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花开而春至,百川汇而夏至,百草黄而秋至,问候来而冬至.”冬至前的一天,朋友发来这样一条微信提醒了我,冬至,将至。冬至吃汤圆,还是吃饺子?每年过这个节,我们家又要开始争论了。虽然都是南方人,按习俗南方人是吃汤圆的,但由于有人在北方上过大学,爱上了北方的饺子,加上南北文化习俗大融合,最后的结果是折中,打边炉,既吃汤圆又吃饺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历一月、二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因此有“九九艳阳天”之说法。
2021年是辛丑年,辛丑年的冬至是新历12月21日,这天天气比较寒冷,前一晚的冷风冷雨延伸至冬至日的上午。但在下午老天爷却收回了冷风冷雨,尽管寒意犹在,天空中还偶尔露出点阳光,谈不上灿烂。不管怎样,人们在冬至日能看到阳光,也似乎感到一丝温暖。尽管数九严寒正式开始,但人们对数九已经习惯,更多的是祈盼春天,特别是春节的快点到来。
粤人有“冬大过年”的说法。久居珠三角,我这一家湘人,也入乡随俗了。还没有下班,太太就打电话给我,冬至日晚上一定得回家吃饭,并反复说起了“冬大过年”“冬大过年”。看来太太还真是随俗。不仅是我们家看重冬至这个节气,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今人对冬至日的重视应该是有渊源的,传承了古人的习俗。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我们常说数九寒冬,其中的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一般“三九、四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
湘南地区四季分明。儿时在湘南农村度过。记得有一年的冬至日,那天很冷,阿婆即奶奶要去自留地里拔萝卜,叫我留在家里,我不肯,硬是要跟着阿婆去。在去拔萝卜的路上,阿婆自言自语地念着“一九二九,怀胸抱手。三九二十七,檐前雨不滴。四九三十六,茅草吊蜡烛。五九四十五,咬牙像打鼓。六九五十四,风吹如炸刺。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娃儿玩泥捏。九九八十一,安排蓑衣和斗笠。”我不惑地问阿婆,这说的是什么?阿婆说她在数九歌。我又问数九歌是什么意思?阿婆说数九歌是乡村里一首民谣,讲的是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以及我们要干的一些农活。对阿婆的解释,我不大懂,但觉得很好玩,有点像顺口溜。于是,便要阿婆念多几次,我跟着阿婆念,念着念着,结果我也会念了。
数九歌产生于冬天,冬至是冬季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民国之后,礼仪简单了很多。
小时候是既怕冬至节这天的到来,又盼着冬至节这天的早点到来,很矛盾。湘南的冬天很冷,冷风冷雨的天气较长,而且还会下大雪。那年月,因为家中经济困难,物质匮乏,缺吃少穿,冬至节的到来,意味着冬天数九寒冬绵延不绝的冷,要一寸寸地侵蚀着我们的肌肤。从手上到脚上,到处都有冬天的风雪在身体上雕刻的痕迹。不过,冬至节的到来,又意味着我们这些小孩子们最祈盼的春节快要到了。春节有好吃的,又有新衣服穿。
孩提时,大凡到了冬至节前后这段时间,村里面的儿童都会念阿婆教给我那首《数九歌》,它似乎成了我们村的童谣。不过,在我上学后,觉得班主任教给我的《数九歌》比阿婆念的那首更生动有趣。原来班主任教给我的《数九歌》是宋人陆泳在其《吴下田家志》中收录的一首民间歌谣。“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鹭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两头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寻湿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由于其生动有趣,乃至于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在他的《农政全书》中也记录了这首歌谣。
中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许多地方都有本地的《数九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象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歌谣和顺口溜。尽管气候有差异,但冬至过后,南北各地气候变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民间俗谚有“头九暖,九九寒”,人们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则跟着来的整个冬天都会特别冷。故说“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京房易占》说:“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后来,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但是事实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虽然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
现在流行的,全国比较通用的《数九歌》很简单,比较容易记。“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也有些历史,从清朝就开始了,它生动地记录了从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包括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其中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就印证了“三九严寒”之酷冷。
现代社会,除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有时候会念诵着 《数九歌》外,大部分人都不会念了。更有甚者压根儿就不知道《数九歌》是何物?实为遗憾。其实,《数九歌》是农耕社会的产物,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种口头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民间口口相传。它是古人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态反映和天气征兆的经验总结,具有相当大的科学性,至今仍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生活安排起着较好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