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飞的头像

肖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29
分享

板梁村访古

已亥年春节期间,我回老家给母亲拜年,除了陪同老母亲聊天、走亲访友之外,正月初四,还抽空去了一趟板梁村。说是游览,其实我除了游览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访古”。

板梁村离我老家不是太远,只有七十多公里路程。按照正常的车速,一个多小时便可以抵达。可是春节期间,车速是无法正常的,堵车是“常态化”,七十多公里路程,竟然走了三个多小时。我与家人一行,上午九点钟出发,到达板梁村时,已是中午十二点多,我们没有急于去吃中午饭,而是急于去村里“访古”。停车场除了湖南本省的车之外,还有许多外省车,如江西、湖北、北京、广东等地车,外省车当中又犹以广东深圳、东莞、广州车最多。我在停车场将车停顿好之后,大家就向村口走过去。进村要经过一座三孔九板跨度二十米的石板桥即接龙桥。接龙桥头设置了一个出入口,外地人平时买票进村,春节期间免费游览。可当我们要进村时,村口的一位年长的保安走过来阻止我们进村,说是要买门票。我们说看告示可以免费的,保安说那是指年初一,其他时段要买门票的。正当我们准备去售票处买门票时,保安又同我们说,“你们几个人,给一百元钱给我就可以了,我让你们进村。”家人准备同他论理,被我阻止。由于时间较紧,我们参观游览板梁村之后,还得赶去资兴同其他亲戚拜年,在门票问题上没有时间纠缠,我立马掏出一百元钱给保安,他立即放我们进村。

我们经过村口的这座三孔九板石板桥进入村落,九块的天然大石板,连接着桥的两端,这些天然的大石板上有各种凹凸不平的痕迹,这些痕迹代表了一个勤劳的村子人,把村子里面的东西带向外面。走在青石板上,底下是桥,旁边是栏杆,看流水潺潺,携带着偶尔飘落在上面的枯叶,流向远方。前面是幽静的古村,看着有一股亲切感。因为我的老家也是一个古村落,只不过是因为保护不当,绝大部分古建筑或自然倒塌或人为破坏掉了。而板梁村不同,保护得很好。青瓦灰墙,鹅卵小路,蜿蜒巷弄,清逸的古宅厅堂,宁静悠然,宛若一幅雅致的小水墨画,构建出一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色环境。板梁村历史久远,初建于宋末元初,强盛于明清时代,距今有六百多年历史,是原金陵县的重要集镇,也是桂阳、耒阳、常宁往返的商埠之地。古村奉行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青砖灰瓦掩映在自然山水中。整个古村占地三平方公里,背靠象岭平展延伸,依山就势,规模非常宏大,村前视野开阔,小河绕村而下,三大古祠村前排列,古驿道穿村而过,石板路连通大街小巷。村前有七层古塔,村内建有庙祠亭阁,旧私塾,还有古商街、古钱庄。板梁村家家户户石板路相连,连绵有十多公里长,意思把龙气接回家,村民房子也许差些但石板路绝对好。走进板梁村,我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闻到了昔日私塾响起的朗朗读书声,金陵古驿道上急促的马蹄声。还有中村里第一座钱庄,那清脆的铜钱声在青石板巷中回荡。仿佛见到板梁男子踏上从商之路,水上贸易随板溪河而来。整个板梁村,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安宁的生活图景,村民们悠闲地享受着得天独厚的古老村落带给他们的祥和安宁。

古村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宝塔、古井、石板路布局机巧,奇石异村令人叫绝,乡村古风别有洞天。古老的水沟,将村里人家的水导出去。自古有“雨雪出门不湿鞋,设客五十(桌)不出村”之称。足见当年繁华景象。从青石板上的凹痕,可见历史的久远和时间留下的痕迹,在时光里静静地沉淀出一种沧桑的质感。我在小巷,于脚底一寸寸地丈量时光,那份滞留于隔世古典气息里的不舍,直抵心脾。洗净历史沉积在废墟上的尘埃,从巷头到巷尾,从时光的隐密处,把或喜或悲的情绪放生,将世俗的心,沐浴在一片清莹里。

古村内至今仍保存了三百六十多栋完好无损的明清历史建筑,这些历千劫而不倒的古民居,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无论是它的水磨青砖,还是门当户对,或者是它的砖雕、石雕、木雕,其工艺都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各种石雕、砖雕样样齐全;人物、花鸟、山水栩栩如生,且栋于栋之间各不相同。尤以下片原清三品官员刘绍苏建居、中片刘绍连建居雕刻齐全、保存完好、美不胜收,为湘南地方所少见。一个图腾一个意境,一组雕刻一个故事,有待专家学者考究。板梁村分上、中、下三大房系,每房建有两进约一千多平方米的古厅,奇怪的是建造数百年来从不生蜘蛛网,世上少见,是建材原因还是建筑设计值得研究。有人认为板梁古村,因为有钱,所以该村的建筑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将中国古老的宗法仪式、儒学传统、风水观念、哲学意识、建筑技巧、生态原理等蕴藏其中;因为有达官贵人,所以该村落能历经千劫而不倒。我不完全赞同这种观点,但仔细想想,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传统的风水文化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村落前面的半月塘叫明塘,与风水对应,内设照壁,外修明塘,取“山旺人丁水旺财”之意。为什么要修成半圆形的呢?板梁祖先饱学周公礼仪,中庸之道,深谙“月满则亏,水满则盈”的哲理,所以告诫后裔永远谦和忍让,永不自满。在参观板梁三大古祠之一——润公厅之前,首先是看风水。风水是一种古文化,行家都说板梁的风水最绝。古代风水学最讲究的是坐地朝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坐西朝东,可板梁古村却坐东朝西,看似违背常规,但村落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向相合。我仔细地看了看整个布局,龙泉古庙是板梁最早期建筑,先有庙后建村。上庙是五步台阶,湘南古文化中台阶数是很有讲究的,都是用奇数,在卦相里奇数为乾,即为阳,偶数为坤,即为阴,阴是不用的。据老子道教理论:一为气、三为生、五为五行、金木水火土人生必需;七为齐全,九为最大数,九九归一,聚满再生。古祠背倚象山,前景开阔,远有奇峰来朝,近有秀案来贡,对面朝向横排三座山,纵排三座山,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山围成圆局,无峡谷凹风,无煞山冲击,瑞气祥和融融,所以说板梁风水绝佳。

我曾经在东南沿海一些地方看到过“望夫楼”,但在内陆地区建有“望夫楼”是十分罕见的。板梁村就有。在接龙桥的正前方的悬崖上,有一栋小巧而奇特的小楼,名曰“望夫楼”,登楼顶可望穿河溪和官道尽头。过去板梁是商埠之地,当年村子里面的男子,迫于生计在成年以后,都会跑到外面去做生意。自己的妻子在家里面日夜担心。当时的联系方式比较老旧,不像现在一样有电话,村子里面的妻子,当想念自己丈夫的时候,都会站在这个地方,看看自己丈夫走过的路,期盼着自己丈夫回来。说来也怪,商人们在家妻牵挂下都能平安归来,财源广进。为了感谢家妻们的牵挂之情,也为望夫妇女们遮阴挡雨,众商贾集资在望夫台盖了一栋塔形带平台的楼台,取名“望夫楼”。

板梁人杰地灵,是当地刘姓的主要开源地之一,六百多年前,板梁刘氏始祖、汉高祖刘邦之弟、楚王刘交的后裔——刘子芳在古老的龙泉庙旁落户。整个村子的人,据说都是汉武帝的后代。是全国唯一一家单亲衍生发展的古村落。据族谱记载,从板梁迁徙开发的刘姓村庄有四百多个,约八万多人。在历朝为官者数百人,历史底蕴厚重,传奇故事多多,是典型的湘南宗族聚落。村子里的板梁私塾虽然不大,但灵气不少。板梁先祖崇尚耕读传家,乡民们都尊重文化。我们看了村头的那所古学堂,为建村初期所建,里面天井内雕的鱼一看就是鱼跃龙门的意思。由于私塾是族办,族里的孩子都可以来读书。看来是教育有方,这里的“升学率”相当高,小小乡村明清时期考取功名的有几百人,更在湖南乡试中曾连续三年拔得头筹。入仕为官的也有上百人,清朝就有过三个三品官员,其中一个叫刘绍苏的故居一看就是豪宅。真是学而优则仕,当官就能住豪宅,古来如此。板梁村清代出了三个三品官就都读过这所私塾,清代湖南乡试连续三届第一名也出自这家私塾。开国大将黄克诚从板梁暴动走向革命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是重农轻商,厚文薄利,两者相克。而板梁却是例外,重教又重商,这与板梁的一度发达不无关系。板梁过去是古驿道必经之地,是湘江的终点,这种便利的位置在水路运输年代促使它成为商埠之地,板梁人也抓住了这一机遇。我们从保存下来的中村钱庄,从现存的商业街规模,从当年首富刘绍连的板梁第一豪宅,无不看到它的昔日繁华。

这里似乎什么都与“神”有关。不但有神龟、神树、神泉,还有神木。传说明朝永乐年间,承事郎刘润公返乡建古厅,当厅堂建筑即将完工张灯结彩准备上梁时,竟然不见了横梁。正忙乱之际,正巧河里漂来一根天然嵌合的神木,从此就取名板梁。我们看到的神龟是山坡上一块足有数吨重的天然巨石,状似龟山,占据着全村最好的方位,似乎有保护神的意思。神树是一棵长在山石上的千年古树,这树没皮,却很茂盛,连专家也搞不清叫什么,因为远看像大树坐在莲花上,当地人就叫莲花坐石金叶树。村里古泉很多,有什么双龙泉、韵泉、雷公泉等,有意思的是村民将出水口分别砌成了十个方形井口,每个井口又分为饮水、用水、玩水三格来用。这些泉神的是水量大(据说每分钟达十几立方米)水质也好,我尝了一下确实清凉带甜,难怪这里人长寿,据说现在已经用来生产矿泉水了。石龟、古树、泉水,就连建房的木材等都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神”文化给后人带来了不尽的遐思。

下午两点多钟了,我们还没有吃午饭,肚子在“造反”了。我们开始寻找有当地特色的餐馆用午餐,找了几个都不太满意。有村民告诉我,板梁古村最具古风、最原汁原味的美食,是来自这里的周礼古宴,但是春节期间不开业。周礼古宴古风浓郁,“十碗荤”特色十足,源于周朝“三礼”之《礼仪》的周礼古宴是永兴乡间红白喜事重大活动必遵的综合性民俗礼仪,以板梁古村为中心,保留最完整。宴会由接客、宴客、送客三部分组成。可惜,我们是春节期间来板梁古村的,周礼古宴并没有开业,错过了一次很好的机会,只待下次寻找机会再来品尝周礼古宴。

有人说,喜欢古旧物的人多是对岁月流逝的一种怀念,也是心态渐老的一种体现。可我不完全赞同这种观点。古旧物,代表的是一种岁月悠长的深厚累积,这些可供鉴赏的古旧物,会让我感觉到一种稳定持久,安静平和。尽管这些古旧物虽不光鲜,却自有其朴实和持重的内涵。这些古旧物的气息并非已与时代疏远,若忽略其表面的斑驳和沧桑,蕴含其中的,都是一些触手可及的民俗与世情,体现的是历史文化底蕴。

板梁古村蕴藏着中国古老的宗法仪式、儒学传统、风水观念、哲学意识、建筑技巧、生态原理等。被誉为规模最大,保存最全,风水最好,文化底蕴最厚重的“湘南第一村”。板梁古村美,湘南惹人醉。远眺板梁古村,其古民居的黑色屋顶连成一片,拼成了她古雅质朴的石榴裙,犹如众多湘南山村女子的装扮;弯弯的板溪河是她轻盈的丝带,完好无损的明清建筑保存着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展示着湘南古代农村人群聚落形态的活化石。虽然这座古村历经了六百多年历史沧桑,却依然美丽,在其浓郁的历史韵味中,透露出的生命力仍然让人怦然心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