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飞的头像

肖飞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4/26
分享

常怀凯风之思

某个清风皓月的夜晚,吾辈结束了一个应酬,开车回家途中,在车上欣赏到某个电台的音乐配诗节目,其中一首《国风·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朗诵者深情并茂,富有穿透力的朗读声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对这首诗并不陌生,早年就曾经熟读过,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回到家中,从书房里找到《诗经》,摸仿电台里的那个朗诵者,自然而然地朗读起来。这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深感自责的诗。全诗四章,每章四句。诗人在夏日感受到温暖的南方的吹拂,看到枣树在吹拂中发芽生长,联想到母亲养育儿女的辛劳,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各章前二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设喻贴切,用字工稳。此诗以凯风吹彼棘心开篇,把母亲的抚育比作温暖的南风,把自己弟兄们小时候比作酸枣树的嫩芽,“丛生的”小嫩芽之所以能够健康成长,全是母亲大人辛勤哺育的功劳。七个儿子一个一个长大成人(材)了,母亲的大恩大德,堪称圣善,儿子却是不孝儿,这就是自责自称,总嫌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与母亲的养育之恩相比,还差得很远很远,无以为报。

我每一次在读这首歌颂母亲的诗时,似乎都会有一种酸涩的情绪萦绕心头。凯风寒泉之思,写的是儿子感念母亲的恩情。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因为此诗,“凯风”具有了人子思母孝亲的特定含义。古乐府《长歌行》为游子颂母之作,诗云:“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命意遣辞全出于《邶风·凯风》。唐孟郊的五言古诗《游子吟》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实际上也是脱胎于《邶风·凯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两句。蒋立甫指出:“六朝以前的人替妇女作的挽词、诔文,甚至皇帝下的诏书,都常用‘凯风’‘寒泉’这个典故来代表母爱,直到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中,还有‘凯风吹尽棘有薪’的句子。”后人对此诗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宋代朱熹《诗集传》:“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其子作此诗,以凯风比母,棘心比子之幼时,盖曰:母生众子,幼而育之,其劬劳甚矣,本其始而言,以起自责之端也。”明代钟惺《评点诗经》:“棘心、棘薪,易一字而意各入妙。用笔之工若此。”清代刘沅《诗经恒解》:“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

从“我无令人”来看,是作者自述其虽然兄弟众多,却无法让母亲过上好的生活。我无令人,即我非令人,是作者自责的诗。尽管当时的场景无法还原,但仍可以作合理推测,那就是七子都是生活还可以的人,却无法宽慰母亲,这就不是不想了,而是不能了。在寻常人家,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发生母在而不能养的情况,只有诸侯之家。即母氏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而导致儿子们无法去接近她。因此,本诗很可能是一篇政治讽刺诗。不管他是什么诗,但有一点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子女对自己母亲的关爱,远不如母亲对对子女的爱,起码一点是没有那么无私,没有那么深情。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母爱往往是从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的,它不需要什么感人的言语装饰。我们从呱呱坠地后,最先会说的两个字是“妈妈”,而孩子却是女人一辈子最不能割舍的牵挂。母亲的爱是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母爱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母爱如水,延绵不绝,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深深地浸透在每一份思念,每一份叮咛,甚至是每一道目光中,给你失落的拥抱。她的爱没有隆重的形式,没有华丽的包装,在生活的长卷中,如水一样溢满生活的空隙,无色无味,无影无踪。我们常常在拥有时习以为常,在享受时无动于衷。

    当我读到“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母氏圣善,我无令人。”这些诗句时,我自然会联想到“三迁择邻”、“断机教子”“陶母教子”"岳母刺字"“五子登科”“孟母三迁”等故事。特别是我小时候父亲同我讲的“陶母教子”和“画荻教子”故事,使我终身受益。

晋代著名大将军陶侃的母亲湛氏,后人习惯尊称她为“陶母”。陶侃因年幼丧父,家贫无所依托,湛氏只好携陶侃回娘家。陶母即以纺织谋生养子,供陶侃读书。湛氏家教严谨,教子惜阴读书,树建功立业之志,还以忠顺勤俭为美德熏陶其子。为此,小小陶侃总以清贫为乐,发愤进取,自幼伴母夜织而读书,闻鸡鸣而劳作。因此,陶侃读书万卷,精通兵法,被其父好友太守范逵荐为县令,直至任长吏、太尉、都督大将军、封长沙郡公,为国为民,清正廉洁。陶侃为县令时,曾送一坛干鱼给母亲,湛氏收到后,立即书信一封,连同一坛干鱼,命其来差带走,退回干鱼。信中义正词严斥责儿子,告诫他不可受别人之礼,应如数退还其人。有一次,正值下大雪范逵骑马来访陶侃。湛氏见家中无草喂马,便从床上抽下卧垫禾草,切碎喂马;又悄悄把头上的长发剪下卖与店人,换回酒菜,热情款待客人。范逵听街坊邻人道出真情后,赞叹说:“没有这样的母亲教育不出这样的孩子啊!”陶母教子的事迹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官吏舒元舆路过陶母墓时,想到历来教子,母亲常偏于恩慈而威严不足,所以孩子不服管教,容易滋生骄气,而陶母与孟母一样,采取恩威并用的方法,使家训获得成功。他有感于此,写了《陶母坟版文》,指出陶母是教子的楷模,“可以卓往赫来,为千万年光”。

    北宋时期,有一个人叫欧阳修,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他的母亲郑氏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他通过刻苦的学习,后来成为了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人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句话的确不假,如果没有当年郑氏的“画荻教子”,哪有后来蜚声文坛、千古留芳的一代文豪欧阳修呢?欧阳修的成才,对其母亲郑氏的辛劳和良心用苦,是一种宽慰,也是一种感念母恩的最好方式。同样,也给我们带来启迪: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有所成就。一个人在年幼时家境不好,表面看上去是悲惨的,但对于有志气的孩子来说却不见得是一个坏事。因为家境的窘迫会使孩子较早地品尝世态炎凉和生活艰辛,促使孩子早懂事,早立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现实看,一些富足人家的子弟因为眼前吃不愁、穿不愁,倒是少了许多学习的动力,使将来有所成就缺少了思想和性格基础。

大道无形,大爱无音。“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合并为‘凯心’,实在是‘开心’之说的起始之渊。母亲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随即我们便有了生命,有了生存的寄托。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母亲的罗嗦与唠叨也开始厌烦了。然而,当你以一个有理方呵斥母亲时,你曾作何感想?母亲倾注了半生的精力来哺育你、教导你,至死方休,如果在她年迈时,你不孝敬她,反而对她不理不管、大发雷霆,她会有多么地伤心、绝望啊。哪个母亲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个母亲会对自己的孩子索要什么回报?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辜负你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听到最多的宽慰,也大多是来自母亲。

感应之道,关乎人情,人之常情的学问有多大?孔子说,唯圣人能耕人情之田。情爱之花,只是人情田野上千万朵梨花之中的一朵。在人生崎岖坎坷的旅途上,是谁给予你最真诚、最亲切的关爱,是谁对你嘘寒问暖,时刻给予你无私的奉献;是谁不知疲倦地教导着你为人处世的道理;是谁为了你的琐事而烦恼?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的母亲。母爱是无私的,是永不停息的。没有一位母亲是不爱自己的子女的。母亲的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句平常的问候,都是母亲最生动的爱的演绎和诠释。母爱,是我们生命中最真挚、最难以割舍的感情。

  《国风·邶风·凯风》这首诗开了描写母子之情的先河,感人至深。清人《围炉夜话》中有一句话说:“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民族的一种理念与精神,是我们为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社会责任意识的源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产生,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於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孝道是中国几千年来最推崇的民族文化精髓。道家《庄子·天运》孝的观念,“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道家是不太谈孝道的,因为孝顺是社会上明确的规范,而道家宣传的是化解社会压力,但事实上庄子对于孝道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孝顺是必须的,不能选择的,在庄子眼中孝顺分成6个层次,一层比一层境界高。我们从庄子逍遥的思想里面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孝。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顺父母是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父母恩德重如山,知恩报恩不忘本。让我们记住:百善孝为先,常在心里念。常怀凯风之思,感念母爱母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