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年的初夏,带着一种感受中国禅文化的求知心态,我与太太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了国恩寺这片远离尘世的无上清凉之地。国恩寺,在岭南一带,早已久负盛名,是一座典型的中国禅宗寺院,而由于其地处岭南从林之中与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紧密结合,更是座典型的岭南禅宗导院。其建筑特色极具岭南特色,从建筑尺度、样式到细处装饰雕塑都允满了岭南的传统元素。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下诏赐名:国恩寺,寺名国字头,皇帝所赐,全国只此一家。自唐代以来,国恩寺一直被佛教界视为岭南第一圣域和“中国禅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南宗福地,东粤名山”之誉。
国恩寺背枕龙山,故又名“龙山寺”。其坐落在龙山之龙首中脉下行结穴处,可见其选址为龙钟穴的。环顾四周群山环抱,堂局宏大。那天清晨,我与太太两人入山门,晨早的空气格外新鲜,深吸一口,似乎有一种淡淡的甜味。我们拾阶而上,隐隐有感于乾龙抟伏,龙山如玦。该禅寺建于玦口之上,坐东南而向西北,禅寺内有感恩塔、六祖父母墓、佛荔园及卓锡泉等古迹不一而足。回廊、亭台、大殿、台阶,都错落有致,与种植于其中的树木花草相得益彰,宁静、悠扬的感觉散布于每个人的心中。从禅寺后山出,便进龙山之玦内,中有湿地龙潭,直往东南走,靠山,有重建之龙潭禅寺,寺侧为六祖故居遗址,有一口古井至今仍在使用,井水甘美清凉。佛教禅宗,始于“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在西方传至第二十八代祖达摩大师后,东来中国,世称东土“禅宗初祖”。后至六祖慧能大师,禅宗广传并大兴于东土,最终“一花五叶”,盛开秘苑,而六祖大师更被后人誉为中国的“佛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岭南大地,有着千百年的禅宗文化积淀。曹溪南华寺,与乳源云门寺、丹霞别传寺、新兴国恩寺,皆因禅宗六祖慧能曾踏访这片土地弘扬佛法,而为世人所倾慕。新兴国恩寺,始建于唐代高宗弘道元年683年,为六祖大师的出生地、感悟地、弘法地、圆寂之地。中国佛教历史上唯一被尊称为“经”的《六祖坛经》在此完成。由于国恩寺是《六祖坛经》的辑录地,因此也被称为禅宗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禅宗是中国佛教中一个重要、有特色的宗派,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紧密。国恩寺虽然是由六祖惠能故居改建而成,可是经过历代朝代的不断整饰修建扩建,使得国恩寺规模日趋宏伟,装饰华丽。虽然主体大殿及禅房、亭阁建造时间前后不一,所处地形也为山麓,但是依然坚持了传统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而报恩塔却没有遵循传统塔院形式,而位于大殿一侧,这可能是出于对地形的考虑。为扭正寺院三大殿大门朝西成“阴门”,而增建一东南向的山门牌坊,足见国恩寺对传统建筑的民族习惯的充分考虑。中国的宗教文化离不开禅宗。禅宗如一股源头活水,曾一度为中国文化带来过活泼生机,对中国文人画、山水诗、性灵文学乃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把历史上的中国文化带入了一个注重自然、和谐、灵性、气韵生动的崭新意境。国恩寺寺院内的文人墨宝、横额楹联,还有许多诗歌散文等都表现了中国佛教寺院的文人文化,是中国佛教寺院与文人紧密联系的典型代表。
六祖惠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见解,比“神秀“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意境更胜一筹,这是一种创新。国恩寺的建造,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背靠龙山背后的三个山峰俗称“三宝鼎”,气势雄伟。龙山古树参天,寺院殿堂虽雄伟亦掩隐于葱葱树木之中,报恩塔犹如龙角高耸于山上。袅袅佛音回荡耳畔,漫步国恩寺,处处可探惠能大师生前印迹:惠能大师手植的千年佛荔,自唐代以来几经波折如今依旧葱郁繁茂,似乎在昭示着佛法之传承与兴盛。还有那高耸庄严的报恩塔、清凉依旧的卓锡泉、浴身池,龙穴和汉白玉石碑群、藏佛坑等寂静处,静静地目睹了千年来的时空变迁,严凝重地向人们传递着无始以来不曾改变的佛家的智慧与慈悲...…。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禅宗的创始人六祖惠能出身贫寒,甚至不识字,是人民群众的代表。禅宗把宗教的修行同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紧紧结合起来,所谓“行住坐卧、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平常心即是道”。禅宗是贴近人民群众的宗教,它后来一改印度佛教僧侣不事劳动,依靠施舍生存的旧俗,发展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重传统,自耕自养、自性自度,进而广行利他事业,修桥补路,赈灾济贫。《六祖坛经》是中国第一部佛经白话作品。在这部佛经里,六祖惠能倡导见性成佛的佛性论和顿悟见性的修行观。指众生本具之成佛的可能性。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脉相承。六祖惠能还主张唯心净土的思想,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六祖倡导顿休顿悟,明心见性的禅法,在中国佛教史上掀起了一场不假他求,但明自心的革新。从惠能开始,禅的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以往的禅定修行转化为一种在人心深处,贯穿于百姓日常生活的对于真实性的体悟。中国僧人的说教被称为‘经’,至今独此一家。
寺中“解脱”牌坊两侧的对联“生不由已,解脱在我”,一块大石头上刻有“放下”两个红字,很有意思。面对滚滚红尘和各种诱惑,我们要学会解脱和放下。六祖在《坛经》里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就是指出佛法即世间法,佛法也要回归现实。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存。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人的贪念和私欲无穷尽,使人充满烦恼、不快乐,也变得越来越浮躁。此外,人们出于满足贪念和私欲的需求,过度的向自然索取,进而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面对社会现实,我们要淡化贪念和私欲,用智慧关照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回归到清静心,回归到本我。生态环保和社会环保,首先要实现的是心灵的环保。心灵的环保就是要回归本我,不在社会的洪流中盲从,遵从大自然的规律,从而收获内心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少欲、知足,减少对心灵和自然的过度砍伐,让自己可以回归本性进而少烦恼、多快乐,并构建出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生活中我们要用平常心对待生活与自然,不破坏自然的磁场,让人与自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人与社会的融洽共处关键在于找到道德、社会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心态。
一千三百年前,六祖于晚年只为一大事因缘而报四重恩,即报国恩、众生恩、父母恩及三宝恩,提倡一种“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的人间佛教思想,而他自身又是这种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所以他要回到家乡修建为父母守墓的报恩寺,直至唐中宗敕赐国恩寺及其父母墓。要用感恩的心来面对国家、天地、家人、同事、朋友、甚至对手和自己的敌人。国恩寺是六祖父母的守墓寺,修筑国恩禅寺以示六祖圆寂前对后事之善终关怀。
“进步方知山第一,入门始觉地无双。”“ 鸟纵忘机知客到,云如有意带僧归。”“朝朝朝,朝朝敬,朝朝朝敬;齐齐齐,齐齐戒,齐齐齐戒。”吾辈此行时间虽短,但感怀至深,其一让我更加认识到慧能六祖禅文化魅力,自感学习修身养性之路漫长;其二是吾辈生有涯,应克已律已,行善积德,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