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的天气中,收到武汉年世墨寄来的快递,是他的新作《湖畔书语》。拿在手里是很清新的感觉。这是山东阿滢所编的“琅嬛文库”第七辑中的一种。“琅嬛文库”丛书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持续编辑了好几年,在书界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好些位书界同道都有作品集子印行,是相当成熟了。它的装帧设计出于文川之手,亦为文库增色不少。
“年世墨”是笔名,作者的本名叫“金颂”,身份是公务员。很奇怪他为什么起这样一个笔名。书中的一篇文字《与曹文轩的一段书缘》里,说到过本名与笔名的问题,但仍是没有透露自己为何起这样一个笔名。当然,倘若看到书中的另外一篇文字《谈笔名》,似乎也就没有纠结的必要了。书名“湖畔书语”,所谓“湖”,是指武汉东湖,一个很有名的地儿,因为家居湖畔,遂以之冠名,倒也雅致。
韩晗副教授为此书作序,题目是“恢复中国的‘文官’传统”,他对于自己的这位师兄忠实的读书态度很为赞赏,说他,“就将阅读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从政之余以读书为乐,将阅读体会化为笔记,让知识滋养自己的官德,这恰是中国‘文官’制度的最好体现。”“我认为,不断学习、不断求知,也是中国历史上悠久的‘文官’传统。因此,要恢复这一传统并将其投射到现代语境当中,恰需要世墨兄这样的勇气与执着。”
作者在跋语中谦虚地说,韩序为溢美之词,“我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决没有如此远大的抱负。”“我只是在天地间忽然遇到一件心仪的事,满心欢喜,舍不得丢弃,不知不觉坚持下来了而已。”这当然是最为合适的表达语词了,但无可否认的是,韩序藉此确实是提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这让人也想起梁衡的一篇文字,《当干部与写文章》,发表在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一日《人民日报》头版“人民论坛”栏目,文章第一句话就说“官员写作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略述各种意见之后他肯定地说,“其实官员写作已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但现在有,自古就有。唐宋八大家,哪个不是官员?问题是为什么写、写什么?”“一个官员为什么还要写文章?因为,文章是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写什么?应该写自己工作生活的所感所悟。这考验官员的两个能力。一是政治思考力,二是艺术表达力。”文末结语说到,“诚盼官坛重抖擞,不拘一格出文章。”说到底,两篇文字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强调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就是,“恢复中国的‘文官’传统”。
书中文字大多相关现当代文人与书事,有对人物、事件的钩沉与指谬,亦有书籍的推介与品评,还有自己的心事与书语。考索的文字,多限于民国人物,具有一定的文献性,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书评、推介文字则多限于当代作品,亦能见作者读书之博与多思;个人书事则多表现在交游,还是以书作为媒介。其实通读一过,最大的感受即是,年世墨又“恢复”了另外一个传统,即书话传统,这种传统,自唐弢,而姜德明、雍庐、陈子善,似乎是一脉相承的,是正宗的书话的源头。这是一种比较琐碎而又令人泼烦的工作,只有慧心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这些文字,几乎都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千字左右,文字是精致的,语言是通达的,读来颇为入味,而又并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每于午后困乏之时,随手拿起,躺过去翻两页,就真是一种悦读的享受了。只嫌书过于单薄了。
裕堂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在古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