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理洵的头像

理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0/11
分享

追念黄裳老人

黄裳老人九月五日傍晚在上海辞世,终年九十三岁,《东方早报》微博随即发布消息的时候,我正在网上,喝在口里的白开水也咽不下去,竟有些语塞,心里是嗒然若失的感觉。

老人的近况,其实随时在关注着,他是文化名人,媒介上的信息来源是很多的,除此而外,于我来说,还有就是他在美国的大女儿容洁在天涯社区上所开的博客,经常也会有关于父亲的写作、出版、健康等方面的消息发布,图片亦是随时在更新着,看到老人气色很好的照片时,我会像喜爱他的其他读者一样,在评论栏里为老人送上一句祝福的话语,容洁则总是谦和着回复说是感谢。另外,我的一位朋友吕浩,他与老人时相往来,同样是在天涯社区,则为老人开了一个博客,名字就叫“黄迷爱黄裳”,许是有六年光景了,内容收集着有关于黄裳的著作、资料和信息,我常去看,有时也会突然接到他的告知,要我过去看一看,我知道是有关于黄裳的好文章贴上去了,就兴味盎然地过去看。

这些都源于我对黄裳老人的喜爱,虽素昧平生,亦不能掩其痴情,说到底,还是因为他的文字。记得有一年里,是个冬天,我在止园饭店开会,闲暇时在附近的小书店里买了一册他的《春夜随笔》,看得很是入迷,对他文字的风格,喜爱得不得了,这是我真正阅读黄裳的第一本书,此后,就留心着收集他的文字的集子,并一本一本地读下去,打发了自己人生的很多时光,亦充实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实在是受益匪浅的。

其实他的《榆下说书》,是早期经典的书话读本,在读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他后来还在写着“拟书话”一类的文字,在《文汇读书周报》等报刊上发表,未尝不是他对自己早期书话文本的坚守和延续;而像《来燕榭读书记》、《来燕榭书跋》、《清代版刻一隅》一类关于古籍版本目录之学的文字,在目下亦应是空谷清音,尤其是那些序跋文字,继古代书话序跋文字之余烈,发扬光大而能自成一格,斯人去后,恐为绝响了。

但他似乎更喜欢和肯定自己所写的散文随笔,早期所写的《锦帆集》、《音尘集》、《旧戏新谈》等等,都为那个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后来所写的大量的杂文,亦为时代的强音,深深为读者所喜爱。走进书店,大量的黄裳的集子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像他这样著作等身且深为读者喜爱的作家是极其少见的了。近些年,他的集子,《珠还记幸(增订本)》、《来燕榭文存》、《来燕榭文存二编》在读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样一位高龄老者仍然以孜孜不倦的精神笔耕不辍,实在是令人感佩的。

他的文字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平实”二字,王元化先生生前与人谈到黄裳时说,“黄裳先生是真正的文章高手,他的文章不花哨,深邃的道理用平实的表述,很难有人超过他。”这亦如他的待人接物,很多的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与黄裳先生在一起,就感到他的话很少,亦至于有半日寂坐的情况出现,但看他的文字,内心的鲜活的思想的波澜,总不能让人与他的表现联系在一起,真是平实得惊人。

他的老年,亦是频频地与人打着笔仗,读着这些有趣的文字,就深为老人缜密而敏捷的思维、深厚的文学功底所打动,文字的气象,氤氲中带有五四时期的遗绪与风范,气息亦为时下所稀有,虽为笔仗,而总还是想把事理说个明白,还自己与世界一个清白,有时就觉得他像一个任性使气的小孩子,间或总要露出些天真的习性,与这个世界周旋,可爱得竟有些韧劲和痴气。

白露为霜,在这个多事的秋天里,这位跨世纪的文化老人,一位深为读者喜爱的文体家,还是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音容笑貌和他的文字一样,将会永远留存在读者的心里。

十二年九月八日,裕堂在长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