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常常有“开天眼”的说法,我小时候也听村里的长辈们谈及过。什么是“天眼”?什么是开天眼?从传统的宗教来解释,天眼即人上丹田处,最形象的表现就是二郎神的第三只眼,开天眼就是通过修行打开这个第三只眼。天眼功能分为内视,微视,透视,遥视。道教、佛教等宗教称之为天眼通,亦称天眼证智通,按照道教、佛教等宗教的说法,就是色界天的眼根超越了大地的远近,时间的过去和未来,一切现象都能明见。天目位于鼻根上印堂的位置,从印堂进去两寸,具有成像能力。天眼功练成后,两眉中间的天目激活开通了,闭上眼睛,额前就能出现屏幕状的东西而成像。
凡夫经由父母所生的肉眼,能见的距离、范围相当有限,太小、太大、太远、太近,均非肉眼所能见,或太过黑暗或强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适应。如果能得天眼,便能于物质世界中自在地观察,而不受距离、体积、光度的限制。拿“天眼通”来说,能超越感官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世界,完全是一种个人的内在体验,外人再置疑,因为自己看得清清楚楚,心里明明白白,也就丝毫不会怀疑其真实性。而且很多时候,看到的还能在生活中得以验证,或者同时被其他开了天眼的人看到完全一样的情景,这会更加增强自信。这些说法是比较抽象的,而且带有一种神秘感。
人的身上是否真的存在“天眼”,还有待于科学的进一步了解和发现。不过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传说,而且,“打开天眼看文章”这个传说的确是引人入胜,也引人深思。
清代湖南文士,也是我的乡贤徐法绩,曾任御史给事中,先后向皇帝上疏十余次,建议广求人才、惩处贪官污吏。道光甲午年,以太常寺少卿还朝补官。道光乙未年以病引退。归乡后,正值北山带灾荒严重,遂致书当权官员,得两万金赈济灾民。不久因病重不治去世,卒年48岁。而徐法绩“打开天眼看文章”,从“遗卷”中慧眼发现左宗棠尤其成为一段流传颇广的佳话。
道光壬辰年,徐法绩主持湖南乡试,这次的湖南乡试乃是道光帝五十大寿的所谓“恩科”,皇上一高兴便下诏要各地搜查“遗卷”以免埋没人才。考试前,屋外下起瓢泼大雨,到处都是水花四溅。见此情景,乡试学子中有人不禁脱口而出:“大雨淋漓,洗净大街迎学士”。几位主考的官员皆看着主考官徐法绩。徐法绩微微捻须一笑,仰看天上电闪雷鸣,遂仰天而对曰:“天雷霹雳,打开天眼看文章”。一语才罢,众考官和学子皆满目欣赞。考试阅卷之际,副考官胡鉴因热泄病故,主考官徐法绩一个人独阅五千多份“遗卷”。其间,他随手拿起一份试卷,看到笔迹遒劲,不禁眼前一亮,再阅览全文,见其文虽然不太合乎八股之道,但是言之凿凿,引经据典,而发自己之观点和认识,卓尔不群而言之有据。徐法绩不禁抚掌惊叹:“真乃奇才。”于是拿着这份卷子让其他考官们认真传阅研讨。但原先的阅卷官认为此卷不中八股范式,已批过“欠通顺”,竟然不顾主考官徐法绩的举荐而不同意再荐,认为不值得众人商议。
徐法绩相信自己的判断,也不为部下的不同意见而生气,只是笑着说:“大家已经看了那么多,多看一份也无所谓。”众人看到主考官认真举荐的样子,于是认真传阅研讨。众人读后觉得此文果然与众不同,有一种大家风范。唯有最初阅卷的考官仍固执己见,徐法绩于是说:“既然大家不能达成共识,那就暂不发榜,将试卷呈皇上亲览圣裁如何?”这时初选阅卷的考官才改变了态度,最后众人议定,录此考生为第十八名举人。待揭榜时,开启密封糊名试卷,唱名后得知,这位考生就是左宗棠,年仅二十一岁,是同榜四十五人中年齿最少者。湖南巡抚吴荣光离座揖贺徐法绩慧眼独具,取士精当,周围人也叹服他的见识。
名将左宗棠便是由徐法绩慧眼识珠举荐而出的。后来左宗棠因赫赫军功成为清朝封疆大吏,清廷砥柱中流的栋梁,历任“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一等轻骑都尉、赏穿黄马褂、两江总督、南洋通商事务大臣”等要职。收复新疆,成为一个有口皆碑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满怀感戴之情亲笔为恩师撰写了碑铭并祭奠。现在,左宗棠书写的碑铭犹在今中张乡土门徐村徐氏后人处。而徐法绩“打开天眼看文章”的德识风范如天之北斗,令人敬仰。
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常为我们现代人所用。所谓千里马,顾名思义,即拥有特殊才能的人。而伯乐,就是能够驾驭千里马之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音”。伯乐善于发现千里马。比喻善于发现和选拔人才。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古诗中“世上岂无千里马,人间难得九方皋”,都是在强调“伯乐”的重要性。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伯乐比千里马更重要。无论多么有才能的“千里马”,都要遇到伯乐识的他,才能尽挥所长。韩信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的雄才,完全因为他遇到了伯乐萧何,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反之,若韩信未得萧何赏识,那就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曾经有韩信这样一个人。纵览古今,有多少匹“千里马”与“伯乐”失之交臂,又有多少匹“千里马”与其伯乐有幸相遇相知相惜。远一点的,像那刘备三顾茅庐,屈尊降贵,只为博得诸葛亮这一稀世之才;武则天未做皇帝之前,曾乔装改扮,巧言令色,用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顽固不化的神探狄仁杰;唐太宗李世民不因魏征是前太子幕僚而杀害与他,反而秉着惜才的态度委以重用;近一点的,乾隆帝不因纪昀是一介布衣而看不起他,同样唯才是用,委以《四库全书》总攥官的重任,命其编修此书。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徐法绩“打开天眼看文章”的德识风范,没有徐法绩这个“伯乐”,名将左宗棠这匹“千里马”是否有机会脱颖而出。如果没有的话,就没有杨昌浚那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那种种树防沙的壮观场面,就不会出现左宗棠抬着棺材进新疆,收复被丢失了的领土,中国晚清的历史就有可能改写,中国的版图就会改变。徐法绩这位“伯乐”,尽管其英年早逝,但其“打开天眼看文章”的德识风范,将长存不泯,光照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