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辈喜欢欣赏书法和绘画作品,在众多的书画大家中,郑板桥的作品是吾辈最喜欢的名人作品之一。特别是他的“六分半书”字体,曾经是我习书临摹的一个对象。 “六分半书”是清代郑板桥所创书法字体,世人亦称“板桥体”。他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创出这种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的字体。由于隶书又称“八分”,因此郑板桥戏称自己所创的这非隶非楷的书体为“六分半书”。郑板桥别具一格的新书体,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郑板桥诗书画兼擅,时人称为三绝。他的书法自成一格他自己则戏称为“六分半书”。并且解释说:“板桥既无涪翁之劲拔,又鄙松雪之滑熟,徒矜奇异,创为真隶相参之法,而杂之以行草。”从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来看,所谓“真隶相参之法”,实际上就是将隶书参入到行楷之中,同时又用写行草的运笔之势来写,至于说是哪“六分”,哪“半分”,其余“三分半”在何处,都是不可拘泥地去理解的。“六分半书”的字多在横里用力,这正是黄山谷家法。结体多带扁,转折处喜用蹲笔,按得较重,有力透纸背之感,有时看山去象苏东坡,而较东坡疲硬活泼。在布白上,他承袭徐青藤的“乱石铺街”,不是一行行垂直而下,而是有偏有正,有大有小,有宽有窄,甚至东倒西歪,但看上去却是一气呵成,并不显得东倒西歪,这形式大有“显落银河”之妙。 郑板桥出身书香门第,其父立庵,舅舅汪翌文都是奇才博学,擅长书法。在他们的熏陶感染下,板桥自幼酷爱书法,临摹过许多名人的碑帖。他摹古人墨迹可谓是一丝不苟,非常刻苦,有时在车上、船上、路上,甚至骑马,都要用手指划来划去,思忖仿范古人字迹笔法特点他练习书法入了迷,有时候连吃饭睡觉都忘记了,因而基础打得扎实,具有一定的功力,临摹的一些字帖,大有乱真之势。 素称“书法之山”的镇江焦山,凡是历史上有名气的书法家都在这里留下了书法摩崖石刻,并拓了此铭而去。《瘗鹤铭》,一个书法家,家养的鹤死了,埋了并在焦山刻写了铭文,此铭文有“碑中之王”的美称。板桥对这个铭文十分感兴趣,有一段时间,他临摹《瘗鹤铭》上了隐,几乎是每天起早贪晚的摹练。有一个晚上,他一直练到深夜,经其妻徐氏再三催促,他才上床睡觉。但是,他躺在被窝里还是用手指在身上写字,当练习到那泼辣的笔法时,由于用力太劲,手指便从自己身上划到了妻子的肚子上去了。引发了妻子的不满,便将板桥的手挪了回去。还不满地说道:“你这是干什么?一人有一体吗,你有你自己的体,还不够你写的,何必写划别人之体呢?”经妻子这么一说,郑板桥恍然大悟。自言自语地说道:“老婆言之成理,自有一体,对。自古以来,书法界涌现了各种名流大家,如二王体,欧、柳、颜、苏、黄、米体等等,他们都是在吸取前人名家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书体的。我从前学书法,只是摹仿古人,全无独到之处,因而字迹甚俗。今后应博采众长,发挥自己书法之特点,我用我法,独树一帜。” 于是,对于书法,郑板桥是决意要背叛传统,不再完全摹仿效古人墨迹,而是大胆地进行自我创新的。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打破上,一是打破篆、隶、正、行、草等各种书体的界限,而将文字的点画和结构随意安排,主要是楷书、隶书相互参用;二是打破书画的界限,将画竹画兰之法融入书法之中。他曾说他作书“往往以沈石田、徐文长、高其佩之画以为笔法。”(《郑板桥题〈墨竹图〉》)看他的字,其点画或粗或细、或浓或淡、或长或短,其结体或疏或密、或正或斜、都一任自然,并略做夸张地表现出来。形成一种随物赋形、随形就势的特点。而整体上看,其字体多呈左低右高的扁方形状。他鞭心入微,终日作字,博取众长,以分书掺入楷行草。由于这种结字特点,他的书法在章法上则是纵有行而横无列,且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形成一种疏密错落、揖让相谐的“乱石铺街”之状。这样一来,就在原来的八分书体,即隶书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书体——板桥体。这种书体介于楷隶之间,而又隶多于楷,兼有行草,因而称之为“六分半书”。 郑板桥他以对传统书法的深厚理解为基础的。对“二王”以及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书法,对篆隶和魏碑都有很深的研究,但他对古人法帖的学习,是取神遗貌,决不求形似。他说:“黄山谷云:‘世人只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可知骨不可凡面不足学也。况兰亭之面,失之已久乎!板桥道人以中郎(蔡邕)之体,运太傅(钟繇)之笔,为右军(王羲之)之书,而实出己意,并无所谓蔡、钟、王者。岂复有兰亭面貌乎?古人书法入神超妙,而石刻、木刻千翻万变,遗意荡然。若复依样葫芦,才子俱归恶道。”(《跋临兰亭序》)他对学书的这种独到见解,加上他对诗、画都有很高的造诣,生活中又饱经沧桑,所以,将思想的旷达与天性的幽默一齐融会与笔端,自然就形成了这种“奇而不诡正”的书法特征。 其实,郑板桥的书法还不止是将“真隶相参”而以行草的笔法写之,他的字中还参入了画兰竹的笔法,清代戏曲家,文学家蒋士铨在其《忠雅堂诗集》云:“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翻;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资致。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颓唐偃仰各有态,常人尽笑板桥怪。”清何绍基亦题跋曰:郑板桥“一生跌宕牢骚,奇趣横溢……字傲山谷(黄庭坚),间以兰竹意致,尤多别趣。山谷草法源于怀素,素师得法于张长史(张旭)其妙处在不见起止之痕。” “六分半书”,书中真隶行书相参、布局上字形大小不一,书体有架势,有笔力,金石味浓,扑茂劲拔、奇秀雅逸、方方圆圆、正正斜斜、疏疏密密,排列穿插得十分灵巧和别致。郑板桥这种创格和变体,一改当时书法界“滑熟”、“媚俗”的风气,对当时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六分半书”告诉了我们什么?告诉了我们:社会要进步就要创新,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是没有前途的。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一个国家、一社会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 恩格斯说过:“人类的历史,便是部创造史。”缺乏创新精神,就会被生活所淘汰,有了创新精神,方可使头脑“常磨出新”,发挥出所有的聪明才智,没有创新,没有不满,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我们的生活就会成为一潭死水。创新的本质就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景放进到理性探索的坐标中,是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既是一个开放思维的空间也是存在反常性的进阶之路。“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代的首要任务。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便难以成功。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的传统,才会更易成功。 宾夕法尼亚大学曾有过一句校训:“毫无特征的努力,便只是一事无成,而创新,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由此可见,拥有创新精神是多么重要。创新,一直是人类传承文化的重要过程,是学习的生命力。它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中放射万丈光芒,引导人们不断前进,走向成功之路。科学发明需要创新精神,学习同样需要创新精神。英国有个人叫亚克敦,可谓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他阅读过的书不计其数,可最终却毫无建树,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将书本只是加以创新,转变为自己的思想和能力。 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思索,需要想象力,更需要付出艰辛。创新还应破除旧观念,老框框。我们的生活需要创新,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我们要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前进道路上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