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飞的头像

肖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8/21
分享

书籍中留下的那些痕迹

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或多或少地与书本上的知识有关联。书籍是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在不同的材质上记录各种知识、思想的载体,并且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是人类积累各种知识、经验和思想,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说“书的前半生”,是著作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认识、思考和感悟的凝华,那么“书的后半生”就成为读书人和藏书人的事情了。书籍一方面是可以用来读的,当工具书来查阅,另一面是可以收藏的。任何一本新书变旧书的过程,也是人们有意无意,或者是难以抗拒的自然因素留下痕迹的过程。

吾辈有着三十多年买书、读书和藏书的阅历,书籍带给我的回忆,往往是遇到几百年前的老师及友人的那种激动以及成长的欣悦。或者是作为一个艺术鉴赏者对作者才华这种世间奇迹的真诚赞叹。我在买书、读书和藏书的过程中,发现相当多的书籍中会留下一些痕迹。这些痕迹有两大类,其一是人为的痕迹,包括人们有意或无意留下痕迹的过程。其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留下的痕迹,包括霉斑、潮湿、虫蛀、铁锈等等。

先说人为的痕迹。这种痕迹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意识的,另一种是无意识的。对于书籍中人为的痕迹,既不能说都不好,也不能说都好。当然理想中的书籍,是希望什么痕迹都没有最好,但这在图书存世流转的过程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没有人为留下的痕迹,可时间留下的自然形成的痕迹是谁也无法阻挡的。

有意识的人为痕迹是人们对书占有且表现喜爱的一种行为,说起来无可厚非,人们对私物当然有随意处置权,不碍他人什么事,他人更无权干涉。无意识的人为痕迹,是读书人在翻阅书籍中发生的一些意外。如不小心碰倒了在书本旁的水杯,浸湿了书籍,或是拿在手上看着看着,突然掉在地上沾上的一些泥尘等。

痕迹带你遇见。每一本书都是写作者的心血。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灵魂,那是作者内心最真实的灵魂,他想说不敢说的,他想做不敢做的,都寄魂书中。所以每看一本书,都是和一个有趣的灵魂在说话,他说,你听。书无贵贱,只要你尊重它,它就会一直讲给你听,它的快乐,它的悲伤,它的历史,它的憧憬,然后你可以陪它笑或哭,你也可以沉默不语。既然在茫茫文海中,第一眼就已经吸引了你,那为何你不能耐着性子认真读完呢?好的书籍可以让你从中汲取养分。看书的时候,虽然你进去了书的世界,但不会完全接受书的看法,毕竟你有你的判断,毕竟不可能每本书都适合你。书的世界太大,但没有什么关系,拾起你喜欢的留下就好。

于是,人们才会在自己喜欢的书籍中故意留下一些痕迹。人为故意的痕迹大体分为:钤印(章)、文字、符号、注音、折痕等,钤印(章)是具有光荣传统的,自古有之。古往今来,大凡喜欢藏书的名人雅士无不爱在自己的藏书上钤上印。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迹。又称藏书印。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西汉时期就已出现藏书章。古代藏书家为辨明图书的归属,征信于人,常在自己的藏书上盖上印章。印章上除名号之外,往往还留有别的文字,用以反映藏书者的人品和气质,让读者感到妙趣横生,韵味无穷。

最早的藏书印章要追溯到唐代,相传为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写的“贞观”二字连珠印。此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字连珠印、李泌“端居”宝印,李煜“建业文房”之印等也颇有名气。明代以后,使用藏书印的风气逐渐普及开来,私人藏书尤为重视藏书印的应用。明代“汲古阁”主人毛晋藏书之丰举世皆知。他有一方56个字的大藏书印章,印文为“赵文敏于书卷末云,吾家业儒,辛勤置书,以遗子孙,其志如何,后人不卖,将至于鬻,颓其家声,不如禽犊,若归他屋,当念斯言,耻非其有,无宁舍旃”。可谓蔚为壮观。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他的私人印章寓人品于字里行间,颇具韵味。常见的钤印有“七品官耳”、“动而得谤,名亦随之”。初看印文平淡,细究方觉可贵。藏书大师马太龙自刻一藏书印章,印文为“印奴”。由于藏书甚多,他的书常被人盗走。他一气之下又刻了“警印”,钤于书之扉页:“窃书非雅贼”。

当代常见的钤书章可分为个人与单位两大类,多用在扉页,以红色印鉴具多; 个人一般以名章具多,也有以书斋名号、专用藏书章等钤印的,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本书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现代许多文艺家藏书印章独具特色。茅盾所藏的《庄子集解》上,盖有他的“玄珠68岁后所读书”的藏书印记,颇有深意。郑振铎对洋装书籍,往往只在封面签个名,线装书才加钤“长乐郑氏藏书之印”。魏建功替他镌刻了两枚印章,长形者曰“长乐郑氏藏书”,方形者曰“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都是朱文写经体,前一枚每字加框,古风纯然,令人喜爱。我在收藏的书籍中,也发现一些有趣的印章。早些年,我在北京的潘家园古玩市场,淘到了一些从中直机关事业单位流出来的旧书,书的内页分别盖有“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藏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藏书”、“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藏书”“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藏书”等藏书印章,这些书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史类书籍。在我看来,能淘到从“皇宫”里流出来的书是十分幸运的了,有朋友称这批从中直机关事业单位流出来的旧书,若干年之后就可以成为文物了。不管其是否能成为文物,这也是藏书的一种乐趣吧。还有淘到十几本六十多年之前的政治文献书,从书的印章和签名来看,书的主人叫王肃清,他的印章十分有趣,是一个椭圆形的,里面除了刻有他的名字之外,还有“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字样。早几年,朋友送我一套五册著名的漫画大师方成老先生的《方成文集》毛边本,我方老帮我签名,方老不但在第一本上签了名,而且在每册的扉页都盖上了他那富有漫画色彩的头像印章,方老的这一签名盖章举措,着实让我兴奋了好几天。

售书章,也是人为痕迹的一种主要形式。在一些旅游胜地买书常能遇得到。去年国庆节期间,我在甘肃会宁红军长征大会师广场旁边的一间小书店,买了几本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走出小书店有好几百米,突然间想起还有一件事情没做,即盖上一个售书章。于是,我又掉头返回那间小书店,问书店的店主,是否有售书章?店主见我这样问,先是有点惊奇,从他的表情看,意思是这年月还有人提出盖售书章。后来忙回答我说:“有有有,不好意思,我忘记给您盖章了。”边说边从抽屉里找出了售书章,然后问我盖在什么地方?我回答他说,就盖在书的扉页上。大概是很久没有盖售书章了,只见他盖章的动作似乎是显得很生疏。也有书店将售出的书籍在封底或封面盖上一店名章,以表明此书已收款售出。近日在一个旧书摊淘到的一本文献书,由于其购书纪念印章很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本上世纪六十年代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名为《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这本书的购书纪念章是蓝色印,不是盖在封底,而是盖在封面的中间,印章的图案是圆形的上方的文字是“新华书店购书纪念章”,中间的文字是“广东深圳”,下方的图案是深圳至香港的罗浮桥。这样的购书纪念章很少见。在购书纪念章的下方,盖上了“邝洪昌”的私章,是红色印,我想这个邝洪昌先生应该是购书人。现在去新华书店或其他书店购书基本上不会盖购书纪念印章了。另外一些单位共青团工会搞一些文体活动,有一些奖品是书籍,不过这些书的上面,一般要写上几句话再盖上公章,时至今日,这种情况也很鲜见。如果说钤印(章)的本质表明了此书所有者(包括签名)或出处,多少有点此书“身份证”的性质,那么文字、符号、拼音等则完全属于个人的读书习惯了,有人对自己的书总是特别宠爱的,不额外留下点什么,心里痒痒。

古时候藏书章的材质是很讲究的,顶级的自是田黄鸡血等四大名石,也有用铜质的。现在最常见的是普通的石材质章,其实不管是什么材质的印章,反正铃印在书上都一样,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人会去关注这个问题的,也很难鉴别出铃印的材质。单位常见的是图书馆室的藏书章,多是用胶皮刻的,不象个人印鉴那么讲究,但经济实用也很好使。

文字包括签名、题跋、批注等等;符号就是用红蓝笔在书上划出的单道或双道、直线或波浪线、圆圈、星号等;文字和符号混合使用比较多,多见于个人藏书,尤其社会名人的签赠批注评点的本子,更是受到藏书人的追捧。名人签名书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不过这些名人签名书价值的体现,需要较长的时间。收藏者是需要有耐心的,要有长远的远光看。

巴菲特曾经说过:“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但是,有耐心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是没有那个耐心,所以,坚持别人坚持不了,你就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普通爱书人也往往会在自购书中属名或盖个名章,一般还有购书时期和地点,这也算是一种记录吧,同时还能起到提示借书人还书的作用,不过效果未必好,有的借书人就不一定会归还的。我就曾经碰到过。少儿时期,买了不少的连环画和小说,有的借书人往往是“老虎借猪,有去无回。”于是,我就在封二或者是扉页上写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如有损坏,照价赔偿。”可还是有极个别人有借不还,对此我也是无可奈何。

再说说自然留下的痕迹,时间长了或者是藏书放书条件不够理想,都有可能出现包括霉斑、潮湿、虫蛀、铁锈等等自然留下的痕迹。这也是藏书人一件头痛的事情。头痛归头痛,头痛就得医头。这些自然留下来的痕迹,藏书人也得想一些办法解决。

根据一些藏书友所提供的一些方法,以及自己多年来藏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对潮湿、霉斑、铁锈、虫蛀等等自然留下的痕迹,也有一些解决的方法。一是书籍受潮。所藏书籍一旦沾了水,干了以后就会有潮湿的痕迹。如果想要轻松的去掉这些潮湿的痕迹,可以直接找来几个棉棒。然后用棉棒蘸上一些明矾溶液,反复的擦拭有潮湿痕迹的地方,过一会以后,潮湿的痕迹就被擦除了。二是书籍霉斑。书籍如果长时间放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下,就特别容易生霉斑,想要轻松的去除这些霉斑。可以直接找来一些棉签,然后用棉签蘸上一些氨水,在霉斑的位置反复的擦拭,反复的擦拭几遍以后,霉斑就可以被去除了。三是铁锈。如果铁锈痕迹不小心沾染到了书籍上,想要去除书籍上的铁锈痕迹,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准备一些柠檬酸溶液,然后用抹布蘸取一点柠檬酸溶液,轻轻的擦拭读书上有铁锈痕迹的地方,然后再用抹布蘸清水反复的擦拭,接着在书籍里面加上一张墨纸,直接放在凉爽的地方阴干,书籍上的铁锈痕迹就去除了。四是虫蛀。虫蛀比较麻烦,难以消除,只有靠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在书房里放一些土烟叶,在书架上放一些樟脑丸等。此外,有时候手上比较脏,摸过书,特别是一些新书之后,书的页面上就会留有指纹痕迹。如果想要去除这些指纹痕迹的话,可以直接准备一块肥皂,然后用肥皂反复的擦拭指纹痕迹,然后再用抹布蘸上一些水,反复的擦拭指纹痕迹的地方。指纹痕迹就可以被有效的擦除了。

著名的藏书家韦力先生说过:“书也是商品,但是我不会用书赚钱。藏书人的乐趣在于得到藏书,所以要让自己的藏书回到藏书人之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他曾经得到过的乐趣。”书籍中留下的那些痕迹,不管其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都是读书人和藏书人不可避免的一些经历,也给读书人和藏书人带来了许多故事和乐趣。

藏书其实就是在储备知识与快乐,把从书中得来的越来越多知识合理的释放出来,才是我们买书、读书、藏书的真实目的。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也关乎国民素质和民族文明程度。喜欢书的人都是求书欲极强的人,他们总喜欢把喜欢的书占为己有,因此收藏书自然成为读书人爱书、恋书的一种嗜好。让书干净地(新书为主)和带着人为痕迹(旧书为主)地来,留存了一段时间不再新添人为痕迹地走,也是大多数藏书人的一个心愿。看着自己多年积累的带有各种痕迹的书籍,似乎就有一种金屋藏娇的感觉。每当夜阑人静之时,目视他们,仿佛是在与成千上万个知己对话,向他们学习,与他们相伴遨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有震撼,更有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幸福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