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很喜欢吃泥鳅,但又好长时间没有买泥鳅了,因为家人中,除了我有泥鳅情结,喜欢吃泥鳅之外,其他的人都不喜欢吃泥鳅。小孙子两岁时,太太说要买些泥鳅回来,煮给小孙子吃。理由是“水中泥鳅胜人参”,小孩多吃泥鳅生龙活虎,聪明机智。
我也不知道她说的理由充不充分,有没有依据,反正我是喜欢吃泥鳅的,如果小孙子能够传承其爷爷的庛好,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太太常去农贸市场买一、两斤泥鳅回来,放在塑料盆里,由于一次只能煮几条,多了吃不了,要分多次才能吃完。
那些还没有被煮的泥鳅,在塑料盆里游来游去,小孙子见此状,高兴得不得了,不管你三七二十一,兴致勃勃地去玩泥鳅,把泥鳅一会儿放这个盆子里,一会儿又放在那个盆子里,最绝之活,是他能将泥鳅放在矿泉水瓶子里,常常是一天之内要换几次衣服。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形,小孙子在捉泥鳅的过程中,泥鳅会从他手中跑掉,于是,他会大声呼叫我,“爷爷,爷爷,你过来过来,这条泥鳅跑掉了。”小孙子指着从他手中逃走的那条泥鳅,示意着要我帮他抓回来,我赶紧从地上轻轻地逮住泥鳅,将它放回盆子里。孙子喜欢捉泥鳅,应该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一种童趣吧!
我常常在旁边观察小孙子捉泥鳅的情形,有时耳边还会出现那首“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小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小牛哥哥,带着我去捉泥鳅……”的歌声,这首歌名叫《捉泥鳅》,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这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曾在神州大地风靡一时。《捉泥鳅》这首歌曲调愉悦,节奏欢快,充分体现了了孩子天真快乐的情趣,歌词表现的内容具有非常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一首情绪活泼、欢快,富有田园风味及生活情趣的台湾校园歌曲,我当时也跟着同学们学唱过这首歌,通过学唱让我也感受到了童年时代捉泥鳅的喜悦之情。时至今日,我有时候还会哼唱几句。所以,我也会理解小孙子喜欢捉泥鳅的举动。
老家是鱼米之乡。小时候,我们常常光着脚丫,肩背小小的竹篓,迎着和煦的春风,行走在绿油油的稻田田埂上,童趣很多,追逐蜻蜓,逮捉青蛙,捉泥鳅,抓知了等等。
水族之中,最数泥鳅卑贱,易活,稻田水渠河沟泥塘,越是浑浊处,它越是活得泼皮开心——只要一点水,一点泥,便可悠然自足地繁衍生息。像黄鳝和鲶鱼一样泥鳅光滑没有鳞片,身上还有粘液,但是黄鳝身体细长好抓,鲶鱼个头大肚子软,从鱼头下面捏住软肚子鲶鱼就无法挣脱,常见的泥鳅也就一两寸长,无处下手,即便抓住了很容易就滑脱了,捉泥鳅是很不容易的事。
春天对鱼类来说是个繁殖的季节。田野里静悄悄,只有小溪哗哗地唱着歌儿,小蝌蚪在清凌凌的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小泥鳅从田埂下的泥洞里钻出来了,有的摇头,有的摆尾。我与村里的小伙伴们时常便提着小桶,或腰缠篾篓,唱着“泥鳅儿溜溜,涎水儿流流”的童谣去捉泥鳅。来到田野小溪边之后,我们匆匆搬起泥团把上游流水阻住,有时水流太急,刚搬来一团泥放下去,还没等第二团搬来,先前的早冲得无影无踪。无是气得把后面一团狠狠砸下去,泥水四溅,旁边几人不留神,被溅成一个大花脸。小伙伴们抱着笑成一团。等我们修成了一条“大坝”,上游的水也就阻住了,为了不让水中的泥鳅小鱼和水一起流走,我们通常是两边一起筑“坝子”,然后,就叉开双脚,弯着腰站下游口,赶紧一钵一钵把坝子中的水勺出去,当然速度要快的,要不,时间一长,上游的水把“堤坝”冲垮了,那可就前功尽弃。等水勺干了,泥鳅也就隐约可见了,有的正急匆匆地往泥地里钻,也有的和着稀泥“霹雳啪啪”掀尾巴,更有狡猾的混在淤泥里一动不动,粗看上去一点儿也不知道它是泥鳅,等一摸到它才死命扭动着身子,企图逃脱,我们可不会那么轻易让它溜走,一阵欢愉,手指加大了钳力,泥鳅无可奈何地左右扭动,最后乖乖地被扔进了鱼篓。等翻完这一段,连水草丛里也翻过,我们就把“堤坝”一脚踩塌,转眼间,溪水便把刚才翻得乱七八糟的稀泥冲得无影无踪,没留下一丁点痕迹。于是,又换一个战场,来到另一条小溪。
在一场大雨后,泥鳅会成双成对顺着浑浊的水冲出沟渠去闯荡世界,一路在水草里缠绵、翻腾、嬉戏,闹出很大的动静,这时的泥鳅个头很大,大的有将近半尺长,用网兜很容易给操上来。但在水比较浅的农田里,是不能用网兜的。有一次,我目不转睛地看着水面,急切地等待目标的出现,忽然一条黑不溜秋的泥鳅跃出水面,翻了个跟头就钻到水中去了,好像个跳高运动员,我大喊一声:“泥鳅!”说着便把手伸进水中乱抓,弄得水花四溅。“嗖”,我的手捉到了泥鳅,但它挣扎了一下,我就不由自主地放开了,还吓了一大跳,接下来的几次,我不是让泥鳅从我的“五指山”下逃了,就是没找好时间把手提起来。有一次竟还把一根枯木当成泥鳅,用了“降龙十八掌”把它捉了过来,空欢喜一场,但我并没有灰心,心想:虽然泥鳅狡猾,但只要我有耐心,就一定可以做到。经过和泥鳅比敏捷的几个回合里,我练就成了一身“好功夫”,一下午就捉到了几十条泥鳅。
夏天毒辣的太阳将水田的水给烧热了,小鱼儿耐不住高温都翻了肚皮,下到水里捞鱼双脚会被烫红,泥鳅比鱼有能耐,纷纷钻进了泥里避开酷热。水沟的水很少,可泥土湿漉漉的,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泥土上有一个个小圆洞,听大人说那就是泥鳅的出气孔。我们会用食指顺着这些小洞摸过去,用不了多久,就会摸到泥鳅,这时,泥鳅碰到了我们的手指头,知道有人来逮它,它会拚命地想方设法逃走,可是这些小“精灵”碰到我们是很难逃脱的。在田埂上抠下一块稀泥,里面会钻出许多的小泥鳅,这时的泥鳅很小,一般长不过一寸。泥鳅的生命力极其顽强,上初中时,曾经有个别顽皮的同学,把泥鳅丢在教室外的走廊里,水泥地面在太阳的暴晒下不敢打赤脚踩,但是泥鳅翻腾了一节课后还保持着生命的气息,泥鳅的生命力顽强得有些惊人。
在池塘的泥里可以捉到很多泥鳅。有一年的秋天,村子里有人在喊:“江边上的大塘里的水干了,快去捉泥鳅!”一听捉泥鳅,我乐得一蹦三尺高,忙拿脸盆往池塘跑去。来池塘里捉泥鳅的人真多啊!有大人,有妇女,也有小孩。我连忙拖掉鞋,卷起裤脚,飞快地下了塘,不料一心急滑倒在水里,泥鳅没捉,自己反成了“泥人”。反正衣服也脏了,我索性放开手脚,捉泥鳅。可好几次捉住大泥鳅,刚想放进脸盆里,大泥鳅又从手缝里溜走了。由于之前经常捉泥鳅,有了一定的经验,不大一会儿,便捉到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泥鳅,成果也不算小。有一条大泥鳅被我捉进了脸盆,我又信心十足起来。突然我发现前面泥里一动一动,我猜测一定是条大泥鳅,便立即抓了下去。“抓住了!抓住了!”我高兴得叫了起来,正想往脸盆里装,却发现手里抓的是一条蛇。刹那间,全身毛骨悚然,连忙往外抛。自己也觉得可笑。
在老家,捉泥鳅还有一种捕捉办法就是“照泥鳅”,也即用灯光照捕。我父亲最擅长用这种办法去捕捉泥鳅。如果是假节日,父亲去“照泥鳅”一般会叫上我或者是大弟弟。春日的夜晚,我们举着自制的柴火把,带上“针扎子”——那是一种类似篦子一样的工具,中间用杉木板做梁两侧用针扎成密齿,再绑在一根竹竿上。在稻田间照着,发现泥鳅成群结队地傍着那些新糊的田塍游动,齐齐刷刷地把头伸出水面,吮吸着春夜的气息。田塍缺口响水处,更是泥鳅活跃的地方,密密麻麻的泥鳅聚集在缺口下面,迎着水花,往上跳窜。这些生动活泼的小生灵喜欢水也喜欢光,见了灯火便不动不挪,光溜溜的头定格似地朝光亮处翘首,这样一来,它们便成了我们的“瓮中之鳖”了。稻田里有一排排竖在水里的禾蔸,禾蔸间的水在柴火灯的亮光下清澈见底。各种泥虫正在泥面休眠,泥鳅也一动不动地伏在泥上。只见父亲弯着腰,仔细搜寻着禾蔸间的泥面,正巧右前方有几条黑黑的大泥鳅伏着不动,父亲不动声色就把它们扎住了。一晚上用两、三个小时,能捕捉到五、六斤泥鳅。捕捉泥鳅最好的照明工具是加长的手电筒,两头用细麻绳系着,左肩右胁像背手枪一样挎在肩上,右手举起边走边照,既聚光明晰,又快捷轻便,但因电池较贵又消耗较快,一般很少使用。有时候,父亲也用加长的手电筒去“照泥鳅”,但成本太高,此办法用得最少。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历来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好菜。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低,能降脂降压,即是美味佳肴又是大众食品,素有“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之美誉。美味又滋补,还易获得,价廉物美。泥鳅抓回来或者是从农贸市场买回来之后,先放养两、二天,待其吐尽残泥余垢就可以拿来吃。泥鳅的做法有很多种,家庭中最简单又有营养的做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清炖做汤,如生姜泥鳅汤、泥鳅豆腐煲、泥鳅鱼汤等;二是油炸爆炒,如红烧泥鳅、干烧泥鳅、椒盐泥鳅等。在老家,母亲做的泥鳅菜,至今让我想起来就会流口水。她先用清水将泥鳅洗净,乒乓乒乓剁上葱姜蒜,铁锅烧热,倒油,入泥鳅,鱼身两面煎黄,倒料酒,去土腥味,再入葱姜蒜、红辣椒,又加水,盖严锅盖,只管焖去。待满灶间都是泥鳅扑鼻的鲜与香,一大锅焖泥鳅就成了。红绿黄白褐五彩斑斓的,多好看。使得兄弟姊妹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口,呵,能鲜到你骨头里去,根本不必咀嚼,只轻轻一吸,那焖得酥滑至极的泥鳅肉,就脱骨而落,让人恨不能把舌头都吞了!
捉泥鳅是童趣,吃泥鳅又爽口。泥鳅溜溜,溜溜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