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飞的头像

肖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01
分享

农历七月半

根据工作计划,这几天下乡,我去各村检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展情况。这段时间正值农历七月半,是民间的鬼节。走在乡村的小巷路边,常常见到有村民拜祭时燃烧过的衣纸、食物等物品残骸。偶尔还听到一些鞭炮声。

农历七月十四、十五这两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实际上因地域差异,中元节具体是哪一天?认同不一,有的地方认定是农历七月十四,有的地方认定是农历七月十五。而在我的老家湘南农村,则是从农历七月十一日开始至十五日结束,这段时间都是“鬼节”。每到此时,不少人都会通过各种方式祭奠亡人、寄托哀思。

在珠三角地区七月十四有祭祀的传统,这一天相当一部分家庭都要备下酒菜、香烛和纸钱祭奠先人,以示对先人的怀念。人们于节日前上冥店买来金银纸衣、冥币、元宝等冥具,盛于纸袋中,加封,俗称“包袱”,择日于午后配上牲醴、果品拜祭祖先,拜毕焚化冥具(包袱),俗称“烧衣”。入夜以后,又以各种冥具及水饭、酒菜、香纸等祭于门前,施以无主之鬼魂。祭毕燃冥具,将祭品主要是酒饭留在门外不收回,菜要收回,俗称“烧幽”。

随乡入俗,吾辈久居珠三角几十年,家人在农历七月半,主要是农历七月十四也会搞一些传统的祭祀先人之活动,如炒一桌菜,这一桌菜很丰盛,有鱼有猪肉,有鸭有荷包蛋等等,还有一些最亲先人喜欢吃的菜。摆上香炉,点燃香火,每碗饭上面插上一双筷子,倒几杯酒,放几个水果,在门口烧金银纸衣、冥币、元宝等冥具。不过我们的祭祀仪式与当地人有所不同,还保持老家的传统。首先我们供奉拜祭的主要仪式是在家里完成,开饭前,会说几句话,叫上最亲的先人和各位先祖过来吃饭喝酒,再作揖。大约一柱香的时间,先人们用餐完毕,饭菜、酒水及水果等供品,除酒水倒掉之外,其他的饭菜在换碗之后,供家人食用。其次我们供奉拜祭的时间可以是中午也可以是晚上。再次,我们拜祭焚烧金银纸衣、冥币的地点是在家门口,不会在其他地方焚烧金银纸衣、冥币。

我老家湘南,农村人几乎没有人称农历七月半为中元节,他们只称“鬼节”。记忆中儿时的农历七月半,是农村人一年中最严肃的时期,甚至有点“恐惧感”。一到农历七月,村子里气氛就一天比一天重地凝重了,一种肃穆压抑着的快乐气氛慢慢酝酿。人们从农贸市场买来鞭炮和各种色纸,这些色纸用来制作冥衣、冥币。那些黄色的有一个深深的铜钱印痕,老家人称“钱纸”。这些黄色的“钱纸”线凿印紧挨着,成叠状,一叠纸钱有很多张。一到天黑时,人们似乎都慌慌地贴墙跟行走,说话的声音似乎也低沉许多。小孩子之间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神神秘秘地谈论着,谈论什么呢?谈论鬼。我听到过一些大人讲过的鬼。有很多种,如上吊死了的人会变成“吊颈鬼”,生小孩难产而死亡的产妇会变成“产汗鬼”,被河水或池塘淹死的人会变成“水浸鬼”等等。有些大人在讲鬼故事时,绘声绘色,就如同收音机里的那些说书人。时至今日,我想这些讲鬼故事的人,无非是吓吓我们这些小孩子,这世上哪里真的有鬼呀。

每到农历七月半,村民们传承祖先们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传统习俗。烧衣纸钱纸祭祖是七月半的主要活动。父亲是个知书达理之人,也是一个传统习俗的捍卫者。农历十四日或者是十五日,我们家开始拜祭先人,一大早便布置场面。上午宰杀鸭子,之后,父亲将祭桌摆在厅屋里的中间,在祭桌的三面放上凳子或者椅子,母亲则抹擦祭桌,不一会儿,祭桌被母亲擦得油光锃亮。母亲还要把一年敬神祭祖的菜碗、饭碗、小碟、筷子也洗得干干净净,祖先是绝对不能够怠慢的。

到了傍晚,拜祭仪式便开始了,母亲在祭桌上放几双筷子、几个碗、几个酒杯和一个大的装有葵花籽、花生、南瓜子、薄荷糕的搪瓷盘子,点蜡烛、点香,将炒好的几个菜如豆腐、辣椒炒蛋、鱼和红烧肉鸭肉等,其中豆腐、鱼要先煎一下,鱼一般是河鱼。还得摆放几样水果,下面三个上面一个,非常整齐的堆放着。然后父亲便拿几张钱纸出门,走到十几米外的地方,先往左十来米,烧几张纸,口里念念有词:“祖宗老子们,请你们回家咯!”再往右,做同样的事,念同样的话。再往家门走,一路烧了三四次钱纸,快到门口时,放一封鞭炮。噼啪声中,祖先们就回久违的家了。父亲把祖宗亡人“请”到家里“坐”。嘴里念到“各位先人来家里吃饭喝酒什么的,大家随便吃,招待不周,请多多包涵”。然后家里的人从长辈到小辈,一个个的跪着磕头,磕头的时候,一个个的嘴里还照各人的想法说一些保佑祝福的话。过了十多分钟,父亲或者是母亲把桌上酒杯里的酒往地下画个圈儿一倒,再把凳子或者是椅子挪一下,将饭菜换碗,意思就是请祖宗亡人吃饭喝酒的仪式结束了,我们便可以吃“大餐”了。接下来就是焚化纸包、烧香拜祖,曰“送老客”。纸包内包有寸厚纸钱,纸包正面书祖上名讳,包好后须在背面书。 一般的情况下,是父亲点完香、肃立一旁,母亲在地上烧纸钱、烧大礼包。待烧完后,父亲开始点燃鞭炮,“噼噼啪啪”声响彻云霄。整个农历七月半烧衣纸钱纸祭祖的仪式就结束了。

从农历七月初一至十五,这十多天的时间里,母亲会反复叮嘱我们几兄妹,有几件事要特别注意:其一是天黑以后尽量不要夜出夜游,这期间幽魂孤鬼都出来游荡。其二是如果晚上还在外面时要小心,千万不要叫出名字。这段时间如果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其三是不要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鬼魂的食物。其四是不要乱踩冥纸,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忌乱踩等等。总之,农历七月半,是我们这些小孩子十分敬畏、“害怕”的时期。

七月半祭祖习俗古已有之,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鬼节”。“鬼节”是后来的说法,有资料表明是从道教中元普渡开鬼门关的思想演变而来。七月半祭祖节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北魏时期道教的说法。据说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鬼节,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点荷灯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道士建醮祈祷,内容是为亡魂的灵魂超度。

农历七月半,我们怀着庄重、严肃的心情祭祀驾鹤仙去的先祖亡灵。这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祭祀节日,集民间世俗、道教、佛教三种文化为一体,其祭祀文化流传已久,影响地域十分的广泛。在民间世俗里,“七月半”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不忘根本。上世纪五十年代,七月半祭祖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地被边缘化。到了当代,虽又重提传统文化的复兴,但“七月半”祭祖追远的文化意蕴很大程度上与清明节共有。加上由后期演变成的“中元节”所赋予与鬼魅“迷信”的密切关联,所以在现有的节日体系中并没有得到突出。如今原始内涵的“七月半”祭祀活动,多是民众自发地、零星地在家庭内举行,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实际上,民间百姓把农历七月半,叫“鬼节”,是老百姓对家里死去了的亲人一种怀念,寄托的是追思。

岁月悠悠,时代变迁。广大农村许多的风俗在慢慢地消失,但农历七月半“接先祖”、“供饭”和“打发”的风俗与清明节祭祀先人的风俗一直传承至今。尽管农历七月半的习俗没有像清明节那样,引起官方的重视,撇开一些迷信的因素,农历七月半的习俗,表现的也是中华民族一种“尽孝”的传统美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