。

周介孚的狱中生活过得比较宽松,主要以读书解闷,书读完了,就带给孙儿们去读。在一本《唐宋诗醇》的书中,夹着一张纸条,是教诸孙学做古诗的,可以看出一些学诗门径。他这样写道:“初学先学白居易诗,取其明白易晓,味淡而永。再诵陆游诗,志高词壮,且多越事。再诵苏诗,笔力雄健,词足达意。再诵李白诗,思致清逸。如杜之艰深,韩之奇崛,不能学亦不必学也。示樟寿诸孙。”

到底是读书人出身,对于各家诗体特点显然有着准确的把握,梳理出学诗门径,亦是晓畅分明。重要的还在于,这是写与自家子弟的,殷殷真切之情溢于言表,至末者让人感动。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倘若顺着这个路径,用心用力地读下去,收获一定会是丰盛的。再说旧体诗创作这件事,天分是首要的,努力是必须的,但学习门径,亦为特别的要素,虽说人各不同,但总有高下之分,周介孚的这个“真经”,真的是可以参考,或者去践行了。

樟寿,是鲁迅的原名。据说周介孚当时在京城谋职,鲁迅出生的喜讯传来之时,恰巧张之洞来访,祖父于是顺势就为孙儿取名“阿张”,之后谐音“张”字取大名为“樟寿”。周介孚似乎很喜欢这位长孙,在读书学习的事情上,用情用心颇多。在对待子弟的教育问题上,周介孚虽然脾气暴躁,但却是十分开明的,有别于其他的大户人家。

民国已去百年,背影渐行渐远,彼时文坛,虽说是群星灿烂,异彩纷呈,但数一数能在旧体诗创作领域有所建树的文人,却实在是划拉不出几个,周氏兄弟、郁达夫等人之外,还真是少之又少了。虽然鲁迅,一直不以自己的旧体诗创作为能事,但同侪之中未必就有人可以超越他的,当然,弟弟周作人的旧体诗,也是不相上下的。如此看来,我们后来的读者,还能滋润在周氏兄弟创造的、特有的文化享受之中,就真是应该感谢那位周介孚公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