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飞的头像

肖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28
分享

耕读堂

我的老家在湘南农村。家谱记载,吾辈的先祖是萧何,明朝万历年间,先辈响应朝廷之号召,从江西会昌迁徙至湘南永兴鲤鱼塘盆地。此处田连阡陌,河渠密布,乃鱼米之乡也,被赋有“十八都”粮仓之美称。先辈安身之后,再以耕读传家,世代书香,科名鼎盛,儒厚醇朴。

我从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耳濡目染家族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晴耕雨读”“耕读传家”已经在我的脑海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自幼便喜欢读书,买书,藏书。尽管当时家中经济比较困难,大人几乎没有有什么钱给我,我只能是靠捡一些废品卖点钱,几毛几毛钱地积攒起来买书,我从买连环画开始,养成了藏书的习惯。至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时,所藏书籍达数百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由湖南调入广东中山工作。几年后,在乡镇买了一块地,建了一栋建筑面积为两、三百平方米的房子,有个面积较大的院子。我在院子里栽花种树、养鱼养龟,营造一个听鸟观鱼、读书写字、含饴弄孙的院子里安度人生。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院子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每当春分过后,直至盛夏,院子里东南角的鱼池周边便会传来蛙鸣叫声,有一点田园的野趣味。工作之余,我卸下一身的疲惫,坐在书房,泡杯茶、听音乐、看书学习,我向往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的耕读生活,正由梦想变成了现实。

清代诗人、画家方薰的自题联:“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并将其悬垂于静雅的书房之中。书房给人一种安静,清新,岁月静好的感觉。书房在文人心中,是一个修炼的道场。我自从有了三间书房后,心灵上似乎有了一个精神家园,常常一个人呆在书房里看书或者是思索一些问题。有了书房,一些爱书的朋友常来光顾,他们提议给书房取名。我觉得他们的提议很好,曾经想用父亲的名字作为书房的名字。但经过一番斟酌,还是觉得有点不妥。历史上几乎没有人用自己父亲的名字命名书房。思前思后,选定耕读堂。

虽然这个堂号古人多有用之,但这并不影响我给自己的书房套上这个堂号。主要缘于我对耕读文化的认同和追求。书房不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实践耕读文化的场所。“耕读”取自“耕读传家”,“耕”有立根乡土之意,“读”有传承文化,创造展望之意,“堂”代表一家之言,自成体系。耕读堂不仅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更代表了一种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耕读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其中“耕”指的是农业生产,“读”指的是读书学习。读书学习,是人的心灵与上下古今一切民族伟大智慧相融合的过程,它起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思想、丰富知识的巨大作用。这种文化传统强调通过农业劳动来养家糊口,同时通过读书学习来提升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

历史上,大多数文人墨客的书房都有个名字,一称斋号。如,司马光的书斋叫“读书堂”,陆游的书斋叫“老学庵”,听起来又端正又土气,一派做学问的严肃紧张。张岱的“不二斋”,李渔的“芥子园”,袁枚的“小仓山房”,活泼俏皮,带着通达与享乐的意趣。我算不上是个什么文人墨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文化或者是文学爱好者。因为我认为自身才疏学浅,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但几十年来,我爱好纸墨笔砚,爱好各类书籍,追求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那个的理念不变。天南地北,都留下了我访书买书的足迹。家中书籍堆积如山,拥有属于自己的一间书房是我心中的目标和梦想。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我也拥有了三个书房的读书空间。为此,我接受了那些爱书朋友们的建议,也想效仿历史上的文人墨客给书房起个名字。为此,多少个夜晚,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无数个书斋号在我脑海里闪过,最后定格为“耕读堂”。

有人说“家庭经济条件好,读书无忧的孩子往往不知道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把读书当成一种负累;家庭经济条件差,劳动力缺乏,没有条件读书的孩子常常向往读书,特别珍惜读书的机会。”我认为,这种说法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传统农耕文化对人们的影响。

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寒暑假和星期天大部分时间会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那时候,我不知道也不可能真正理解“晴耕雨读”的含义。恢复高考考上了新的学校,也没有弄清楚什么是耕读堂?直至参加工作买书、藏书,我才对“晴耕雨读”和耕读堂有所了解。年轻时才疏学浅,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真正理解“晴耕雨读”与耕读堂的含义。

耕读堂,这一文化理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自从春秋时期民间教育兴起,孔子就力主区分耕读。古代文人觉得身入书房,心神俱静,修身养性,可诚意正心,就如同斋戒一般,又称为书斋。一些士人给自己的书房画室起了诸如“耕读轩”“耕读山房”等名称。这种农耕文化强调通过耕作和读书来提升个人修养和教育后代,是古代文人墨客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例如: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宋代项安世的《耕读堂诗》就表达了作者对于耕读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描述了耕读生活的场景和心境,体现了作者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和追求。元代王冕《耕读轩》:“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明代徐勃《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此外,明代李循义的《自题耕读堂》也是一首表达耕读理念的诗作,反映了作者对于耕读生活的热爱和坚持。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耕读生活的美好,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推崇和追求。

千百年来,耕读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在耕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耕”和“读”的内涵随之也越来越丰富。“耕”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读”也不只是为了读书应举。在辛勤劳作的同时,可以培养勤劳务实、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品质,感受“粒粒皆辛苦”的辛劳与不易,更有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而读书则不仅可以立志、更能修身、立德,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耕读结合的教育不仅拓宽了教育的社会基础,促使读书人自食其力,同时也成为培养其品格、磨砺心性的重要方式。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风是一个家族最看中的传承。而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我的期盼,是我一生中必须要有一间书房,这间书房就是“耕读堂”。通过耕读培育自己和家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情操,传承良好的家风和祖训,不断滋养个人道德品格,从而使得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善最乐,读书便佳。”这也是耕读传家的现实意义所在。

在我心目中,耕读堂,是一个充满了书香气与田园风情的地方。耕读堂,不仅是一个阅读的空间,更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在这里,我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也可以追寻那份对知识和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在这里,我可以找到那些被时光遗忘的经典之作,也能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探讨学问,分享心得。每次我走进耕读堂,仿佛都能听到古人吟诵诗文和名言的声音,还能感受到那份亲近自然的宁静与安逸。而堂外的小院和乡村的田园风光,更是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当然这有点自娱自乐的感觉。不管怎么样,直觉告诉我,耕读堂里,有一份心灵的滋养,有一份宁静与智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