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经去过一次观音岩,三十多年后的一个冬日,我再次来到了观音岩。本想邀请在永兴县城的几位要好的同学一同前往,想了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理由是我是在老家休年假,而人家是工作日在上班,让同学请假陪我游玩不合情理。于是,吾辈决定一人独自游访观音岩。
我没有开车前往,也没有叫“的士”,而是乘坐公交车,想感受一下老家县城里车厢社会的真实情况。观音岩,位于风景秀丽、素有“赛漓江”之称的耒水上游,是一座始建盛唐时期、建造于悬崖陡壁上的殿阁式庵宇。后屡建屡毁,现存木结构庵宇系清代所建,古色古香,庵宇共分九层,取九九归一之意,高30米,楼阁重叠,重檐歇山顶,覆盖青黄色琉璃瓦,四角如兽吻状向上翘首,雕梁画栋,规模宏伟,穹顶是一面弯拱形的巨石,壮观瑰丽,美则美哉。
观音岩离县城不远,大约三公里路程。我从汽车北站坐2路公交车至汽车南站,然后再转9路车去观音岩。9路车有两个去向,一个是去湘永广场,另一个就是去观音岩。去观音岩的公交车很少,一个半小时才一趟,在汽车南站我等了大半个小时,才坐上公交车,稀稀拉拉上了十来个人,到观音岩时只剩下我一个人,怪不得车次少,原来是没有客源,公交车票价很便宜,从始点到终点站才一元钱,不管距离多远,县城的公交车都是这个价,这让我感到有点意外,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也没有这样好的福利。
观音岩地理位置独特,前临深潭,江心卧有狮石,背靠天王台山,岩庵嵌于峭壁,上顶石峰,两侧岩石峥嵘,峰群竞秀,巍峨挺拔。尤其岩前的耒水之中,有一岩石突出水面,极似雄狮回头望月,更能增加神秘的色彩。观音岩正面似僧帽形,殿阁前临,江水潭深。第七层有奇异小石洞,内有石柱极似观音,故此得名“观音岩”。佛殿建在岩洞中,砖木砌成,凭岩为顶。殿内及风景区周围,又有奇特的天然八景。
在百姓心目中,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我想观音岩里的观音菩萨,也是老家最受百姓所熟知和信仰的菩萨。
民间传说,南海紫竹林的观音菩萨得知永兴境内有一个号称“小南海”的地方,她便带着一个和尚、一头狮子以及官帽、梳妆台等物品腾云驾雾而来。到此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山上一块巨石仿佛被斧头削了一隼,山下耒水缓缓流动,平静如镜,于是观音将官帽往岩峰上抛,官帽飘然而去,接着“轰”的一声,石壁上顿时出现一个大洞,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官帽洞”。观音便入洞修道,谁知观音所带来的和尚及狮子居心不良,想独霸官帽洞,和尚与狮子吵得观音不得安仁,观音劝了七七四十九回,终不得成效,便设一计,对和尚、狮子说:“对面山上有一仙果,你们谁先摘到,此洞就归谁了。”狮子与和尚信以为真,便箭步如飞跑去对岸摘仙果。狮子刚到到河心,观音用玉手一指,狮子便动弹不得,变成了石狮,立于河心。话说这石狮,因为它有几分神通,所以不管耒水涨多大的水,都不能淹没它。这头石狮常常过界到耒阳县大河滩、民丰等地偷吃五谷,它吃饱后,就悄悄回来,把五谷屙在永兴县境内。
美丽的传说给人以美好的享受,但观音岩外观外貌,山水争艳,亮丽如画,巧夺天工的造型,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层楼叠阁,阁中有阁,景中有景。我来到庵宇大石门前,石门的旁边有一间小屋,似乎是值班室,里面有三个身着普通百姓衣服的中年妇女,我以为是卖门票的工作人员,一问她们,有一妇人答道,她们是观音岩的义工,这里不需要买门票,但要买十元香火,放在大香炉里烧一烧。于是,我掏出十元钱,买了几根香火,按照她们的说法在大香炉里烧了一柱香。然后进入观音岩。观音岩口有一扇山门,上刻有“观音岩”三字,大门有联云:“观听四方岩,到此如临东海;音容千古在,何须别问西天。”氤氲成汇,顽石点头。”横批为“化过”。庵院右侧岩石上刻有“灵岩”两字,可是清代道光年间桂林书法家刘廷玉的真迹。很奇怪!偌大的观音岩就只有我一个游客。我来到了佛殿的第一层,过道中有清泉从岩缝流于石井,色清味甘,为庵内生活用水。名曰“甘露神泉”,八景之一。
进门往右,沿阶登楼,便到了第二层佛殿阁,殿堂悬有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于1985年重建观音岩时题写的“大雄宝殿”匾额。佛殿依岩而建,镶隔朱漆花板,雕刻“八山过海”、“唐僧取经”图案,形象逼真。仰头望顶,八角顶板似盆,倒悬鲤鱼、蝙蝠、神龙浮雕,栩栩如生。佛殿门朝耒水,钟鼓相对门前,幡帷高悬,龛内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像。殿门外有八角香炉与天桥相向,香炉高数丈,下有烘门,上有化炉,两边有对联云:“玄妙纳中,祝融布化,沿石阶攀登回曲,可上30米高的九层佛阁。我在此驻足观看了一会儿,不久,一个尼姑向我走来,“施主,独自一人来庵宇,是来烧香许愿,还是观光游览?”我回答说;“是游览。”我见旁边的桌子上有一个捐赠薄,便问我能不能捐一点钱,表表心意。”尼姑说:“施主是个善良之人,捐钱庵宇,善哉!善哉!阿弥陀佛。”于是,我就陶钱给了这位尼姑,尼姑在捐赠薄上写上了我的名字。
起初,我是不同意在捐赠薄写上名字的,一点小钱,不足挂齿,可尼姑一再坚持,也只能将我的名字告诉给她。之后,我继续沿着楼梯而上。第三层以上的殿宇,全是雕梁画栋,重檐歇山式的屋顶。第七层有奇石屏穴,置千手观音塑像;在岩壁小石洞中,有一块天然岩石,形似观音佛像,故名“观音岩”。到了第八层,可以登高望远,城廓山川尽收眼底,凭窗远眺,耒水白帆点点、俯视扁舟如叶,远瞰青山如黛,江岸绿草茵茵,河水沉如碧玉,水鸟翻飞逐浪,石狮江心回首,真叫人有凭虚御风、心旷神怡的感慨。
观音岩,虽然不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寺庙,但历史上,凡来永兴的文人墨客都会必至观音岩,并为其写文赋诗。记叙详备,长唱不衰。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记载:“岩在江北岸,西南下瞰江中,有石岩腾空,上覆下裂,直滨江流。初倚其足,叠阁两层。复顶之下,中嵌一龛,观世音像在焉。岩下江心有石狮,横卧中流,昂首向岩,种种绝异。”明朝文人曹琏“怪石如猊表地灵,巍然独卧大江心。凌风吹浪奔沧海,入夜澄波对碧岑。真与天光同潋滟,肯随月色共浮沉。何当一日文殊至,并驾观音赴海渌。清朝举人陈振玉“橹声摇曳下江滩,境转灵岩得异观。童山截涯凌云峙,狮石爨(山元)带雾看。更拟诘朝瞻拜暇,最高楼上快凭栏。”清朝进士彭而述“半是人士半鬼工,层梯曲槛各玲珑。樵岩欲望苍鹰下,渔火时连古洞红。别有山河成大地,居然楼阁在空中。忽闻南雁催归棹,谁谓衡阳果断鸿?”等等。
观音岩乃一佛教殿堂,常年香火不断。每逢观音菩萨的出家日、皈依日、成佛日,即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这里都要举办法会。此时善男信女各方云集,抽签拜佛,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唯有该项活动,古今一脉传承。老家村子里有座观音桥,县城附近又有观音岩,我的故乡还真与观音菩萨有缘。
时间过得很快,我从观音岩九楼下来,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了,此时,已经过了吃中午饭的时间,肚子里闹饥荒了,找个地方用午餐。于是我来到公共汽车停靠站,等候公交车。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公交车的影子,只好步行去县城里找餐厅,解决肚子饿了的问题。
短暂的观音岩之旅,使吾辈感悟良多。为人者,功名、利禄、皆为过眼烟云。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和谐自然,才方能致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