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见到松鼠了,那天上午我行走在中山市孙文东路小肥羊餐厅门口时,突然见到一只黑色的松鼠在路旁等候着什么?我感到很震惊,这个小精灵,是不是吃了豹子胆,居然敢在城里闹市区闲逛。孙文东路可是中山城区的一条主干道,每天都是车水马龙,人头涌涌,熙熙攘攘的。
我慢慢地向它走过去,仔细地观察,这只松鼠毛是黑褐色的,体形细长,后肢更长;前后肢间无皮翼,四肢强健;眼大而明亮,耳朵长,耳尖有一束毛。观察了一会儿,我用手机给它拍照,松鼠大概发现了我,它向小肥羊餐厅的围墙边跑,跑了没有多远,又停顿下来,两眼亮晶晶地看着我。我用友善的眼光告诉它,我不会伤害它,只是想将它的身影拍下来。
这时候,一个老头向我们走过来,老头问我,这是什么东西,我告诉他,这是一只松鼠。正当我调整好位置,准备给松鼠拍一个视频时,老头从后门放出了一只大黑狗,大黑狗见到松鼠,直扑上去,妄图抓住松鼠一口将它咬死。松鼠反应很快,立即逃离,几秒钟时间就爬上了孙文东路旁边的大树。大黑狗见猎物爬上了大树,气急败坏地大叫几声,松鼠在大树顶上往下看,意思是,你这大黑狗想抓住我,没门。大黑狗叫了几声后,被老头赶回了后门。
我不知道这个老头为什么要放出大黑狗来抓捕松鼠?大概是老头有这样的认为,即松鼠也如同老鼠一般,偷吃食物,咬坏东西。我本来想就此事向老头问过究竟,后来我想了想,还是算了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何况我约了书商阿龙,十点钟还要到他的旧书店取书,不要耽误正事了。
我站在松鼠爬上去的法国梧桐树底下,抬头看看树顶上的松鼠,只见它跳跃自如,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孙文东路两旁栽植的法国梧桐树有好几十年了,而且密集又茂盛,一棵树挨着一棵树,这给松鼠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好场所。它从一棵树上荡到了一棵树上隐遁起来,留下颤动的枝叶飒飒作响。它蹿跳的跨度之大,让我惊愕不已。松鼠跳了一会儿,就不见它的踪影了。我望了望远去的松鼠,想起了几十年前初次见到松鼠时的情景。
那天,我与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们去山上砍柴,山上长有很多高大挺拔的杉树和松树,我们砍柴完毕,在一个山坳里休息。突然间,有十多只松鼠在我们周边的松树、杉树、槐树等树上嬉戏。此时正是正午,透过阴森松林枝叶缝隙轻轻地漏下了几缕的金色阳光,清晰地勾勒出这十几只松鼠的体态和颜色。它们衔着树枝,拖动着它那如身体般大小的尾巴,翘着耳朵,瞪着圆圆的眼珠儿黑亮,很警惕的样子,在交错的树枝间跳跃。不时的会停下来,捧着一个果子吃起来。不怕人,但他们的警惕性也极高,吃东西时也不忘四下里张望。往下瞅瞅“倏”,探头探脑的,再一家伙跃到了另一枝树上,这样的动作它们反复重复做,也不知疲倦。
尽管我不知道松鼠住在哪儿?但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松鼠不躲藏在树底下,也不像老鼠打地洞,而是像鸟一样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活动,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才到地上来。
此后,我问了学校的老师,老师说:松鼠住在树上,喜欢在树洞做窝,通常会选择在杉树上营巢。或者利用鸟类的废巢作为自己的家。这是由松鼠的食物和食物的来源和位置所决定的,这些食物大多是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同时,也是为了安全、躲避天敌,所以它生活在树上。松鼠的食物比较多,而且还有素食和荤食,松鼠的的素食主要以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樟子松和榛子、橡子的干果以及种子为主;荤食主要以昆虫、幼虫、蚁卵和其它小动物等为主。
更有意思的是,松鼠与其他的动物不同,在选择藏食物的地点是比较讲究的,而且是从不糟蹋食物。它选择的一般都是较为干燥的地方。如果储存食物的地点比较潮湿,它所藏的,比如玉米,刚刚藏进土里,就会很快发芽,等到松鼠想要吃它们的时候,玉米却没有了。或者,连松鼠也找不见了。坚果则不同,坚果即使在秋天,也是不容易发芽的,如果藏起来的是坚果,松鼠就不会有找不见“储备粮”的烦恼。
松鼠的起居也比较独特,大部分时间独居。社群结构建立在同性间和两性间的优势序列基础上。南北气候有差异,松鼠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在寒冷的北方,有些松鼠会和田鼠、熊一样躲进窝里冬眠;而在比较暖和的南方,松鼠一般不会冬眠,而是储存食物过冬,人们仍然能在冬天看到松鼠在野外活动。
松鼠,这苍生生灵,很勤劳,从不偷懒。人们比较憎恨老鼠,但很少有人憎恨松鼠。松鼠它迂回穿梭在阔叶、针叶及灌木丛交织的树林里,留下的是一连串的有关松鼠和生存的回味。我希望在繁华的孙文东路能再次见到那只敢闯闹市的松鼠,不,或者是更多的活泼可爱的小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