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板是香港的古董商人,我于庚子年秋天在中山市的天光墟早市结识了她。那次她与其先生两人从东莞来中山市的天光墟赶集,用一面包车拖了一车的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古籍线装书摆摊销售,我在其摊位买了十几套古籍线装书。刘老板是个精明的商人,她见我是一个“大客户”,主动要求加我的微信。我接受了她的请求,将其纳入微信朋友圈。
之后在天光墟都有几次交易,最后一次是庚子年冬天的一个天光墟,她告诉我,以后不会来中山摆摊了,我如果有继续买古籍线装书的企求,可以通过微信告诉她。她如果有货也会通过微信告诉我。我说“行”。辛丑牛年春节过后没多久,刘老板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一幅五十年代出版的名为“要在文化上翻身”宣传年画,特别引人注目,我问刘老板此宣传年画多少钱?刘老板回答说“3000元人民币”。她还以为我喜欢收藏宣传年画,我同她说问价不等同于喜欢。刘老板也赞同我的观点。同时她告诉我,说她香港古董店里最近有许多古籍线装书,问我要不要?书籍收藏是我的主打藏品,有古籍线装书自然不会放过。我随即同她说“要”。不大一会儿,刘老板通过微信发来一组古籍线装书图片,图片多且比较杂乱,一时间难以分清有多少套和多少册。我让她整理好,再发一个书名的清单给我。她说需要一点时间,待店员清点归类,整理好之后发给我一份清单。
第二天晚上,刘老板给我发来一份书名清单,上面写着:《二十四史辑要》36册、《增批历代通鉴辑览》40册、《图书集成医部全录》2册、《八家四六文注》8册、《精校史记菁华录》6册、《史通通释》8册、《史记菁华录》3册、《仿宋孙批胡刻文选》8册、《许氏评点经余必读》8册、《渔洋山人精华录》6册、《墨子闲话》8册、《纲鉴易知录》4册、《六朝文洁笺注》4册、《太平御览》136册、《御制数理精蕴》24册、《潜研堂文集》16册、《士礼居黄氏》4册等十七种共计300多册。这些书大部分是民国时期出版发行的,也有几套是晚清的。
过了几天,我在刘老板的书籍图片里还看到了《历代名臣言行录》4册、《古文读本》5册,我同她说这两套书我也要,她告诉我说这两套书不齐,是散本。我说没关系,散本也要。
在刘老板给我的这份书单中,有几种书是有一定份量的。如《二十四史辑要》36册、《增批历代通鉴辑览》40册、《太平御览》136册、《御制数理精蕴》24册等。我经过反复掂量,决定购买这批古籍线装书。接下来就是与刘老板谈价格,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牵涉到双方的经济利益,而且价值不菲。我是刘老板的一名老客户,希望她能给予一个优惠价,起码也是类似于她在中山卖给我的价格。刘老板是一位古董商人,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通过手机谈了好几个回合,终于敲定了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支付购书款遇到了一点麻烦,微信转账限额,不能超过一万元,刘老板说她提供其香港的银行帐号给我,我跑去银行问,银行回答说比较麻烦。后来,我问刘老板,在大陆是否开设了公司?她说其在东莞开了一间艺术品有限公司,名字叫东莞市泉棋艺术品有限公司。公司在东莞一间银行开了账户,我可以将购书款打入其账户。我走进那间银行终于将购书款汇给了刘老板的东莞的公司。不过,由于是跨行,这间银行收了我两百元的手续费。
刘老板收到了我的购书款后,着手将这些书寄给我。疫情防控非常时期,香港与内地还没有恢复正常通关,这批书怎样才能从香港寄到中山,当时刘老板没有考虑过,她以为还同以前一样通过顺丰快递或者是中国邮政可以搞掂。谁知道,现实大大地出乎刘老板的意料。她还是按照常规,用一个大箱将这些书装上,去邮政局寄给我。可到邮政局后,邮政局不敢受理,她只好带回店里,试着用其他方式分批寄给我。她通过顺丰快递先寄十册给我,几天后,我收到了。我问她,为何不一次性地通过顺丰快递寄过来?她说顺丰不肯这样做,海关过不了,只能分若干次。
过了几天,她问我,澳门有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如果有,她可以一次性发货至澳门。我告诉她,没有。即使有,我也无法去澳门提货。
无奈之下,只好分批继续找顺丰快递。可是顺丰快递弄了两次也不干了,说过海关很麻烦。这一下刘老板急,我也急。刘老板只好另谋其他途径。她想到了托那些能够正常出入深港两地的亲朋好友带到深圳或者广州,再从深圳或广州由顺丰快递寄给我。这种方式成本很高,由于不能一次性带来内地,要分若干次,每次带回深圳或者广州,需支付人工费用500元,刘老板叫苦不迭。她同我说,能否帮她分摊一点费用?我说按内地购书的规矩,邮寄费都是由书商负责的。几次沟通交涉,我让步了。我说这些书到深圳或者广州后,寄给我的快递,费用由我承担,另我再补偿她500元邮寄费。刘老板同意了我的意见。
经过数次寄发,我收到了大部分书,只剩两套书即:《图书集成医部全录》2册、《渔洋山人精华录》6册没寄给我。刘老板又冒了一次风险,她让店员将这两套书拿去邮政局寄,结果邮政局收货后就没有了下文。后经查询,原来这两套书被海关扣住了,不能出关。刘老板要其店员去海关拿回,该店员说手续麻烦,一拖再拖,最后过了期限,无法拿回。这两套书由此与我“擦肩而过”。
刘老板提出了一个补偿方案,她说刚收了一套《四部精华》16册,价格1600元。我原来定购的两套是800元,再补她600元,她就将这套《四部精华》16册通过他人带回深圳寄给我。看来也只能这样了,我同意了她的补偿方案。一个星期后,我收到了这套书,打开看了,再问了一下“度娘”,这套书不齐,只有三部,还差集部12册,子部也差2册。看来“隔山买牛”还是有风险和暇疵。所差的这些,只能是以后慢慢地补齐。
收到了这些书之后,我稍微整理一下。对其中的主要几套粗粗地翻阅了一遍,脑海里有一个基本的轮廓。
《二十四史辑要》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增批历代通鉴辑览》由上海锦章图书局1922年石印出版。乾隆三十三年敕撰,共一百一十六卷,(附唐桂二王本末三卷)。编年记事,上起太昊伏羲氏,下讫明代,清高宗亲作御批,又称《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此书在史书中虽无特殊价值,但剪裁和内容组织上都很精当,篇幅适中,既不像《纲鉴易知录》那样仅具梗概而略显乏味,又不像《资治通鉴》那样篇幅浩大,头绪繁多,难于卒读。是清代通行的历史读本,民国初年也颇为流行。王文濡又补入清代史事,称为《增修补正正续历代通鉴辑览》,共140卷。
《太平御览》是我这次购书的“重头戏”。这是宋朝的大部头书籍。花了7年时间,内容都是天文地理,什么都包含了。保留了宋代大量的文献资料,自然具有很高的历史参考价值。《太平御览》中引用上千种古代典籍,其中很多书籍以及失传,所以我们可以从《太平御览》中看到很多我们已经看不到的书籍的影子。宋太祖是一个了不起的皇帝,他在位时,就要求武将也要大量阅读,学会治国治家。大多数皇帝都是每日阅读奏折、朝廷公文,还阅读历史典籍。作为历史潮流中的一个朝代,能编辑出来一部这么大而全/丰富内容/科目众多的书籍,也充分说明了当时朝廷和皇帝对知识的重视和积累,也是当时文化事业发达的象征。内容如此丰富,含有诸多历史典故的《太平御览》,先后出过多种版本,成书于北宋/至今所知的最早版本是南宋本。估计北宋时期成书最早版本早已失传。南宋版本被留到了清朝。
《御制数理精蕴》是一部介绍包括西方数学知识在内的数学百科全书。全书分上下两编及附录。上编5卷专讲数理,立纲明体,是全书的基本理论部分。下编40卷,分首部、线部、面部、体部、末部等5部分。分条致用,分别进行详尽的论述。有很多版本:四库本、袖珍抄本、同治本、光绪本、宣统本等。我这套是光绪本。
《潜研堂文集》是清代汉学大师钱大昕所著。全书文集五十卷,诗集十卷,续诗集十卷。文集是论经史小学金石的著作,考证翔实,剖析精微。这本文集是钱大昕一生治学的结晶,和《廿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等共同构成钱氏学术大厦。
古旧线装书,可视之为文物,非常珍贵。有人认为古旧线装书是一种身价与学问的符号,收藏线装书的人比收藏平装书的人档次要高一级,哪怕你收集的是线装书里的垃圾货。但我不完全赞同。线装书可崇拜,不可迷信,线装平装,好中择优,兼收并蓄,不薄今不厚古,最是收书上策。线装书更吸引人的是它承载了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以致它本身就成了一种意象。古人“以书为壁”的乐趣至今尚存。总的来说,古旧线装书,尽管其实用性可能比不上平板电子书或胶装书等,但它已经成了一种文化象征。
一次性花巨资购这么多的古籍线装书,这是我三十多年藏书生涯中的第一次,通过微信跨境购买,不是现场购,如同“隔山买牛”,风险较大。同时,也是一次比较艰难的购书,其过程比较麻烦,经历的时间又长达两个月,实为罕见。不过,尽管购书经历比较艰难,但物有所值。这次特殊时期的跨境购书,在我购书生涯中书写了浓浓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