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飞的头像

肖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26
分享

炊烟袅袅生梦情

十多岁时,我还是一个少年,背着行囊,告别父老乡亲,也告别了家乡的袅袅炊烟,去远方的城市求学。屈指一数,至今离家已有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时间,我也经常回老家看看。每次回家,看见那从屋顶的烟囱里飘出的袅袅炊烟,都会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还会油然而生一种梦情。

炊烟袅袅,萦绕着我的整个童年。

袅袅炊烟,是乡村灵气生机的标志,也是乡村最原始最古朴的一道风景。老家位于湘南十八都盆地,古时叫申明洲。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将村子分为上头衔与下头衔。另一条稍微大点的河流则绕村而过,这是我们童年嬉水抓鱼的去处。村子里的女人们在这两条小河里洗衣洗菜,为家中的炊烟袅袅准备着。

早晨,或是黄昏,家家锅碗瓢盆响,户户厨室飘清香。袅袅炊烟带着它特有的灵性从村庄的房顶屋脊冒出来,包裹着老屋、树木,一团团,一缕缕。时而笔直如柱,时而飘飘渺渺。那轻轻白烟从出口笔直的升起来,直到离开烟囱有一米多高才顺着微风的下方斜斜的拖出来一条长长的尾巴,像一条女人的辫子轻轻柔柔婷婷嫋嫋的。炊烟像一支画笔,蘸着朝霞,蘸着夕阳的余辉把乡村的早晚点染。偶尔一阵风过,那烟散了也乱了。散乱在农家的房前屋后,散乱在林间树梢。散乱的炊烟犹如画布上的泼墨,淡淡然然如纱,轻轻悄悄似雾。

朝霞晨雾醉旷野,晚云轻烟迷乡村。每次见到炊烟升起总是感到无限的温暖,心里也踏实了不少,知道家中还有饭吃……

每次炊烟慢慢消散后,母亲那“吃饭了,吃饭了”的呼喊声是那样的动听。实在是还没有听过如此美妙的天籁,比平时那充满慈母关怀的唠叨更平添了几分舒心与感动,让人禁不住要冲向那炊烟生起的地方,冲向那生起炊烟人的怀中。在外面风野够了的我们这些玩伴们,在母亲的呼唤下,循着炊烟的轨迹,个个奔回家里吃饭。

清晨,缕缕炊烟袅娜在村庄的额头,那是初醒的小村脱去轻纱般的睡衣,在原野里露出的淡蓝色希望,是大地饱含的浓郁、深厚的恩情,是母亲的辛劳、父亲的爽朗。午间,缕缕轻烟飘向蔚蓝的天空,那是在田野里割猪草的我感受到到的悠悠温馨。傍晚,夕阳西下,黄昏降临,村庄四处弥散着柴草燃烧而生发出的炊烟,村子里也渐渐热腾起来,鸡鸣狗叫,加上牛的哞哞声,有高有低,有远有近,轻柔无骨,风情万种。炊烟在乡野之间、在绿树掩映之中,给村庄抹上了一层朦胧的韵味……村庄显得生机盎然。人和自然融合为一体,写意,迷离,变幻,令人陶醉。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见散落在大自然各处农舍飘出的袅袅炊烟,心似可卸下万千包袱,将身上的行囊轻轻地交付给脱尘的山水,一路走,一路停。面对空谷、溪流,面对山花、野草、翠竹,悠然地唱起歌对,甚至流下坦荡的泪水。此时,在恬静中感受天地自然的天籁之美,人世间仿佛已抹去生活历程的苦难与艰辛,感受着这方水土千百年来流传的风土人情及悲欢离合。

人的一生也许就像那袅袅炊烟,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飘散出去。有的人是为了寻找蓝天,于是他飘到了上空。有的人是为了寻找那深扎的跟,于是他沉了地里。飘上天的有一天成了美丽的白云,多姿多彩。沉入地的结出了果实,沉沉甸甸。有一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云化成甘甜的雨滴,果实被那勤劳的手摘下。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也许某天,我们还是会飘散,但我们总记得有一种方式可以回到那最初的地方。

吾辈离乡几十年,可总有一缕炊烟在脑海中舞动,似一首行云流水低吟的诗,从窖藏的记忆里打捞出来。那颗漂泊在外的心,忽然寻到了根的方向。

留恋从农舍屋顶里飘着柴香味的袅袅炊烟,留恋纯朴美好的乡村,留恋大自然的美景,这是我们这些追求过繁华都市生活的人的一种现代情节。工业化、城市化与人类对利益的过分追求,已破坏了太多的自然环境,散落在大自然中的乡村农舍,虽然有一部分被“都市化”了,但大部分仍旧在平淡中坚守,在淳朴中不凡。犹如一坛醇厚的酒,隐藏岁月的沧桑,远离喧哗而静默,不奢望外界的风生云起会对它平静的生活带来怎样不切实际的转变。偶尔有远方客人来,乡村农舍,它总能用醇浓的乡情迎接你。那炊烟,对你唅喧、对你微笑,真挚含情。

从古至今,从北到南,无论何时何地,伴随一缕炊烟升腾,裹挟着人们多少复杂的情感。人与故土,彼此相异,却又相互牵连,是炊烟摇曳,激起心中乡情的涟漪。袅袅炊烟,是人间烟火。袅袅炊烟,是远方游子的梦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