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安宝义的头像

安宝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25
分享

读懂东坡

如何才能读懂东坡?

他是一位词人、散文家、画家、书法家,一位坚持己见的改革派,一位乐观豁达的上进派,一位悲天悯人的道德家,一位造福一方的实干家。无论哪个称谓,都能道尽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在感悟不朽人物穷达多变的一生中,学会演好自己的角色。

苏东坡出生于一个富裕人家,家里有田产,算上是一个小康之家,所以,早年的东坡生活是幸福的,他通过科举考试,求得功名,获得官位,在二十岁的时候成为进士,在仁宗嘉佑六年到京城做官。

在东坡进京赴任时,要经过七百里的三峡水路,虽能欣赏沿途美景,但也惊险不断,有顺流而下,也有逆流而上,随时有险滩出没,怪石惊走,这似乎也在暗示着他未来官场生活的起起伏伏。在他到任后的一首诗中也道出了后来的心境,“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里的“飞鸿”一词是东坡心灵的象征,茫茫人生如茫茫江水,你我皆是过客,能留下什么呢?能留下踏雪之印已然不错,何况我们连一个符号都难以留下。

东坡是敢于直言的,面对新来的上司,遇有争论,便唇枪舌战,撰文讥讽。面对王安石的新政,他怒不可遏,上书直言,连续多次给皇帝上奏折,直击王安石的青苗法,即便遭到罢黜,仍坚持己见。当他看见人民限于水深火热中时,总是不顾后果,坦率表达自己的看法,以至于他的弟弟子由曾捂住他的嘴,告诉他以后要学会三缄其口。

东坡虽仕途坎坷,仍能苦中作乐,他因写诗而被逮捕受审,审问四十多天,他仍以解读诗文为乐。他曾多次被贬,从京城到到黄州,从惠州到海南,虽辗转多地,居无定所,甚至有时连吃饭性命都难保,他仍能从中找到乐趣,炼丹瑜伽,和朋友喝酒下棋,为人写诗赠画,在宦海沉浮中过得逍遥自在。在被贬黄州时,他学会在田间务农,种地、修水渠、酿酒、做东坡羹,他自称“东坡居士”,学着像陶渊明一样解印绶去职,归隐农桑。他曾醉酒而归,高唱“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是在黄州,让东坡创作了名垂千古的四篇精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尤其是《赤壁赋》,寥寥数百字,感叹人之渺小,宇宙之永恒,既有饮酒作乐,又有悲情放歌,既有清风明月,又有古来圣贤,东坡在抒发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中,展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明明自己遭遇贬谪,仍能在酒席之间劝慰朋友,欣然而乐,共享天地时光,不痛快了就喝酒,喝完就睡,似乎我们望之莫及。

东坡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虽多次遭到贬谪,但他仍看不得百姓的苦,他曾花五百缗钱购置房产,因为老妇人的哭诉而无偿归还,并不讨回房钱。他曾免费在商人卖的扇子上题字作画,帮助负债累累的商人还债。他曾多次上奏朝廷,求取款项赈济灾民,也曾多次上表朝廷,求得全面宽免人民债务,与民休息,减少贫困。东坡还是一位实干家,他在杭州任太守期间,修筑堤坝,清理河淤,疏浚盐道,修建西湖,在他的主持下,建立了公立医院和清洁供水系统,他在西湖修桥建岛,留下“三潭映月”,他在钱塘江引入新水道,解决多年水患问题。杭州城留下东坡太多的印记,每到西湖人们总会不由的想起东坡,虽物是人非,但东坡却留在了西湖,西湖也成了他留给后人一个无以复加的艺术品。

东坡有着幸福的家庭和不离不弃的妻子,他与弟弟子由关系甚好,不管经历多少变故,子由总是陪在东坡左右,即便不在身边也总能书信来往,交流感悟,兄弟两人共同进退,成就了史上的“三苏”佳话,东坡在密州时,思念弟弟,创作了《水调歌头》一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千古绝唱,从此歌咏中秋之作都为之逊色。东坡十八岁时娶王弗为妻,妻子务实精明,对东坡悉心照顾,常提醒他提防坏人,东坡则事事听从妻子,然而却在仕途前进之时,妻子病逝,在妻子死后的第十年,东坡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佳作寄托哀思。后东坡收朝云为妾,无论被贬多地还是流放在外,朝云始终陪侍东坡身边,东坡也曾誓言,生则同室,死则同穴,后朝云先东坡而去,他请名人作画超度亡灵,在贬谪惠州时,建“朝云堂”以纪念。

回望东坡,他既乐观豁达又随遇而安,他既是古人“学而优则仕”的典范,又是以文著称而敢于求变的斗士,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千古风流人物中,独留一番清醒在人间,在万卷诗作中,留给我们不断回望的注脚,在一次次回望中读懂东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