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飞的头像

肖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0/05
分享

村子里的古戏台

不知道是不是年纪越大越容易怀旧之缘故,我与家乡村子里的古戏台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愫。每次返乡,我都会走进村头的将军庙广场,感悟一下几十年前看戏的情景。望着那已经消失了半个世纪古戏台的原址,心感无比惆怅。

吾辈少小离家,一晃就是四十多年,家乡的古戏台始终是我一个挥之不去的乡愁。虽然已经消失了很多年,但儿时所见的古戏台,仍旧历历在目。据说,这座古戏台建于明末清初,具体年代无法考证。其间经历过数次维修。家乡申明亭,古时称申明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

父亲告诉我,老家很多村民的先民是从江西、江苏一带迁徙过来的。为此,家乡的古戏台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保持湘南建筑风格的同时,较多地继承和发展了宋代以来江南的地方做法,颇有江南浪漫的气息。戏台背靠观音桥,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庄重中透着秀逸。梁柱之间的雀替均为精致的木雕。古戏台台基为砖石筑砌,左有石砌阶梯。戏台分前、后台,前台为唱戏舞台用,后台为演员化妆和住宿用。雕花矮窗,前部是戏台,正对将军庙广场。古戏台有演员出入的通道,叫“出将”、“入相”。戏台两边的台柱都有对联,正中上方悬有横额。古代没有麦克风和音箱,戏曲演出的音响效果靠戏台上方的“藻井”起作用。戏台内顶穹窿藻井,雕梁画栋,精雕细刻,匠心独运。屋面歇山顶,上盖筒瓦,各脊上砖雕人物塑像,造型精美,形态逼真。

“一声古尽秋江月,万舞齐开玉树花。”戏台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制,更是一方文化展台。湘南地区在历史上多次大的移民潮中成为重要的移民接纳地,大量北方移民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尚读的风气。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湘南深厚的传统文化对承载教化功能的家乡古戏台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老家申明亭村,毗邻资兴市,属永兴县管辖。境内流行木偶戏、昆剧、祁剧、湘剧、花灯小调、皮影等湘南地区剧种。逢年过节,或是为预祝和庆祝丰收,每年开镰和秋收之时,村里都会邀请戏班来此唱戏,邻村男女老少也都来看戏,多时有三、四百人,锣鼓喧天,丝竹盈耳,多少波澜壮阔、哀婉缠绵、忠孝节义的故事在这里粉墨登场,剧情曲折委婉,演员水袖轻舞,观众如痴似醉,喝彩声、掌声连绵不断,热闹时连演几夜,邻村上了年岁的老人干脆就住在他们村。如今许多村民仍记得演出的剧目名称如《玉堂春》、《辕门斩子》、《一天太守》、《击鼓骂曹》、《穆桂英挂帅》等。

建在村落当头,聚拢家家户户。每逢开台演戏,村子里便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宰猪杀鸡,买菜置酒,摆起流水席。村坊里终日炊烟不断,终日锣鼓不断,终日笑声不断。“操台”锣鼓一响,乡民们便扶老携幼,呼朋唤友,三乡五里的亲朋好友都要请来做客看戏。大家早早地来到了戏台下。曲调虽然是地方小调,但那质朴、纯真地情韵却也教人回肠荡气。一次演出的时间三五天不等。演出活动夜以继日,村民看戏如醉如痴。凡上点年纪的人无不谙熟剧情,唱做念打,心中有度。

村子里的这个古戏台,平时是小孩子们捉迷藏、玩游戏的好地方。一旦有什么节目上演,又是孩子们愉悦欢乐的好场所。尽管我们这群小孩不能真正看懂台上表演的戏曲节目,但对唱戏这样的事情总是满怀好奇与期待,早早便把家里长板凳搬到戏台子前占好位子。在精神文化贫瘠的农村,无论台上唱着什么,台子下面总是人头攒动。曾记得,有一次,我与一个小伙伴,偷偷地溜到后台,看旦角们弄妆、听琴师们调弦。没人顾得上理会两个小男孩的好奇心。这些演员台上几分钟,台下几年功。在戏台上什么管弦吱呀,丝竹悠扬,嘈嘈切切,上演一场场好戏,给观众带来不少的乐趣,看似很风光风。可是,戏外的她们,风里来雨里去,正在为演绎别人的故事做铺垫,付出了行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那年的春节,村子里的这个古戏台上,戏剧《穆桂英挂帅》演得正精彩。“猛听得金鼓响号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扮演穆桂英的村民曲词纯熟,动静有度。接着又是一阵打斗的动作,引得台下掌声雷动,我也跟着鼓掌。坐在我旁边的一位老大爷见到我这么使劲地鼓掌,他问我“你看得懂吗?”我摇摇头回答说“看不懂”,“看不懂你还鼓掌”“我见你们鼓掌就跟着鼓掌。”引得这位老大爷哈哈大笑。其实,大部分小孩跟我一样,是看不懂戏里的内容,但是只要戏台上有打斗的场景,特别是有武生连续空翻跟头就会跟着大人们一起鼓掌,至于演员唱得很投入咿咿呀呀的唱戏,是根本听不懂的。

还有一次,村里不知道是从哪里请来了一个专业戏班子,表演清代花部乱弹作品昆剧《玉堂春》,随着密匝匝的锣鼓点儿,正一阵阵响得紧。扮演苏三的美娇娘,十分好看,一张粉白里透着嫣红的俏脸上,一双细长的丹凤俊眼,她身穿一件青色的罗裙,挥舞着长长的水袖,步步生莲,左顾右盼,波光流转,好似于人山人海中呼啦啦浮出了一座春天的花园,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令人眼花缭乱,真有说不出的风流缱绻。她一出场,就引来了一阵掌声和尖叫声,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小伙子,他们更是激动不已,仿佛是见到仙女下凡。美娇娘咿咿呀呀、幽幽咽咽地唱着、诉着,让观众只觉耳畔有流莺啼转、泉水叮咚,无比的曼妙动听。

我最后一次在村里观看古戏台表演的节目,是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由于年幼,当年我还无法理解《红灯记》的内容,只是记住了李玉和、铁梅、李奶奶和磨刀人这些英雄人物,也记住了王连举、鸠山这些反面人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剧中的“痛说革命家史”等经典唱段,但对故事所要表达革命道理的还谈不上认识与理解。

随着文革形势的变化,乡村大地便席卷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破四旧”(旧文化、旧思想、旧习惯、旧风俗)之风。家乡的古戏台,也难逃厄运,被人夷为平地,在它的原址上,有人建了一栋房子。

古戏台作为传统戏曲的载体,联系着我国古代多种多样的宗教习俗和戏曲民俗,古戏台是乡土社会的大学堂,体现着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绚丽和辉煌。古代乡村精神文化生活缺乏,古戏台成为娱乐教化的重要场所,也曾经是村民的精神家园,它承载着历史生活与戏曲演绎的悲欢离合,传承着精神的力量。如今戏台渐渐退出历史,或废弃拆除,或淡出人们的视线,已经失去它最初的功能,成为供人们瞻仰的历史遗存,但它遗存的斑驳彩绘,风化的木雕和沧桑的瓦片依然诉说着历史,见证着多个时代的记忆以及诸多戏剧人物的背影。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家乡的古戏台,村民曾经的精神家园。从繁华到落寞,历经数百年,最后在文革中期被人拆除,昭示着人世间的沧桑和变迁。家乡的古戏台,是古老村庄最热闹的地方,是我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也是游子永远的乡愁与眺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