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理洵的头像

理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0/20
分享

马嵬坡与杨贵妃墓

何正璜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一行一九四一年一月三日半夜自宝鸡乘坐火车去西安,沿途过咸阳,过马嵬,都让她遥想历史而感慨万千,《西北考察日记》中亦有所记录。“闻离城数十里尚有杨妃墓,日后当可一见。”一九四九年上海《旅游杂志》发表的她的文章《咸阳考古细录》,其中就有她实地考察马嵬坡与杨贵妃墓的具体情况,根据文中信息推断,时间是在一九四一年七月三十日上午,这时考察团已经离开西安了。

马嵬坡在西安西约六十公里处,行政区划归咸阳兴平市管辖。古时此处设立驿站,是古长安西向通往巴蜀、吐蕃等地的重要驿站之一。地名的来历,据说是因为东晋太元年间朝廷委派一位名叫“马嵬”的武官在此筑城守疆而来的。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都曾在这里发生,其中最为显著者就是唐安史之乱期间发生的马嵬驿事件,此事件直接导致皇权更替,成为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发生次年,亦即公元七五六年,潼关失守,六月十二日乙未唐玄宗李隆基携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以及诸皇亲国戚、心腹宦官逃往四川,欲居巴蜀要地,以秦岭为屏障,寻求自保。凌晨出长安,次日至马嵬驿。当天兵变,中午,将军陈玄礼以军士不满为名,杀了杨国忠,并逼迫唐玄宗让杨贵妃自缢。此后在西行途中,太子李亨又被百姓截留,与唐玄宗分道扬镳,乘机北上,七月九日到达宁夏灵武,七月十二日就被臣下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同时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此时玄宗已七十一岁高龄。

唐玄宗一行则沿着宝鸡西南大散岭散关故道穿越秦岭,到达四川,线路基本与当年三国蜀汉时期诸葛亮二次北伐线路一致,只是方向相反。两年之后,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努力下,唐军收复长安、洛阳两地,玄宗亦由此返回长安,皇帝当然是做不成了,被安置在城南的兴庆宫里,而后被连骗带逼转移到太极宫,把跟随了他几十年的贴身宦官高力士亦流放了出去,在寂寞、凄凉中过了几年,终日郁郁寡欢,凄楚无奈,七十七岁时便死去了。无疑,马嵬驿事件自然成为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的伤痛,因为除了皇权的丢失而外,他最宠幸的杨贵妃亦是命丧黄泉了。杨玉环死时年仅三十七岁,还是比较年轻的。天生丽质,却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牺牲品,香消玉损,堪以让人感到惋惜的。

杨贵妃墓在马嵬镇西向半公里处。据文献记载,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曾密令他人迁葬贵妃,因而该墓葬为原墓还是迁葬之后的墓地,抑或为衣冠冢,已是有一千二百多年了,很难说清。不过当地有一种传说,谓墓土有香气,说妇女用其搽脸,可去掉脸上的黑斑,使面部肌肉细腻白嫩,人谓之“贵妃粉”,因而墓土虽时相添加,却总为游人取光。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在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主导下,对杨贵妃墓进行修葺,以青砖包裹,高约三米,成为青砖冢,邵氏亲笔题写“唐杨氏贵妃之墓”碑石立于墓前,现在基本保持了当年的风貌。杨贵妃为当年马嵬驿事件的核心人物之一,千百年来,除了政治话题而外,悲剧性的爱情主题亦为历代骚客墨人多所吟咏,传之永恒而不尽。何正璜在文章中引用了李商隐的一首七律而外,自己亦借题作了一首,其中有“明目皓齿今何在,清歌妙舞尽成空”的感伤之语,读来亦是让人心有戚戚焉者。

甲午初春,雨后初晴,曾约友好三五人到马嵬坡游历了一回。马嵬坡依托杨贵妃墓,以黄山宫为背景,已经被打造成为一个以旅游观光为特色的集饮食、娱乐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体验村了,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到处是一派繁荣景象。顺道向西,去看杨贵妃墓,却几乎没有人,冷冷清清,潮湿而温润,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远古的沉香,可以让人遥想佳人的音容笑貌,倒生出无限的怜惜与哀伤来了。

十六年九月八日裕堂写,在长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