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冀望结晶成形,读书能驱除生命中的寂寞辰光,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简言之,读书就是借助别人的工具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达致缩减缺点发展优点的目的。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为了能增加自己的精神财富,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己的能力,掌握一切有关的资料和前人的思想成果,总是要读大量的书的。但是,读书是一种学问,读深邃的书是一门技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浩如烟海、知识信息更新频繁的今天,我们怎么读书,读什么书才能让我们更大意义上去汲取知识的养分,快速登上人类进步的阶梯呢?一个人在读这些书的时候,不是也不可能是“一视同仁”地去读,而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窃认为,大体上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观其大意”,一种是“详细品读,得其要领”。前一种读书,是“略读”,后一种读书,是“精读”。略读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但读书的效果要差一些,精读要花的时间长一点,但效果好得多。但不论是“略读”还是精读,都十分重要,读书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采取这种方式读书,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为“精读”作准备。在确定某一本书需要“精读”之前,首先就得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基本内容甚至章节的安排,摸一个底,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下一步在“精读”时作深入的钻研。其二是在深层次地读某本书时,会遇到不少的问题,这除了要认真思考之外,还需要找一些与此问题相关联的书籍参考。这些参考书,由于其作用仅仅是参考之用,目的是为了加深对被“精读”也即主要读的书籍之书的理解,找到问题的答应。为此,没有必要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读它。其三是略读或者是粗读,都是为了开拓眼界和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尽可能在短期内多读一点书。“略读”只不过是相对“精读而言,与“精读”相比,虽然要求不高,目的不一样,但绝对不是在读书时,不加思索、不动脑筋地“走马观花”。如果是“走马观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等于“白读”,没有什么效果。
精读,也叫“细读”,它的要求比“略读高得多,是“详细品读,得其要领”。古人读书很认真,也有很多体会。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精读”的十字真言。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还有一句老话说“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元代程端礼著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里说得更具体:每大段中必分作细段,每细段必看读百遍,背诵百遍,又通背读二三十遍,以达到“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的谙熟境界。
通过对古人读书方法和体会的研究,我理解,读书就是要讲究精读,讲究由表及里和去芜存精地读,读细、读透、读懂了,才可能有去伪存真和由此及彼的理解,才可能有某种领悟或启迪。对此,我深有体会。读一本好书,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精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这实则是大大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惟有这样“精读”,从篇章结构到段落区分及词语使用都要深切领会,从语言到情节,从论据到论点,从思想到文采,从思维方式到行文风格……,才能深得书中之精髓,才能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创造力,变别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才读得实在,读得香甜,读得有长进,有收获。而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仅读读那些饭后茶余作为消遣的东西倒也无妨,而从学习角度讲,我觉得实不可取,静心精读才是读书学习的好方法。
当然,精读,既要有宁静的心境,也要有一定时间的保证,因为心情浮躁、有杂念,心猿意马,就会神荡不收,难以沉潜入书,自然难有所得。还有就是“精读”的书籍要看对象,大千世界,书籍浩如烟海,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对所读之书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如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精读这种方法。比如看理论专著的时候,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断上,如第一章4000字,第二章3000字,旁征博引,脉络庞杂,阅读的时候就找一些类似总结的句子(指示词:总之,所以,因此等等),做批注或划线,之后继续搜寻。所以读理论专著(特别是翻译论著)时应该像个侦探,抽茧剥丝,山重水复,找出线索,进行整合,抓住凶手……啊不,找出论点和结论。所以为了这个目的,就不要管他的行文啦段落啦甚至各种例子,理解精髓就好了,重点在这些东西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意图。
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就要把各个时期所有的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都当做读过的书,重新读。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书里的情节所左右,才能真真切切进入那个梦境而不是急于在梦境里找到出口。一般来说读书心态就两种,一个是惧怕,一个是着魔,两个都容易使读书活动本身变成一件事倍功半的事儿。所以读书心态首先的调整好,比如你看鲁迅先生的作品,你就得把鲁迅先生当一个老朋友,你知道他的故事的谜底,但要享受他的叙说的过程。简言之,最好的阅读是一种整体性的阅读,不为语句所羁绊,也不囫囵吞枣。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关于“精读”,历史上有许多文豪学者的方法值得借鉴。如孔丘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王充的“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朱熹的“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
我很欣赏鲁迅先生的“精读”方式。鲁迅读书,弥漫开放,精骛八极,而善于收束聚集。他对中外典籍的精神、心境、情趣之领略重于资料的积累。观其钞古碑,可知心情之郁积;观其日记购书单,于美术史之覃思精研,开掘之深,涉足之广,即令专业美术史家,也当咋舌敛手。他的知识藤蔓构架迁延广大,思想之停蓄因此稳当厚重。那的确是一种弥漫,不是扬琴的颗粒状,不是提琴的收束,而是像手风琴一样的弥漫。鲁迅先生读书有“跳读”法。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我认为,读书要有“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这是一种好方法。只有边看、边诵、边写、边想,才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大文豪鲁迅先生把上面的“四到”,再加上一个“脑到”,归结为“五用”。特别强调,不仅要用“心”记,更要用“脑”思索,善于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勇于创造。这种“眼、口、手、心、脑”五到的提法更全面,收益更为显著,成为读书要诀。
读书的要义就是进修自己的品性,以便在人海里鼓帆前行。如果博览了群书而不去实践,那只是在无涯的知识的海洋里拥有了古今中外的智者的思想之船,这就是说,如果不张开自己的心帆,仍是不能到达心之所想的目的地的。读书,重在感悟,悟出道理,学成明智。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以书为友,多读书,常读书,总有好处。这些真理永远不会被岁月的屐痕所泯灭,反而随着人们读书实践的深化和读书经验的积累,迸发出更为耀眼的火花。即使到了今天电子读物琳琅满目的时代,“开卷有益”依然如故,因为书海永远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
人类社会进步很快,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我们需要读很多书。会读书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略读”和“精读”,读书的形式方法尽管不同,但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达到学为所用增强自身的目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殊途同归”。如果只是为了略读而略读,为精读而精读,光讲形式,不讲实际,那便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这样的话,略读也好,精读也罢,就都失去了意义。“略读”和“精读”,这两种读书的方式,也只是让阅读有更好的效果,但并不等于有更好的收获。自己看书的时候必然有被震撼的地方,为什么震撼,又震撼了你什么,他人的经验融入自己的生活转化为自己的经验,这才是读书真正的目的嘛。学以致用,纵是大家洋洋洒洒千言,没有契合自己心灵的地方,也没用。读书重在想,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哪怕是错的,哪怕觉得很可笑,变成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