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几位朋友前来吾舍拜访,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参观我的书房,其中有一位朋友不但是第二次来,这次还将其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也一同带过来了。对此,我还真有点不解,朋友解释说:“让我的儿子也来感受一下你这个诱人的精神家园。”
曾记得三年前,这位朋友来到我的一个比较大的书房里参观,当他走进书房,用目光扫视完书架上的各种书籍后,说了一句发自内心深处的肺腹之言:“没有比你这个书房更好的去处了,这才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他还开玩笑说,“大哥,我能不能在你的书房里呆上两、三天,吃就给点面包和茶水就行了,至于睡觉你就提供一张草席即可,我将草席铺在书房里的木地板上就可以当一张床。”由此看来,我的书房在这位朋友的眼里太有诱惑力,似乎真的成了他的好去处。
这位两次来参观我的书房的朋友,的确是一个爱读书之人,对他的那句感言“没有比你这个书房更好的去处了,书房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我也有同感。书房,一个阅读、思考、独处的好去处,也是一个人气质养成的地方。在读书人的心目中,书房是“洞天别地”,是一处安妥身体和灵魂的所在。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任何作家都需要为自己筑造一个心灵的单间。”而书房,正与这个心灵单间相对应。灵魂需要一间书房,人们通过读书,能够洗涤人生的旅途中,身上带来的那些仆仆风尘。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处书房,读书人随时可以把风雨喧嚣隔在窗外,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享受一个人独处时的孤独的快乐。真正感受到书房就是我的精神家园。
大千世界,红尘滚滚,对人们的诱惑实在是太多。金钱美女、升官发财、逍遥嫖赌等等。如果能在各种诱惑的大千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书房应该是最好的去处。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静在屋外,也在屋内。书房因静而远。喧阗神气散,一静百慧生。无论外界如何喧哗,进入这个小小空间,宛如进入一片净土。书房,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应该有个书房,在这个世界里,你可以汲取历史的笔墨,恣意地挥洒,勾勒出你内心的形态。每当你踏入这个世界,仿佛在进门的一刹那,就已经卸掉了无形的生活枷锁,变得轻松自在。
古人觉得身入书房,心神俱静、陶冶性灵,如同斋戒一般。《书斋说》曰: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说文解字》中说:斋,洁也,即书斋有高洁清雅之意。从书房名号、整体布局到每个陈设的细节,古朴静雅的书架案台、木质镂花的门窗屏风,古朴生香的文玩雅件,每一处都烙上了主人的影子,染上了主人灵魂的馨香。书房讲究内敛。除了陈设至简,甚至还有许多文人刻意将其筑于山林水滨,或隐于郊野,独享人间清欢。东晋时,大诗人陶渊明,以山水田园间的几座草屋,作为自己的书房,他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唐朝,著名文学家刘禹锡,以最简朴的陋室作为自己的书房,他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宋诗人陆游也是如此,他的“老学庵”便筑于镜湖之滨,开门临水,启窗见山,心游神驰,好不自在:“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在古代文人眼中,书房既是追求仕途的起点,更是寻找自我的归途,它让人第一次沉下心来:袁宗道有“白苏斋”、唐伯虎有“梦墨堂”、张溥有“七录斋”、袁枚有“小仓山房”、蒲松龄有“聊斋”、梁启超有“饮冰室”。
现代著名评论家舒芜,书斋名“问天楼”,其实是间阴暗的地下室,老人苦中作乐的精神叫人钦佩;著名画家韩羽的“半橱书屋”,谦逊如此,实为楷模;著名翻译家姚以恩,在文章开篇即宣布:“我的藏书是我的最爱”,故而他的书斋大名为“藏心书屋”等等。这些书房都是寄托着主人志与情的灵魂之城。也可以这么说,书房就是主人人品的写照,亦是主人一生辛劳成果的记录,是其世界观、人生观的最好反映。书房里的每本书背后都有书房主人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或许是书摊上讨价还价的稚气少年,或许是入夜后秉烛的懵懂青年,或许是痴迷书海,不时拍案叫绝的中年,或许是抚摸书本,追寻往昔,感概万千的老年。每个时段都有书房主人的故事,都有其人生的感悟。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也是著名的藏书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和哲学家的诗人。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他的这句话将图书馆的魅力作了一个比较形象的概括。对于一个爱书的人、一个爱阅读的人来说,图书馆里有大量的宝藏,它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的很多奥秘,它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无比愉悦。在我看来图书馆太大,小小书房便足以抚慰我们疲惫的心。博尔赫斯受家庭熏陶,自幼热爱读书写作,很小就显露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文学才华。
外国人的书房大多以张扬个性为特色,博尔赫斯的书房,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北部的巴勒莫区塞拉诺大街(现改名为博尔赫斯大街)一幢高大宽敞、带有花园的两层楼房,博尔赫斯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父亲在这幢舒适的楼房里专辟了一间图书室,内藏大量的珍贵文学名著,博尔赫斯得以从祖母和英籍女教师那里听读欣赏,未几便自行埋首涉猎,乐此不疲。最后成为享誉世界的大文学家和诗人。
我年轻的时候,没有书房,心里总有一个企盼,企盼自己能早点有个书房,通过自身的努力,这个企盼我二十年之前就实现了,到目前为止已有三个大小不一的书房。尽管如此,随着书籍的不断增加,我的这几个书房又不够用了,只能是将部分书籍放在纸箱里了。有个书房,总是在不经意的细节里,打动着人心、惊艳了岁月、也温柔了时光。我这几间书房里,有一种以书为壁的庄严气氛。书架直达壁顶,一架架连过去、围起来,好像是一个精神堡垒。走进书房,就像走进了漫长的历史,鸟瞰着辽阔的世界,游弋于无数闪闪烁烁的智能星座之间。
每当我走进书房里,总觉得书房里装满了一室阳光,我掩起房门,不问世间俗事,不听蜚短流长,不追名逐利。只安心写字,静静读书,精心生活。每当我灵感匮乏时,在书房里撷取一片阳光,享受这精神家园的馈赠,让灵魂尽情飞舞。我愿流连其中,任岁月嬗递,任容颜老去。当我不思进取之时,便列一张生命的清单,问自己还有多少梦想未曾实现,鞭策自己人生苦短,不要蹉跎。不必忍受他人冷漠,不必看尽世态炎凉,用淡然的心情去领悟生活的真谛。
书房,是一个能让心居住的地方,能让心身自由的地方。书房里装满了各种书籍,书籍永远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学习永远是不过时的时尚。读书使人进步,读书使社会进步,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它是灵验的,像神一样灵验。人们通过不断阅读净化灵魂,提升自己。书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知识型的书,一类是安抚灵魂的书。其实这是最重要的书,灵魂如果安抚了,你生活在这个社会里,许多痛苦、烦恼、疾病都会随之解决,得到消除。一本本经典的书里,有很多我儿时没有实现的梦,美丽的文字,精美的图画,跳动的音符,总是让我的心里常常爆发出长久的感动,让我为那一幕幕的真情实感而沧桑和流泪。书里,也让我看到了一段段的希望和信念。
没有比书房更好的去处。书房虽小,但也是中华文化一个的传承点。“幽幽书香静心处”,“一缕书香压百香。”一间狭小的斗室,一个有书香气,让人静心修身的地方,坐拥满屋书香、墨香、茶香,实在有一种忘我的惬意。每当我有闲暇时间,我会很自然地走进我的书房。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人生至此,夫复何求?在书房里,我静静地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幸福时光,与成千上万个先贤前辈或者是知识文化名人对话、交流,获取了不少的精神食粮。在书房里,我还学会了随遇而安,懂得满足,收获幸福。其实,人都是自由的,读书更是自由的,忙碌、忧愁的时候都能够把许多的事情暂时放下,一头钻进书房,静心阅读,那种没有功利之争、不知疲惫之苦,自由的阅读,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
让人受益的书房,不该只是这样一座摆放着书籍的屋子,它应该是一间,让人的心灵,能够安居于此的地方。但凡能够让心灵安然居住的地方,也都是最好的书房。在书房里,让自己的灵魂有了归属,心也不再流浪。任风起雨落,任霜飞雪飘,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还可找寻溜走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