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问题,从古至今都存在。腐败日益成为严重危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毒瘤”。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反腐败问题上,实可谓民声滔滔,民意凿凿。十八大后执政新风不断吹动中国大地,我们党加强了反腐败工作的力度,中国社会反腐信心大增,而且效果十分显著。
把权力锁在制度的笼子里。制度让想犯错的人犯不了错,文化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且中国文化本质上又是一种诗性文化。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早成形的文学体裁,发展也最为充分。中国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先民的生活情况和内心祈愿,简短、生动的形式,也已表现出中国民族语言的力量。诗歌是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古代诗歌多是文人墨客,通过诗歌写作吟唱表现心中的思绪。古代诗歌有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闺怨诗、山水田园诗等等,其中有一部分是描述现实生活,揭露、讥讽、批评各种贪污受贿现象的反腐诗歌。这些诗歌或生动活泼、或幽默风趣、或旗帜鲜明等等,对现实社会都有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
为官当坚贞如松,持至善之本;为官当沉静如水,达至清之纯;为官当淳朴如土,承至厚之德。《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战国时期韩非“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宋太祖说,“吏不廉则政治削”,谚语云,“多行不义必自毙”。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利的行为,它意味着权势者有意识地对公权力采取不合法的或违规的运用方式。腐败的产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对权力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权力出租,设租寻租,营造出必须官商勾结、贪赃枉法的经济体系和官场风气,这已经是贪官们的使命。因为上司对下属最大的要求是忠心而不是廉洁,而忠臣是需要报偿的,所以“权臣”和“宠臣”往往是贪官。
孔子云:“诗言志也”,古代现实主义诗人们,述理明志,讽贪刺虐,写下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反腐倡廉的诗歌。古往今来,大凡清官廉吏,都能严于自律,守持廉德,常常赋诗拒礼,值得后人深思与借鉴。
北宋丞相包拯,素有“包青天”之美称。包拯自己曾写过两首拒礼诗,一时被传为佳话。行将“花甲”大寿,他吩咐家人一律不收外人特别是部下官员的礼品。谁知第一份贺礼却是来自皇帝。“皇恩浩荡”啊,难煞了包公!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礼部侍郎包拯六十大寿,皇上宋仁宗念其在朝野德高望重,且劳苦功高,要给他做寿。包拯再三推辞不过,只好勉强从命。但他言于皇上: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意思是说做寿可以,但“拒收寿礼”。生日这天天不亮,想不到皇帝先第一个派太监来送寿礼。太监担心包大人不收礼,自己不好交差,附诗一首:“道高德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之门外理不通。”这个聪明的太监等于把老包公“将”了一军,皇恩浩荡,不收礼是不给皇帝面子,但收了礼又坏了自己的规矩。包拯看了更是左右为难,包公思索良久,宁愿得罪皇帝也不能破了规矩。挥毫题诗,以诗拒礼:“铁面无私丹心忠,作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没办法,只好带着拒礼诗回去复命。
同在朝廷为官的张奎是包拯的同乡,两人私交甚密。张奎想,好友大寿,不备寿礼于情于理都讲不过去,这包大人不至于连我的贺礼也不收吧。于是,带着寿礼来到包府,并递上礼单,包拯打开一看,礼单上赋诗一首:“同窗同师同乡人,同科同榜同殿臣。无话不谈肝胆照,怎能拒礼在府门。”包拯看后不动声色,提笔在礼单背面写道:“我们本是知音人,肝胆相照心相印。寿日薄酒促膝谈,胜似送礼染俗尘。”写罢,包拯把礼单又递到张奎手里。张奎一看,只好把礼品让家人带了回去。两人相视一笑,步入宴席。包拯的另一首诗【书端州郡齐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大概的意思是说:“做人要光明正大,就像秀挺的木材应该做房屋的栋梁,精炼的钢料决不应去做铁,我应该做一个无愧史书教诲的清官。”这首诗充分表明了包拯廉洁奉公、刚直不阿的从政为人的道德准则,也表明了他立志做国家的栋梁、为民造福的决心。
范成大是南宋前中期著名的"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创作的和深刻地揭露了官府的赋役剥削,针砭了社会弊端,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艰难生计,体现了深刻的思想性和高的艺术性。其诗《催租行》“输租得钞官更催,踉跄里正敲门来。手持文书杂嗔喜:“我亦来营醉归耳!”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是一首反映地方官吏向农民敲榨勒索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特定的情节和人物,展现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场面。首句直截点出“催租”主题。“输租得钞”四字简洁交代了官家催租、农民已交租的过程,“官更催”出人意表。次句将催租官吏的流氓无赖相刻画得栩栩如生。三四句写里正手拿农民交租的收据,始怒后喜,并索钱买酒的神态。里正先是“催”,见文书后发现无法“催”,于是亦怒亦喜地诈钱,其狡诈无耻的形象,勾画得活灵活现。后四句写农民不得已倾其所有,打发里正。本诗八句五十六字,将官吏百计盘剥农民的无耻嘴脸,及社会的腐败黑暗,农民遭遇的极端悲惨描写得曲折生动,令人回味、难忘。诗而有小说味是此诗的一大特点,也是此诗别具魅力的重要原因。
《题灯》是宋朝诗人陈烈的一首著名的讽刺诗。“富家一碗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碗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惟恨笙歌无妙曲。”这首诗简单明了,直刺官吏。据说是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福州来了个刘瑾出任太守,这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太守。为了粉饰太平,这个刘瑾一上任,就准备在元宵节大摆花灯,他下令福州城每户居民不论贫富,一律装点花灯十盏,悬挂在楼前屋檐下。一盏花灯要花费二钱银子,十盏花灯就是二两银子。可当时,福州刚遭遇水灾,百姓家连日常生活都很困难,几乎断炊,面对官府命令,敢怒而不敢言。恰巧当时,“海滨四先生”之一的学者陈烈正寓居在福州郎官巷,他在街头看到官府的告示后,极为愤怒。这位刚正的书生,决定为民请命,他在过年的时候登上福州鼓楼,在一盏大红灯笼上题下一首诗。
古代诸多清官“作诗拒礼”,并非“作秀”,而是口心一致、表里如一地“袪贪戒贿”。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为官时,一天,太子舍人张某当面送给他一条华贵的锦褥。杜甫吟诗曰:“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透迄罗水族,琐细不足名。”张某见杜甫不为所动,便说:“睡在这锦褥之上,定会神清气爽,延年益寿……”杜甫见对方仍不想收回锦褥,又吟诗一首:“领客尊重意,顾我非公卿,留之俱不祥,施之混柴荆。”那人只好收起锦褥怏怏而去。
唐朝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李商隐的咏史诗不仅咏古况今,充分反映了他进步的历史观,而且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现实主义倾向,同时还借题寄慨,委婉地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相对时政的深沉感慨,扩大了咏史诗的表现容量。
况钟是明代一位受百姓尊敬的清官,况钟为苏州知府时,人称“况青天”。况钟治苏9年任满,例应上调朝廷,而苏州府士民张翰等一万三千人联名向直隶巡抚按察使张文昌上书,恳请转奏朝廷,乞求况钟连任。有儒生为歌谣曰:“况青天,朝命宣。早归来,在明年。”明英宗朱祁镇准奏,况钟为官清廉,三餐佐饭,仅一荤一素;身居简室,未铺设华糜之物。他在饯别苏州父老诗中写道:“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次年正月皇帝下旨,命况钟“升按察使正三品职俸,署苏州府事”。这是自明朝建国七十余年来所没有的规格和礼遇,是皇帝对况钟卓著政绩和良好操守的褒奖。明正统五年,况钟赴京述职,苏州大小官员和百姓纷纷赠礼送行。可况钟全部拒收,并作诗一首,倾吐心声:“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
明朝李汰任朝廷主考官时,为政清廉,一身正气。史迹史载,李汰博学能文,为人重操守,为官清正,不为金钱所动,受到朝廷重用。一次,李汰赴福建担任主考。夜里,有考生带黄金上门行贿,李汰一概拒绝,并作《无题》诗一首,悬挂于科场门口:“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心。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诗中,李汰自比陈腐无用的读书人,但在道义和利益面前,他能判别是非,不会被黄金迷住心窍。同时告诫世人:不要认为在漆黑的夜里受贿就没有人知道,我怕面对天地的时候,会被鬼神斥责。自此,李汰清廉的美名不胫而走,传遍大江南北。
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于谦还有一首诗《入京》“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首诗嘲讽了进贡的歪风,表现了于谦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的铮铮风骨。后世人们经常用“两袖清风”一词来比喻为官廉洁。
清代著名的画家郑板桥,他一生中做过最大的官是县令。1746年,郑板桥调任潍县知县。乾隆十八年,山东大旱,当时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因为请求赈灾济民的事而得罪了上司,他不愿与贪官污史合流,于是决定弃官回乡。临走时,潍县的士绅、百姓盛情挽留。郑板桥心情激动,当即画了一幅竹子留赠,并留诗给潍县的乡绅百姓们:“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这首诗就是题在画的上面,表现了诗人两袖清风、退隐回乡的决心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独善其身的高尚情操。
清代陕西蒲城知县·蔡信芳《罢郡》“罢郡轻舟回江南,不带关中一点棉。回看群黎终有愧,长亭一别心黯然。”意思为官期满无有贪敛任何金银财宝轻舟一人回江南老家,也没有带秦川的一寸绢丝绸缎。突然回首看到前来相送的众乡亲。不觉心中难以喜悦没有给他们带来最大好处。他正直清廉,重士爱民,勤政为官。他离任时,百姓拦道挽留,哭声震天。蔡知县大为感动,吟诵这首诗来抒发情怀。
古人云:“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临大事而不惧,守大节而不可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居官之所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俭。古代的为官者都能尚且如此这般,可想而知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又应该如何?是否能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旷代行思昭万众,刚肠血气杜纤尘。纷纷捐弃名和利,争作顶天立地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