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习华
站在李庄的一棵大树下远望,长江后浪推着前浪,江上航船汽笛声声……此时,长江随意溅起的一朵浪花,都会打湿我的思绪……
李庄是长江第一镇,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
长江是有根的,从沱沱河发源,根的底部是格拉丹东雪山的冰川群,消融的冰水一滴滴落下,没有声响和炫耀,不断汇聚,带着力量,带着梦想,走向广阔。当水流到四川宜宾时,高调地为长江起头:在三江口处,金沙江、岷江激情相吻后合成一水,始称长江。伟大的母亲河,用母亲的目光、母亲的胸怀,抚爱和拥抱着这方热土。
遥想当年,李庄始肇于一纸短短十六字电文而举世瞩目,而与重庆、成都、昆明并列,成为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一大批有国际影响的国内一流学者,在烽火战乱中,迈着沉重的脚步,以坚定的目光走来……
大江胸怀
四川是盆地,四周被高山阻隔。而长江水道,犹如打开了一道通往世界的大门……
首先要打开自己,才能打开世界。李庄从一开始的站位,就给了自己一个高度。当历史的重大机遇交由李庄选择时,李庄给出了最完美的答案。
因有大江胸怀,才让历史垂青。
李庄在何处?
李庄地处东经104°47′11″,北纬28°49′9″至48′13″之间,海拔高度260米至361米之间,地层为古河床冲积层,平坦而多沙砾。从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设六同郡起,其为县治、州府、郡府的历史长达四百多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七十多年的建置史了。李庄雨量充沛,光照充分,无霜期长,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故物产较为丰富,人民生活较为富裕。
李庄,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土著民族僰人在此居住。李庄大部分居民均属移民,“湖广填川”是其移民的总源头。大量移民与当地土著融合,奠定了文明、进步、包容、开放最初的基石。
在清代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行商坐贾云集李庄,使李庄在这个时期成为百业兴旺、文化繁荣的川南水陆商贸重镇。
与李庄相毗邻的长宁、高县、珙县、六符、古宋等县,以及云南省的威信、镇雄部分地区的农副土特产品要用畜力运到李庄后经水路下运到泸州、重庆、武汉、上海等长江沿岸城市;上行宜宾,沿岷江上至乐山,再溯府河而上,到成都销售。而那些当地需要的物品,特别是食盐又要从乐山五通桥下运到李庄,再分运销售到川南各地,最终完成商品的流通和交换。
李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建有大小宫殿、庙宇以及庄园等等,形成了吞吐、容纳外来力量的主要源泉。各宫殿、庙宇自大清国开国之后持续兴建,长盛不衰……宫殿聚会和庆典的喜乐与喧哗,无不充溢着幸福氛围,而庙宇的晨钟暮鼓、香雾缭绕,三教九流、行会的包容与接纳,更是渲染一种精神追求的无限……李庄“九宫十八庙”是李庄自然形成的各行会、帮会、同乡会聚会的固定场所,比如天上宫是福建会馆、禹王宫为湖广会馆、南华宫是广东会馆、万寿宫是江西会馆、真武宫﹙又名祖师殿﹚是天灯会会馆、桓侯宫是屠帮会馆、王爷庙是船帮会馆、巧圣宫是泥、木、石工匠的会馆等等。除少数几个庙宇建于清代以前外,其余大部分建于清代中的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各种建筑的大量兴建,也表明其经济繁荣和文明程度达到相当水准。
李庄蓄积千年的准备,或许是为等待一次横空出世的机会。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一大批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开始在炮火声中颠沛辗转,内迁大后方。
时已历经五次迁校至昆明的国立上海同济大学,因物价飞涨和日本飞机的频繁侵犯,于是不得不考虑学校第六次搬迁,便把目光聚焦在大后方四川省的川南一带。在先遣联络人员多方寻找搬迁地点未果之际,李庄的有识之士罗南陔、张官周、张访琴、杨君惠、李清泉、江绪恢等经过多次磋商后达成共识,向同济大学伸出了橄榄枝。于是他们推荐代表前往南溪县面见同济大学的联络人员,陈述李庄接纳该校的理由和条件。同时,李庄地方政府向国民政府内政部、教育部、同济大学发出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正是这电文,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命运,也改变了李庄古镇的命运。
1940年9月30日,同济大学作出了迁往四川的宜宾和李庄的决定。这次迁校路线是经川滇公路和滇黔公路入川,到泸州后再转水路坐船上行到李庄,路途遥远艰险,困难重重。
随同济大学一同迁来李庄的还有国立中央研究院下属的三个人文科学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人类体质学研究所,以及国立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一大批文化科研机构,再加上于抗战之初从宜宾疏散到李庄的省立宜宾中学和1942年创办的李庄宪群女子中学,以及原来李庄就有的两所完小。李庄高素质人口激增,仅以一镇之域让其含金量之高,是中国乃至世界任何一地都是不可比拟的。
从1940年到1946年这六年间,李庄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镇一夜之间名扬四海。当时世界发往此地的邮件只要写上“中国李庄”四字,就能准确无误的投递到用户手中。
为了解决这些文化机构来李庄所遇到的困难,袍哥大爷范伯楷代表各帮会,区长张官周代表绅士,名儒罗南陔代表知名人士召集民众,从茶馆酒肆到家族聚会地,利用各自身份施加影响,均灌输同一个道理:帮助同济大学,就是为抗战做贡献。正知、正念、正能量被激发,民众纷纷伸出援手。
工学院在东岳庙。把神像请走,腾出大殿安起课桌,住进了同济大学工学院机械、电机、土木、测量、建筑、矿冶、造船等系组。从前的钟声、木鱼声、诵经声,被如今的几百大学生的读书声所替代。手执教鞭的师长,站在东岳大帝的位置上播撒科学文明的种子。工学院在李庄的近六年中,共有六届学生在此毕业,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人材。
同大工学院在李庄期间,电机实验室一度用直流电机发电,为全镇的照明供电,使李庄比县城南溪早十年用上电灯照明和机器打米,科学技术给李庄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同济大学本部在禹王宫。每年的5月20日为同济大学校庆日,除要举行传统的盛大运动会外,还要在戏楼上演出宣传抗日救亡的文艺节目,同大师生与江安国立剧专师生多次联袂演出《雷雨》《日出》等。
慧光寺处在李庄镇中心。慧光寺是佛道合一的寺庙,道士住过,和尚住过,如今又变成同济大学老师和部分女生的宿舍。慧光寺的大墙壁上是同大的新闻墙,几乎每天都有新闻海报贴在上面。
理学院在南华宮。当时设有化学、生物、数理三个系,1945年又将数理系分为数学系和物理系。各系的学制都是四年。生物系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对李庄镇附近各县的植物进行调查,到峨眉山作大规模的生物调查和采集标本等。
医学院在祖师殿﹙又名真武宫﹚。原是南溪县李庄镇中心国民学校,为满足同济大学办学需要,将其迁去与张家祠毗邻的罗用光大院继续办学,让给同大医学院的生理、解剖、细菌等馆从事教学活动。同大医学院上人体解剖课所用尸体来源,均在当地寻找无主尸体或花钱购买尸体。因解剖课设在祖师殿的大殿上,被房顶上干活的匠人看见,于是“同大吃人”的消息传开,并引发骚乱……对此,他们因势利导,将各自单位的工作性质告知民众,并联合所有迁到李庄的文化科研机构将文物集中一起,举办了李庄历史上也是当时全国水平最高的一次空前的文物、科普展览,让科学、文明教化民众。
图学馆在紫云宫。
大地测量组在文昌宫。
体育组在曾家院子。
羊街的姚家大院、刘家大院、杨家大院、王家花园,水井街的范家大院、邓家大院、张家大院,麻柳坪的钟家花园、王家大院等处,这是大户人家的私宅,各大院腾出房间作男女学生宿舍、教师公寓。
中央研究院在栗峰山庄。其历史语言研究所和人类体质学研究所,以及保卫这二所所藏上千箱文物、“北京人”化石及殷墟的牛骨及龟板和十几万册中外图书资料安全的一个连的军队皆驻扎于此。时间长达五六年之久。
但凡李庄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曾目睹过不少皇室物件,黄绫贺表、御笔朱批、官府文书、奏折……在某一个夏日,山菊花和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的时候,这些原本秘而不宣深藏皇宫的御物,却晾晒在李庄板栗坳的农户晒坝头、山坡上、田埂边,与农妇打布鞋的布壳子、散发着香味的腌菜、以及万国旗一般的衣被等同处一地,各不相扰,互为映衬,生机勃发。
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镇西一公里的上坝村,小地名叫月亮田的张家大院。月亮田因有一汪如月牙般的水田而得名。院西南有一片茂密的竹林,背倚铁炮山,山上遍植桃李。院周围有香樟树、桂圆树、芭蕉林等。从月亮田放眼北望,在二三百米处便是奔腾不息的长江了。
外藉教授史图博﹙德国﹚、魏特﹙波兰﹚、鲍克兰、史梯瓦特、韦特﹙德国﹚、陈一荻﹙美国﹚等,曾随同济大学迁徙李庄。
魏特教授是波兰藉犹太人,1939年接受同济大学招聘,先后在昆明和李庄任教,讲授机械系的起重机和土木系的钢结构、钢桥等课程。1946年病逝,葬于李庄天井山的豆芽湾,成为李庄永久的居民。
费正清(美国)、李约瑟(英国)等国际友人访问过李庄,并与那里的朋友傅斯年、陶孟和、梁思成、童第周等保持长期联系。
书生报国
书生报国,目光关注未来。
抗日战争中期,因避战乱从昆明迁来的各文化科研机构云集李庄,人口从原来不足三千骤增至一万五千多人。流亡到李庄,是一种无奈与被迫。在李庄一待就是六年,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文明的坚守与拯救。
同济大学及其他文化机构迁来李庄,改变了李庄的教育状况。从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到研究生,都可以脚不踏出李庄。这也是李庄在过往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光彩照人的一页。
我们现在看到一张张那时留下的黑白照片,不得不为之叹服与敬仰,那些先生们穿着粗布衣衫,甚至食不果腹,不因为自己生活窘迫而沮丧,他们是忧道不忧贫,精神饱满,气质高贵,表现出大睿智、大节操。因为他们在自己心中安放了一盏明灯,那就是为国、为民、为社会、为未来时刻准备着,而不管当时的时局如何,黑夜究竟有多长。
战火烧到家园,书生何以报国?
我理解:作为个体,的确有多个选择;但作为群体的选择,将会关乎这个民族的未来走向。
处静虚之中,他们做真正的学问。
在李庄,最穷困的要数梁思成、梁思永两兄弟家。梁思成主持营造学社,带着岳母、患肺结核的妻子林徽因和两个年幼的儿女。梁思永是考古学家,患肋膜炎、气管炎、肺病,身体不好,也是三口之家。他们日子艰难,还是把精力放在做学问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与坚守。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学术机构的卓越领导人千方百计安排出巨额经费来发掘祖国的文化宝藏,这都是为了中国以后的百年文化大计,不是为了眼前的患得患失。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是傅斯年博士,人类体质学研究所所长是吴定良博士,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是陶孟和博士。在李庄期间,这些大师级人物带领大批学者,并非因国难当头而消极等待,而是“不废研求”,仍孜孜不倦地从事人文科学的探索和研究。
鸡犬之声盈耳的李庄乡野,为他们提供了安静的治学环境。
被战乱赶至李庄的史语所,沉浸在故纸堆中,醉心于历史的研究——明清档案整理。在板栗坳的农舍里,劳干默默工作了三四年,最后独立完成了居延汉简的全部整理和考释,还发表了二十多篇居延汉简的研究论文。1943年至1944年两年间,他的《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和《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两部巨著相继在李庄石印出来。居延汉简研究是国际汉学界瞩目的重大科研课题。李光涛醉心于明清档案的整理,治史重细节考证。他和王崇武等整理的内阁大库档案及《明实录》,因缺少印刷条件未及刊印。后人评价:明清档案整理是建立新史学的奠基石。
《六同别录》是史语所对中国人文科学的最大贡献,是中国书生人文抗战的成果展示。李庄板栗坳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小山村,简直就是一张安放在烽火中国的大书案。在傅斯年等人的带领下,众学者披肝沥胆成就了一部熠熠闪光的民国学术史。
中国营造学社于1940年冬迁来李庄,而整个学社的主要职责实际上就落在了梁思成的肩上。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病弱之躯既要奉养老人和抚养子女,又要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研究。1944年在李庄上坝月亮田一间不起眼的民房中,梁思成实现了《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自己来写的夙愿,同时他完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英文稿﹚一书。《中国建筑史》这部书稿在解放后一直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必需教材。后来1984年在美国出版的《图像中国建筑史》和1988年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建筑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权威之作。梁思成融会中西文化精髓和科学实证精神,使他成为中国建筑科学之父,他这些著作成为中国建筑领域的经典。
若干年后,女儿梁再冰谈到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在李庄的艰难岁月时说:当时让父亲伤脑筋的是营造学社已没有固定经费来源。抗战后期物价飞涨,食品越来越贵,我们的饭食也愈来愈差,母亲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后来几乎不成人形。家中实在无钱可用时,父亲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服以及派克钢笔、手表等物品,父亲常开玩笑说,把这只表“红烧”了吧,这件衣服也可以“清炖”了吗?
当时美国一些大学和博物馆都写信来邀梁思成去美国访问讲学,一些美国朋友也请梁思成夫妇到美国去工作和治病。梁思成郑重表示: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使我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也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在李庄的张家祠堂的厢房里,李霖灿编篡的《麽些象形文字词典》终于在1944年6月以手写石印的形式在李庄出版,被列为中央博物院专刊乙种之二。接着,他又编写出《麽些标音文字字典》一书,1945年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列为专刊乙种之三印行。1949年李霖灿去台湾后,长期担任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后来他把纳西文化的研究扩大到历史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被称为“东巴文化之父”。
语言组是史语所的第二组,研究人员多是海外学成归来,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语言学家。他们一到李压就制定了“将中国语史、现代方言、西南土语等全部作科学的整理”的工作宗旨,他们追求之目标对于重建中国现代语言学,对于在国际语言学界的话语权,对于语言学与人类学、人类社会文化史的沟通等方面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李方桂进行“非汉语语言学”研究,板栗坳没有听音室和听音设备,他仍然坚持每月召集年轻的研究人员练习记音。他告诫学生,“记音的技巧和准确性是语言研究的基础”。他带着学生和助手进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冒着生命危险到云南、贵州进行了汉语方言、傣语、壮语、藏语等调查。董同龢、马学良、张琨等一批年轻语言学者,就是在李方桂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1948年李方桂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后被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聘为客座教授。1950年当选美国语言学会副会长,这是继1945年赵元任先生当选美国语言学会会长以来的第二位中国人。这个职务是世界语言学权威的象征。
董同龢到李庄刚好三十来岁,在农舍里的一张神龛上,他继续汉语音韵史研究,1944年石印出版了《上古音韵表稿》修正了著名汉学家高本汉的诸多看法,后不久又一研究成果《汉语音韵学》出版,这部书被称之为“天书”。马学良毕业于北大文科研究所语言专业,他的《撒尼倮倮语语法》一书在李庄完成﹙解放后,倮倮改称彝族﹚。这是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语音学传入我国后,第一部用现代语音学理论,描写实地语料的少数民族语言学著作,至今仍是学习彝语和彝族文化的津梁。
凌纯声、芮逸夫迁到李庄,他们的《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也进入了案头研究阶段。初稿完成后,几经修改,直至1947年,这部介绍湘西苗族的第一部科学著作才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它是我国民族学的奠基之作。他们还把目光盯在僰人悬棺上,试图找寻一个消逝了的民族。他们先后把考察成果写成论文:《中国的崖葬制》《四川的蛮洞与湘西的崖葬》《川南民族的悬棺问题》等分别载于《星期评论》《史语所集刊》《中央月刊》等当时的学术杂志上……
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张家祠堂,李济一家住在羊街7号,相距不到两三百米。他尽力从家累中抽身,力排琐碎的行政事务,俯身书案,潜心对前发掘的研究整理。他以殷墟发掘为基础,通过专题和综合研究,建立了殷商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写成中文著作《殷墟器物甲编:陶器》《西阴村史前遗存》《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英文著作《中国民族的形成》《中国文明的开始》《安阳》等。
1941年至1943年在吴金鼎的主持下,对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和成都前蜀王建墓进行清理发掘,对于汉代和五代十国时间的艺术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考古史上写下了辉煌一页。
被誉为世界克隆第一人的童第周,时任生物系教授﹙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夫人叶毓芬也在李庄南华宫的同大理学院任教。
1943年初夏,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来到李庄,了解到童第周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用金鱼作生物实验,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就邀请童第周去国外搞科学研究,他婉拒说:“我是中国人。”
同大医学院在李庄期间,一些专家教授经过科学化验,证实原川南人民食用盐中含有氯化钡是导致慢性中毒之根源所在,从而根治了长期流行川南一带被视为不治之症的麻脚瘟又称软病的病症,挽救了千千万万的病人。同大医学院的杜公振教授、邓瑞麟助教这一科研成果,荣获了国民政府教育部1943年﹙第三届﹚全国应用科学类学术发明一等奖。
中国知识分子在另一个战场磨砺民族精神之剑,让侵略者胆战心惊,折服于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同大在李庄六年,从之初的工学、理学、医学三个学院,至1945年又增设法学院,几年在李庄期间毕业学生近八百人,日后在中国和世界各地成为各自学术领域中的佼佼者。1948年,国民政府选出八十一位首届院士,从李庄走出去的就有九位,其中梁思成、梁思永两兄弟同时成为首届院士。而后来在中国大陆成为“两院”院士的有朱洪元、陶亨咸、王守武、唐有祺、吴式枢、俞鸿儒、卢佩璋、吴孟超、吴旻、裘法祖、涂铭旌、王守觉、楚图南、陈星弼、何知礼、马国馨等十多人。
知识分子也可走另外一条报国之路。在国家危亡之际,当局曾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号召知识青年积极从军。同大全校实际从军人数达三百六十多人,这些热血男儿中包括刚从德国学成归来的青年教授杨宝琳,有跟随傅斯年生活多年的侄子傅乐德,有考古学家吴金鼎放弃学术、告别爱妻,他们在同大校本部所在地的李庄禹王宫集体宣誓后,投笔从戎,慷慨出发。欢送学生参军,民众热情高昂,夹道欢迎,鸣放鞭炮,载歌载歌:“秋风起,秋风凉,民族战士上战场,我们在后方,多做几件棉衣裳,帮助他们打胜仗,打胜仗!杀东洋,收复失地好还乡……”
文脉流芳
之一:古代建筑,名垂青史。
李庄古朴典雅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它凝聚了先贤们的智慧和汗水。
黑格尔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人们是从它的均衡、对称、布局等各种形式中去体验美感的。
禹王宫由尹姓族人修建,兼有湖广会馆和尹氏宗祠的功能。禹王宫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建成,其建筑艺术主要以石雕作品为主。尤其令人叫绝的是大殿前有一月台的正下置放有一块长2.7米,宽1.3米,重10吨的九龙碑,此碑可为禹王宫的镇宫之宝。碑上刻有盘旋穿行于云彩之中的九条苍龙。居中的一龙头部为正面凸出,口中会有一颗能随意转动的但不会脱出的石宝珠。另外八条龙的头部呈对称形分列左右,但又龙头均向着中心位置。
旋螺殿在距李庄南几里地的石牛山上,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兴建之初叫文昌宫。旋螺殿自建成以后,又在清雍正、乾隆、嘉庆等几代各培修过几次。现殿周四壁上还刻有集资人名录和所捐钱物数量,其名录大多为张姓。旋螺殿呈八角形,表明八个方位。通高25米,进深、面阔均为8米,三重檐。顶盖青色筒瓦,塑八条垂脊,垂脊上各置垂兽和走兽数只。屋面坡度平缓,宝顶及八个鳌角比例匀称,线条柔和,端庄雄伟又不失秀丽。旋螺殿梁架采用的是抬梁支柱法,即殿的下檐八角转角处各竖一根石质檐柱,又在殿内按正方形四个角的位置竖四根井口柱,贯至中檐,井口柱的四方穿抬梁上、下二层,构成四方形“灯笼架”,组成梁架主要骨干,承受上、中、下三层屋面的重量,这种建筑工艺比清代建筑采用层层爬梁垒砌而上则要精简得多。整个旋螺殿建筑以不用一根铁钉为著称,全系榫逗斗拱全木结构。斗拱是古建筑的主要构件。旋螺殿的斗拱,是依据其殿的造型而设计,又因放置的部位不同而变化形制,在变中又不失统一风格,不拘泥《营造法式》而使整个殿的三重檐下的装饰不但各层有异,每方不同又疏密得当,更显得雅致。
古建筑旋螺殿,历经风雨四百余年。相传旋螺殿顶部的力学原理,梁思成先生借鉴应用到1945年他参加联合国会议大厦的顶部设计中。
除旋螺殿外,距李庄西南十来里的栗峰山庄,其建筑也是川南民居的典范之作。其占地两万平方米,由多个相通之四合院组成,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古朴典雅,结构精巧。整个大宅院有一百零八道门,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合计数目。
张家祠在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由张师德等族人集资修建,以作为张氏宗祠之用。整个宗祠由垣墙、空坝和宗祠主体三个部分组成,宗祠大门开在西北垣墙角上。宗祠主体为四合院式木结构建筑为主,辅以少量片砖的砖木结构而成。上为祠堂正祠,略高于其它建筑,两头均建有封火墙。两边厢房为东舍、西舍。下为过厅厅房,厅房上原有的五十页窗门,每扇长2米、宽0.6米,均采用上等楠木整块上雕刻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仙鹤,四周配以动感十足的云彩,有的云彩部分还被夸张成飞禽状的“卷草凤”“卷草龙”。每扇窗上刻仙鹤二只,共计百只,曰“百鹤祥云窗”。而在每扇窗的下部分还分别刻有龙、麒麟、蝙蝠、奔马、鹿,还有奇花异草,且分别组成一幅幅寓意深刻但又和谐得体的生动画面,实为木雕艺术的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奎星阁于清光绪年间早期修建。为全木结构呈八角亭式精细建筑,通高三层,盘楼而上,可观全镇面貌和长江风光。奎星阁建于下河街临江不远的凸出部位,无论是上下航行的过往船只在数里开外即可看见,远远望去,奎星阁犹如浮在江面一高塔,具有导航的作用。奎星阁是李庄标志性建筑之一。
梁思成称九龙碑、张家祠百鹤窗、旋螺殿、奎星阁为“李庄四绝”。
之二:诗书对联,翰墨余香。
在李庄,看这些镌刻在石头、木头上的毛笔字,会感受到蕴含其中特有的精神力量。毛笔字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构,中国书法占据着东方艺术的高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和生命特质,不仅起着交流思想、文化继承等重要作用,而它本身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现仍保留在禹王宫大山门上遒劲的大字“功奠山河”四字匾额和两边石门坊上所刻对联:“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毓仙源。”这是歌颂大禹治水有功,造福天下人民的题字和对联,其撰和书均出自前清翰林、李庄人张松晴之手。其书法造诣之高超、对联内容之精妙,被行家称道。从书法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人的影子,那就清代大书法家包汝楷,包氏是南溪县人,当时人称“字妖”,他的字,有隶意,有碑味,与郑板桥的“章草”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的李庄人爱习书法,是有源头的,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弘扬。
对这些楹联,除了领略字里行间的寓意,也可欣赏精湛的书法艺术。
禹王宫有楹联:慢说琼楼连玉阁色相皆空苦海忘忧愁月下溪边随意卧浮生若爱今超脱;休道坎坷曾误我火里栽运磨难结佳果雪压风摇松不落白云深处是归所。
东岳庙对联:丙地东皇,万物资其长养;甲宫南面,群黎荷乃帡幪。
李庄东岳庙当时皇会的热闹虽然已过去,但有清代同治年间留下的竹枝词,尚能让人身临其境:
阿奴家住桂轮冈,环绕山光与水光。
听说官班今日拢,随郎直到李庄场。
满街彩旗甚辉煌,策马三巡报信忙。
小小背篼收拾就,阿娘都要去烧香。
同伴相呼到会场,儿夫许我看高妆。
隔河渡水真难拢,催促船家打桨忙。
东门滩上水溶溶,阿娘打桨奴相从。
潮去潮来几时返,猛雨狂风愁煞侬。
桓侯宫的匾对。匾额:雷霆雨露。对联:释严颜,俾后世人臣皆知大义;铭刁斗,见汉家名将不是无文。写张飞有勇有谋、重情重义,谓之鲜明生动。
王爷庙后山门联:江客来从幽径入;羽流归向小门敲。
刘家院大朝门联:含和履中驾福乘喜;培兰种桂干国栋家。匾额:光分太乙。
胡家院大朝门联:涪水桂轮地灵钥户;花庄鹿溷光泽遗芬。
王家院大朝门联:满庭佳树垂槐荫;半壁晴山拥桂轮。
颜家院正堂屋联:复圣遗徽绵百世;清臣事业足千秋。横额:荷天之庥。
还有清代廪生黄鼎,秀才钟鼎荣、张玉珏、何安融、张子平等人留下的诗文,至今读来仍铿锵快意。
如张玉珏的诗:
守贞不字婴儿节,百战难封李广奇。
穷达自应天派定,文章相信北堪师。
樽前思黯宁须斗,身后方千合共知。
才信幽光潜愈耀,珊瑚网铁出迟迟。
又如翁霪霖的诗《夜宿李庄》:
入境依然泊夜航,人烟最数李家庄。
地沿僰道寻孤驿,江合戎州记一塘。
别渚蒿芦秋淡荡,隔堤牛马水苍茫。
双渔籍手劳相问,深愧扶筇父老行。
之三:抗战文化,啼血抒写。
李庄六年,可以这样概括:“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在这六年中,这些文化机构取得的众多人文研究成果,可谓具有永久的魅力。除此之外,留下的一些诗文,也非同凡响。
中央研究院的陈槃写有一首吟李庄栗峰山庄的诗,足见战火中的一丝闲情逸趣:秀野当小园,涉趣日谁偶?偃息宜夏长,远意落岩薮。凤仙寂寞开,瓜蔓绵相纠。蜂喧花媚时,人窥人静后。一雨生秋风,变衰谅难久。墙竹玉青姿,潇洒绝尘友。渐来劳我心,商声凌半亩。
抗战胜利后,离别在即,由史语所所长傅斯年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凑钱,甲骨文专家董作宾用甲骨文题写“山高水长”四字作为碑额,研究员劳干书写,镌刻成《留别李庄栗峰碑铭》碑,立于栗峰山庄牌坊头进门靠右一侧。
内容如下:
李庄栗峰张氏者,南溪望族。其八世祖焕玉先生,以前清乾隆年间,自乡之宋嘴移居于此,起家耕读,致资称巨富,哲嗣能继,堂构辉光。
本所因国难播越,由首都而长沙、而桂林、而昆明,辗转入川,适兹乐土,尔来五年矣。海宇沉沦,生民荼毒。同人等犹幸而有托,不废研求,虽曰国家厚恩,然而使客至如归,从容乐居,以从事于游心广意,斯仁里主人暨军政当道,地主明达,其为藉助有不可忘者。今值国土重光,东迈在迩。言念别离,永不缱绻。用以询谋,佥同醵金伐石,盖弇山有记,岘首留题,懿迹嘉言,昔闻好事。兹虽流寓胜缘,亦学府一时故实。不为镌传以宣昭雅谊,则后闲其何述?铭曰:
江山毓灵,人文舒粹。旧家高门,芳风光地。沧海惊涛,九州煎灼。怀我好音,爰来爰托。朝堂振滞,灯火钩沉。安居求志,五年至今。皇皇中兴,泱泱雄武。郁郁名京,峨峨学府。我曰东归,我情依迟。英辞未拟,惜此离思。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一日
刻碑的时间是即1946年5月1日,离开是10月6日,史语所迁来是1940年10月。
李庄的古建筑,不管岁月怎样演进,它一直活在梁思成的巨著《中国建筑史》里。书中对李庄奎星阁、板栗坳栗峰山庄除有文字说明外,还附有图片和建筑平面图,以及李庄旋螺殿建筑结构的测绘图介绍。
抗战胜利后,以营造学社为主要的班底,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可以无愧地说,李庄是“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
从李庄可以窥见民国人文学术史上一段不寻常的时期,找到一座中国学术的富矿。
儿女情长
世上什么事情都在变,唯人的情感不能变。
六年间,一万余人入驻小镇,虽然他们男性为绝大多数,女性很少。在过往的岁月中,那些穿旗袍、留短发的女性该会撩动多少人的心绪呀。同样,那些穿长衫的先生们也会搅动多少少女的心旌。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内心深处的波动是一样的。必定要融入了一方水土,六年定会发生不少爱情故事吧。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到李庄时,各文化机构的人狂欢了整整三天三夜,白天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晚上纷纷燃起竹纤绳制作的火把游行,这些竹纤绳,曾作拉船之用,其走江行河,该是见了多少世面,如今熊熊燃烧着自己,在夜晚的天空下、在李庄的大街小巷,火光映红了人们的脸庞……
狂欢之后将随之东迁,依依惜别,泪洒李庄。
1947年7月,随着载有最后一批抗战文化人的轮船鸣笛起锚,缓缓离岸后渐渐远去,终于消失在滚滚大江东去的视线里。而从李庄走出去的专家学者,就像一把盐撒在了大海里……
“爬山豆,叶叶长,爬山爬岭去看娘。娘又远,路又陡,想起想哭一场。”这是广为流行川南一带的民谣。
这首民谣,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李庄女儿离别故土时的情怀。李庄女儿嫁与文化机构的先生们,而后随这些外省人离开故土,该是怎样一种乡情、乡恋和乡愁呀?
名儒罗南陔的三女罗兰芬嫁给研究院李子谷﹙夫妇俩都是中共地下党员﹚、六女罗菡芬嫁给同济大学的洪慰德、九女罗荷芬﹙罗筱蕖﹚嫁给史语所的逯钦立,外甥女、望族千金张素萱也嫁给了史语所的李光涛。故去团总的女儿张景云嫁杨志玖,才子张九一的女儿张彦云嫁王志维,还有汪和宗、邓大海等几位师生也都娶了李庄的女儿。抗战胜利后,当她们告别羊街8号,随先生行走天涯,甚至到了台湾岛,故土与乡愁伴随其一生。但他们的后代,都是李庄的血脉,是长江一朵奔腾的浪花。
逯钦立1940年9月到李庄,1942年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史语所当助理研究员。罗荷芬﹙罗筱蕖﹚,人称罗九姐,当时是板栗坳的史语所子弟校的教务主任。两人先有意,但尚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944年4月,三十四岁的逯钦立娶了二十二岁的罗筱蕖,这是李庄女儿嫁与迁来文化科研机构的人的首桩婚姻。在李庄的几年中,逯钦立不负众望,潜心研究六朝文学,在史语所集刊上发表了《说文笔》《形影神诗与东晋之佛道思想》《述酒诗题注释疑》《陶渊明年谱稿》等十几篇论文,并着手编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浩瀚工程,在板栗坳几年完成了这部书的基础工作和前期准备工作。1948年他们夫妇离开了史语所,先去了南京,临解放又到广西大学教书,逯钦立解放后又调东北师范大学教书,罗荷芬在师大教材科图书馆工作。由于种种原因,逯钦立呕心沥血一辈子的那套书到1963年才交给出版社,紧接着是文化大革命,直到1983年,三巨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才由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评为国家一等学术奖。而逯钦立没有看到这个结果,因1973年就已去世。
十六岁的的张景云嫁三十五岁的杨志玖。而他们的婚礼不同寻常,是采取坐轿子和行新式婚礼两种形式,标志着传统与时尚在李庄古镇曾有过一次生动的典型结合。先是坐轿子,从在不足百米的田边抬到牌坊头,完成了搭盖头、上轿、起轿、拦轿、颠轿、哭轿、下轿所有程序。然后上厅房行新式婚礼。张景云穿婚纱,杨志玖穿西服,主婚人宣布,证婚人讲话,新郎新娘行点头礼。在李庄前后,杨志玖写出了《阿保机郎经考辩》《新元史阿剌浅传正误》《元代中国之阿儿深入》等有影响的学术文章,学术上如日中天。此后,他一直在天津担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攻元史,其代表著作有《隋唐五代史纲要》《元史三论》等。
十六岁的张彦云嫁三十二岁的史语所管理员王志维。王志维本是北平逃难的青年学生,1940年7月23日被聘为史语所书记员、1944年升任管理员,随文化机构东迁离开李庄。1949年1月张彦云随王志维去了台湾,在胡适就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后,他做了胡适先生的秘书,主要是帮助整理学术资料。胡适先生去世后,王志维又当了胡适纪念馆的馆长。
十八岁的张素萱嫁史语所四十多岁的鳏夫李光涛。李光涛幼年丧父,母亲守节,十三岁别母闯荡,一边打工,一边苦读,终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李光涛虽学历不高,但钻研很深,一辈子就在那堆明清档案中寻寻觅觅。到李庄时任副研究员,以后到台湾也一直做专任研究员。主要著作有《明清档案存真选辑初集》《明季流寇始末》《万历二十三年封日本国王丰臣秀吉考》《多尔衮徵女朝鲜史事》《明清史料》《朝鲜壬辰倭祸史料》等;有汇集《明清档案论文汇集》共五十多篇。若干年后的1984年,《明清档案论文汇集》越过台湾海峡回到李庄,这是张素萱寄回的李光涛遗著。这部书大部分内容是李光涛在李庄时期完成的,取材于数千箱存放过六年多的“明清档案”。
这些嫁与先生们李庄女儿,在以后流逝的岁月中,往事历历在目,总是撞击心扉,她们中有人偶回故土,是哭着回来的,又是哭着离开的,故乡是她们人生割不断的脐带、心灵天空抹不去的云彩。
梁思成、林徽因的长女梁再冰随中国营造学社迁来李庄后,就读于李庄宪群女子中学,解放后成为新闻工作者;次子梁从诫到李庄后就读于李庄中心小学,解放后曾作云南大学、清华大学的历史教授。2000年或2001年梁再冰、梁从诫姐弟分别携家人重访了李庄和居住处上坝月亮田。
2001年2月梁从诫还写有一回忆文字:
“抗日战争中期,为躲避日机狂轰滥炸,梁思成全家曾于一九四○年冬随中国营造学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单位,由昆明辗转迁来李庄。夫人林徽因携子女老人于十二月十三日到达。入住上坝月亮田‘大房子’。梁思成因病滞留昆明,于次年三日到达。
战时李庄,不通公路,无电无医,物价一日数涨,梁、林收入微薄,林徽因重病在身,可谓贫病交加。曾到宜宾典卖旧衣物以敷家用。但他们从未因此中断其古建筑研究工作。陋室青灯之下,共同奋力完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英文稿﹚等一批重要著作,成为日后这一领域中的学术经典。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同年夏,林徽因赴重庆就医。次年梁思成等也离开了这江边古镇。经历八年艰辛,全家终得重返北平。
梁氏全家始终不忘当年艰苦岁月中李庄乡亲们的扶助之情。”
饰电影《红色娘子军》主角吴琼花的祝希娟,其三岁时随在同济大学任教的父亲祝元青教授从昆明迁来李庄住了六年,1943年至1946年在私立益德小学念了三年书。2005年3月祝希娟回到李庄,感念李庄难忘的童年生活和所受到的启蒙教育。
古镇李庄,历史厚重,岁月无情。原来的“九宫十八庙”或毁损或改作他用。其九宫的际遇:文武宫解放后曾作为李庄镇政府用房,后拆除修建成宿舍楼;紫云宫解放后曾改作大礼堂、电影院;真武宫现为李庄小学教师宿舍;桓侯宫现为李庄幼儿园教学用房;巧圣宫现作商业用房;禹王宫现为“四川李庄同济大学爱国荣校教育基地”;南华宫现为李庄粮站职工宿舍;天上宫解放后曾作李庄粮给仓库用房,后恢复佛教活动,更名玉佛寺;文昌宫已拆除,另旋螺殿尚存,初名也叫文昌宫。而十八庙,其十七庙均无存,只有东岳庙保存完整,当时同济大学工学院设于此,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存较为完整的还有十八条古街古巷。这些古街巷多用条形或方形石板铺设路面,街巷两边的墙脚为石阶沿构成。这些石板街,让无数脚步踩踏过,留下凹凸不平的痕迹,墙体也曾被长江洪水多次浸泡过,均无声无息。
长江流域人杰地灵,她哺育出灿烂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而长江航运更是色泽鲜明、生动异常,从七千前的独木舟到现代航运的兴盛,都预示着长江文明生生不息、蓬蓬勃勃、永远前进。
作为抗战人文遗址的李庄,沉寂在所难免,我们也不必过多地慨叹。
如今的李庄,或许在等待,等待再一次隆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