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有点空地,太太每年都会种植一些蔬菜,如丝瓜、生姜、红薯、雪皮菜等等。我琢磨着,年年都种同一样的蔬菜,没有什么新意,能否换些品种?比喻将丝瓜改为冬瓜,将红薯改为辣椒什么的。还没有等我开口同太太说这件事时,就被自己给否定了。
原因是种丝瓜和红薯占地面积小,这两种作物都是爬行类植物,丝瓜往高空攀爬,红薯往地上爬行。如果是种植冬瓜和辣椒就占地比较大,冬瓜长得很大,体重可达几十斤要搭瓜棚。而丝瓜不要,它很小,只有几斤重,在它旁边插几根竹竿,再在竹竿上吊一根绳子连接到附近的树枝上即可。辣椒要往上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而红薯往地上爬行,对阳光的要求比辣椒要低一些。
为什么我会想起在院子里种冬瓜?冬瓜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夏季清热解暑的好蔬菜、好食材。但这还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童年时在外公家那些瓜事难以忘怀。
外公家拥有一个独立的大院,但这个大院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不一样,与外界隔开的不是砖头围墙,而是一种独特的四季常青植物围墙。这些植物主要是竹子,还有一些古树。竹子长得密密麻麻,几乎没有什么空隙,还有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粗藤缠绕,人如果不从正门进入院子里,试图从植物围墙进入是很难的,当然如果是借助柴刀等工具也还是可以强行进入的。
外公和他家的先辈们是很勤劳的。院子里种有许多树木,有果树和非果树。每到种瓜的时节,外公与后外婆他们便在前院的一块空地上种上几株冬瓜。有的年份种两次冬瓜,春季一次,秋季一次。春植生长期长,结瓜迟,瓜形大,宜单行植。秋植生长期短,结瓜早,瓜型较细。外公先是在他前院的这块空地上挖几个坑,撒下冬瓜种子,过不了几天,冬瓜苗发出嫩绿的新叶,后来渐渐变绿,遮盖了渐渐发黄退去的老叶。
有一天,下起了小雨,小雨过后,我发现冬瓜苗渐渐拉长,外公就在冬瓜苗旁边插上几根竹子,小瓜苗慢慢长出细丝,细丝卷住了竹子,隔一片叶子,就长出一根细丝,牢牢地抓住竹子,这一根根细丝就是瓜苗的手和脚,冬瓜秧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缓苗时,即当冬瓜瓜苗长到1米左右时,外公便会进行搭架引蔓上架。他用毛竹搭成2米高的水平棚架,几个棚架需要毛竹几十根。棚架搭好后,过几天,外公将那些牢牢抓住竹子的冬瓜蔓开始引蔓上架。上架前,他先盘蔓,盘蔓、绑蔓是个技术活,外公很认真地操弄着。瓜架上的竹竿成纵横交错状态,他想方设法使瓜着生在纵杆与横杆交叉处,外公他说这便于吊瓜。并用剪刀将2米以下的侧枝全部打掉。这样做能充分利用瓜架空间,缩小占地面积,增加通风透光,提高冬瓜产量。搭架引蔓上架工序完成后,外公他还会在需要时调整瓜藤走向,促使瓜蔓在架上合理分布。
这几株冬瓜,由于管理措施得当,营养充足,它们那嫩绿的枝叶、乳黄的花朵、长长的藤蔓、绒绒的幼瓜……无不呈现出生机盎然、天天向上的景象。当冬瓜蔓爬上棚架上后,起先每条冬瓜滕上开出了数朵黄色的花,它们的形状像几朵小喇叭,很好看。不经意间,黄花凋谢了,竟结出数十个青色的小冬瓜。每个冬瓜的白色尾部都有一个个没有脱落的小花,它已经枯萎了,摸上去脆脆的,好像马上要脱落的一样。冬瓜渐渐变大,呈淡白色,上面好像抹着一层面粉。但冬瓜身上并不是光滑的,而是长着许多小绒毛。放眼望去,满眼尽是绿色,一个个浑身长着白毛的黑皮冬瓜像列队的士兵缀满棚架,一派丰收的景象。
有一次,我与表哥前往外公前院的鱼塘采摘芙蓉花,经过冬瓜棚,似乎闻到了冬瓜青色淡烟一样的清新味儿。啊,好香!我的鼻子实在抵挡不住那淡香的诱惑。于是,傻乎乎地将鼻子紧贴在冬瓜上猛吸,直到表哥叫我,我才发现自己的鼻子被压得塌红塌红的,冬瓜上几根小绒毛还粘在我鼻子上,弄得我直打了好几个喷嚏。
一段时间之后,冬瓜的藤蔓爬满了整个瓜架,几乎把前院子围成了一个大帐篷。人们一进前院便进入了冬瓜的“世界”。满院子冬瓜如果不小心的话便会走一步撞一下头。我与小舅舅的几个小孩时常在里面玩耍,做游戏,抓“特务”等,经常碰撞冬瓜。由此会遭来外公与后外婆的训斥或警告。
冬瓜成熟期,其上面那些小绒毛变成了一些细小的刺,扎手。为此,外公时常会提醒我,说:“冬瓜身上是有刺的,你要小心,不要随便去摸。”可是,有时候我又忍不住,硬是要去摸一下,其结果是又痒又痛。
外公家周边有许多工矿区,他栽种的冬瓜产量高,太多,家人吃不完,为此,相当一部分的冬瓜便卖给了工矿区的矿工。价格很便宜,每斤五分钱。一个冬瓜小的有十来斤,大的有几十斤,每年他家卖冬瓜也能赚几十元,引来不少村民羡慕的眼光。
我九岁那年的春节,父母带着我们几姊妹去外公家拜年,我们在外公家小住了几天,临返回时,外公拿出一包冬瓜种子给我母亲说“冬瓜易种且又是高产瓜类蔬菜作物,你们家在自留地里也种点冬瓜,既可当蔬菜充饥,也可以拿到市场上换钱。”母亲接过外公给的冬瓜种子,带回家,春分前后便分别种在几块自留地里。那年,冬瓜大丰收,一部分母亲拿到农贸市场上出售,换点钱补贴家用,另一部分则贮存备作菜蔬,我们一直吃到次年的“毫月”,也即农历二、三月。
冬瓜的模样和功能,这使我想起了南宋名臣、诗人郑清之的《冬瓜》诗,“剪剪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身。生来笼统君休笑,腹裹能容数百人。”晨风中摇摆不定的黄花,清莹透着露珠的瓜叶和披着白霜的瓜皮。其体型独特,大家不要取笑,因为冬瓜体大,腹内籽多,有容“人”之量。这首诗通过描写“冬瓜”的外貌,衬托出冬瓜内在的特质:安详、从容、大度。我意想不到,冬瓜,这个老百姓菜谱中的普通瓜菜还有这种特质,实让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