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李度的头像

小李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25
分享

春江花月夜


对中国古乐,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欢,尤其是古琴,发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沉稳古朴,直击心灵,有着追魂摄魄的典雅庄重,和一份说不出的悠长韵味。

唐诗《春江花月夜》或古乐《春江花月夜》给予我的,除了浩瀚的意境物象,宏阔的想象时空,还有哲人般的箴言和烟火气的家常。难怪,一想到教授陈国伟先生,我的脑海中叠印的一定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诗句。而每当我就着香茗氤氲的清气,闭目凝神谛听古琴流泻的乐曲《春江花月夜》时,眼前又会自觉不自觉的有陈国伟先生慈祥的影像现前。

而陈国伟教授给予所有学子的,不正是曼妙诗意的晕染和厚重学识的浸润吗?这难道不是我们所梦寐以求文学熏陶吗?难道不是我们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吗?

春,呈现世间的永远是连天的碧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所有的色彩中,最喜绿色。尤其喜好绿色植物。我专意养植了鸭掌木,让它在书房的青花瓷盆中肆意旺盛着。三年的光景,繁荣的枝叶便直到屋顶,垂荫着我的书桌。让我的读书写作更有了修行的况味,我把它笑称为“绿菩提”。四季常绿。当清水渗入树的根部,当我的手如风般掠过它瓣瓣皆为九枚的叶片,当它的花蜜泛着淡淡幽香倫袭我的味蕾时,我悟到了绵绵禅意——这玲珑如玉的碧色啊,真是好!养眼,养心。

古之学者必有师。我们的老师陈国伟先生以他八十余载的人生岁月,所精心雕琢的也是人间碧玉啊!他视他将毕生精力投身其中的教育事业为玉,他视他所教授过的数千名学子为玉,而终将把一腔豪情与热血淬火为春天的籽种与颜色,并赋予所有的玉石,使其焕发神奇的生命光泽,升华出不凡的人生价值,托举起一个富丽永恒的春天。

这样的春天,永驻在曾为先生的学生,如今已是全国知名优秀教师、模范工作者、专家、教授和高级领导干部们的心中;永驻在先生所教授的数百位河北老年大学的学子们心中,如今他们中已经有80多位省市级作家。先生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这样的春天,而让更多的学子们拥有了不老的青春,共同创造着属于春天的奇迹。

当看到天下学者云集泗水,虔诚朝拜儒学创始人、中国教育先贤孔子老先生亲手所植、已有2500年树龄的银杏树时,仰望那株枝繁叶茂高21.5米硕果累累的银杏,我的心中除了对中国古圣先贤充满敬仰之外,对陈国伟先生的敬意更加深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先生,为我们教授学业解答疑难的同时,也为我们传播了人生大道,使我们在先生身上明晰了何为高尚的品质,何为正直的人格,何为做人的道理。这一点尤为难得。如今,能称得起这样的“师者”,确实寥若晨星。为文为学之人,此生能拜您为师,那真是千载一遇的幸事乐事啊!

陈老师,能成为您的学生,也是一种荣幸。有多少人能有这种荣呢?从看到您和霭的面容,到聆听您的教诲;从您的文字中,他人的口碑中,已认定您必是我终生的导师。从您那些老年学子苍健古朴的笔下,我又真正认识了您,读懂得了您,并更加敬重您,爱戴您,甚至顶礼于您!是的,您从事的是一项崇高伟大史无前例的“老年教育事业”,您以文学播种着善良的中华传统美德,以爱心培植着真与美的福德,与您的老年学子们一起向社会向未来传递着一股强大如潮的正能量!

先生,我能为此生得遇您这样的良师而倍感荣幸啊!

碧澄,宁静,“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一个多么浩大悠远的意象啊!

先生,您就是这样的江河,无论胸怀,无论学识,您都称得起是这样的一条大江。不拒细流,而成其大;容纳百川而成其伟。即便如此,您却从不自恃其大,示现给我们的永远是宁静的一面。因为您拥有一颗宁静致远的心,所以能够把握更宏宽辽远的时空,能够包容更多的事物,思维更敏锐,记忆更清晰,感受更细腻,认识也就更全面、更深刻。由此梳理而成的一套套文学教学方法也更加细致入微,更加鞭辟入里,更加人文人性化,更加情理贯通,适应并成就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学员。

我们知道,在自我认识方面,静观有助于把握自我的真实本性,有助于萌生人生的惭悔意识,从而驱除痴心妄想,完善人生,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而在个人心智的把握上,如果常能身闲心静,宁静致远,一时的荣辱得失、一时的是非利害就很难左右于你。当然,在认识社会与人物是非方面,心静者较之心躁者,拥有更宽广的心理空间,从而也就能以更高的气魄与眼界来看待世事人生的沧桑风云。

我们的陈教授就是这样,心系教育,情寄学员,对待名利神定气闲,对等学员热情似火,把三尺讲台拓展为宏阔的江海,承载着一叶叶生命之舟,使之从这里启航扬帆,并最终驶向理想的彼岸!

说到处世方面,是否冷静,那绝对是智慧与愚蠢的分水岭。我们在日常待人接物中发现,宁静的心境,往往有助于我们始终保持谦和的态度、悦和的语气,既给人留下亲切的形象,也有助于问题的更好解决。所以,宁静的心境,成为成熟人生智慧的一个重要节点。

细细体味先生的作为,始终谦和,表里如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光拥有宁静的心境,更为可佩的是先生已达到了这样一种至高至善至美的人生理想境界。把对父母的敬爱,对妻子的亲爱,对儿女的疼爱,对学生的苦爱,都做到了宁静致远,一如源源不断的江河。先生儒雅的外表与奔放的激情和谐统一于一身。先生的爱,虽不动声色,却博大精深,让他的亲人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益终生。

先生对于来自家人和自身的病痛和灾难,总能微笑应对。在父亲去世、老母病重、妻子心梗、爱子车祸、自己三次住院的危急时刻,他都没有耽误学生包括老年大学的一节课程。这与北宋二程(程颢、程颐)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人之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有人遇一事,则心心念念不肯舍,毕竟何益?若不会处置了放下,便是无义无命也。”这份举重若轻的心态,让先生和家人度过了一次次难关。

而身为先生的亲人和学生,大家早已经学会享受这份源自先生内心的宁静和情感,并且正以不同形式来表达和回馈这份于平淡中蕴积的浓情厚意。

头顶霜雪舞,树下桃李丰。如果以桃李满天下,著作等身来形容先生,这一点都不为过。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先生的圆梦之旅尽管漫长,但历久弥坚,历久弥新,与时代同步,一步步圆了他自幼而萌生的作家梦,从河北作家协会会员,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始终与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学生们一起,畅游在文学殿堂里,百花齐放,建构着纯洁芬芳的精神家园,在自己圆梦的同时,也圆了更多的老年学子的梦,何其伟哉?!

这从六部约300余万字的厚厚的《金秋集》,从先生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成人教育与老年教育等诸多领域所著述的教材、论文大纲和点评文字中,从他的学生在不同岗位上做出的骄人业绩中,从老年学子出版的一部部诗集、散文集和长篇小说当中,从他最得意的弟子袁秀珍创作出版的三部文集、百万字作品中……我们都能深刻感受先生的教育思想和育才成就。让先生日复一日看似平淡的育苗浇花,产生了非凡的意义,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康乐了老年的生命,复活了丰厚的智能,成就了“有为”的奇观,开启了无尽的宝藏!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千万年来,月的清辉,无私照耀着人间万物。而人类也赋予了月无限美好的寓意和寄托。

先生将自己的生命渗透到了无限的教育事业当中,奉献给了孜孜以求的无数学子身上,正如那明洁的月之清辉,轻柔而全心全意地辉映抚慰着求知的眼晴和渴望的心灵。而先生做事做人也都如月般清静而为,淡泊名利。

曾国藩说过这样的话:“清则易柔,唯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先生的志趣和先生的襟怀,毫无悬念地决定了先生善良敦厚、正直无私的品格。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先生呈现给大家的永远是一如既往的亲切慈祥,谦和大度。象一轮江月,照亮了求知者的心。

静谧的夜,是先生最喜欢的时刻。或静思,或散步,或举首望月,或月下品茶。甚而,一杯清水,也足以点燃您活跃的思维。

有时,您在夜里漫步,思想竟至做了时空穿越。一会儿,您成了创新教育的韩愈,一会成了神采飞扬的李白,一会儿成了发出“逝者如斯夫”的孔子。一会瘦成了一弯新月,一会儿变作荷塘里一朵静静的白莲。

最后,当您的思想与视线停留在满天星辰的时候,您仿佛看到了您的那些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莘莘学子。您的身体渐渐幻化成一颗亮晶晶的星星,与漫天星斗,与您的学子交相辉映,溶为一体。使浩瀚夜空一时变得异常绚丽迷人。

秋日,天高云淡气爽。远处传来了雄健深厚、气势充沛的乐曲声,时而激越,时而清扬,时而遥远浩渺,正是古琴奏出的《春江花月夜》。我欣喜至极。

谨以此为题作文敬献给教授陈国伟先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