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撒拉族青年韩兴旺,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他本想安安稳稳地在家种地,在家照顾年迈的父母,怎奈自己的家乡青海省循化县查汗都斯乡太偏僻,太贫穷。这里土地贫瘠,收入微薄,远近几十公里的地方就只有一个制作帽子的工厂,还只是招收女工。他的村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他和他的妻子商量着也要外出打工。
之前,他已经有过好几次外出打工的经历。这次他决定好好选个去处。正当他为此事犯愁时,他的朋友给他推荐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山东淄博。
他的朋友告诉他,自己已经在淄博干了好几年了。这是个新兴的城市,这里社会治安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经济发展势头喜人。这里的人也很好,心地善良,待人热情。以前还没有听说过这个城市的名字,他在地图上寻找着这个离他的家乡接近两千公里城市。
这时,他的妻子也接到了朋友的信息。妻子的朋友在烟台开了家拉面馆,朋友说,烟台是沿海城市,人流密集,他们的拉面馆买卖很好。如果愿意去,朋友答应每月给他们捌仟元工资,另外管吃管住。
他犹豫了,朋友给的这个条件还是挺诱人的。而且给别人打工,省心,省力,不用为进货、经营等等方方面面的杂事操心费力。只要勤快肯干让老板满意,到月底就会领到属于自己的丰厚报酬。
他又给在淄博的好朋友打了电话,把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在淄博的朋友很诚恳地和他交流,又说了不少关于淄博这个城市的好话,最后说,你自己决定吧。
这是个十分艰难的选择,他几天几夜睡不好觉。他自然地想到了自己十几年来不平凡的经历。
十几年来,他走南闯北,历尽磨难。自己第一次跟人外出打工时只有十四岁。十四岁,本该是上学的年龄,但由于家庭条件差等原因,就辍学了。跟着乡里的熟人,他到了北京。在北京的饭馆里,他给人家刷碗洗盘子,一干就是好几年。
2006年,他跟着熟人到了东北,在辽宁沈阳,给人家烤羊肉串。沈阳那地方冬天很冷,而且冷的时间很长很长,接近六个月,刚到那里的时候,他很不适应。过了半年多才慢慢适应过来。2007年,他又随朋友到了上海,学做拉面,一干又是两年多。
2008年,他又去了河北,继续给别人打工,做拉面。由于勤快能干,老板比较喜欢他。
前些年由于新疆发生暴乱,有些新疆人为了生计跑入各个省份。很多新疆来的打工人员受到歧视,找不到工作。由于兴旺长得有点像新疆人,走在路上,也曾被误解惹了些麻烦。幸亏随时带着身份证,才不至于惹上更多麻烦。
当时,据说有些新疆出来的打工人员为生活所迫转而偷窃的事情时有发生。那一天,他正在忙活着做拉面,来了一帮新疆人,要在他打工的饭店吃饭。因为同是外乡人,又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他十分同情这些生活无着的人,尽量帮助他们。谁想到竟引狼入室,那帮人在他的店里白白吃住了几个月。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有一天,兴旺发现,那些人利用当地人们的同情心,合伙进行欺骗和偷窃活动,兴旺就好言好语地规劝他们。那些人不但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还对他进行威胁。再后来,竟发生了更卑鄙无耻的一幕。那些人出去作案,有两个被抓,就怀疑兴旺报了案。其余的人便将偷来的好些信用卡,身份证等等赃物丢在他们的面馆里,并报了警。警察来了,一时也查不出真像,就将店里的老板和伙计一并带到了派出所。那时还没有安装监控录像,警察一时也没有办法查清真相。他们呢,本来是受害者,却百口难辩,最后不了了之。出了派出所,一气之下,他卷了行李跑回了老家。
家乡虽然贫穷,但结婚的彩礼钱还却要的很高。他们那里有个风俗,兄弟几个的,联合起来,先攒钱给老大结婚,完了,再筹钱给老二结婚,依次下去。那里还有个风俗,结婚前男女双方基本上不见面,由父母说了算。这样也给以后的婚姻生活埋下了不少隐患。
韩兴旺是家里的老二,他在外面拼命地挣钱,先帮着大哥结了婚,等自己结了婚之后,再帮着弟弟结婚。弟弟结婚后,本以为可以轻松一下,好好经营自己的小家庭了。没想到弟弟婚后由于和妻子关系不和离了婚,等于白忙活了一场,彩礼钱要不回来。父母只好再给选好一方姑娘结了婚,不料隔了半年又由于双方性格不合离了婚。这样折腾过几次,大大加重了兄弟们的负担。
如今,韩兴旺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要赡养父母,要帮三弟攒钱结婚,要维持小家庭五口人的日子,生活的担子沉沉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他必须尽快做出选择。
“我要自己做老板!”,这是他多年的愿望。现在,这个愿望就像一粒饱满的高粱种子,已经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长高了。“不过,我要慎重地选择一处能施展本领的好地方。”
终于,他做出了最后的决定。2014年夏日的一天,他告别了家乡,告别了生养自己的父母,携妻带子,踏上了开往淄博的列车。
来到淄博后,他决定不在城里开店,城里竞争太激烈,他准备找一处城郊的小镇,平静的过一过忙碌但又不过分劳累的生活。最后,他选中了淄博的陶硫小镇。他是一个细心人,他只身一人先在陶硫小镇“考察”了三天,他发现这里交通便利,工业发达,环境宜人,最后决定在这里租个门面,然后将妻子儿女安顿了下来。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韩兴旺这个小伙子。那一天我和家住陶硫小镇的王哥去赶集,在集市繁华的地段,我们见到了他的“一碗香”拉面馆。拉面馆坐南朝北,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营业。
那天我和王哥循着扑鼻的香气走进了面馆,面馆的面积并不大,大约20个平方,20多个座位,但布置合理,十分整洁。
一位精明帅气的小伙子微笑着从里间迎出来,个子不算高,看上去好像是新疆人,三十岁不到的样子。我们要了两碗牛肉面,他转身进了制作间。
等待的时间里,我们仔细地环视着店铺。东西两面的墙上,靠里面悬挂着《青海循化孟达天池》”和《青海省西宁清真寺》的大幅风景挂图,清山秀水,蓝天白云,景色宜人,令人向往。靠外面,则悬挂着各种特色饭菜的招牌,什么炒饭类,凉菜类,盖烧面,盖烧饭,图文并茂,设计精美。
在饭桌边显眼的墙面处,有“本店清真,外菜莫入,禁止饮酒,敬请谅解”的温馨提示牌。我正寻思:能做这么些好菜,不让饮酒可惜了。忽然发现靠里墙角处仿佛是一箱箱半露半隐的啤酒,好奇心驱使我走了过去,靠近了才看清,原来是一箱箱的饮品。——看来我们这些俗人就是俗啊。
转了一会儿,隔着柜台,我开始关注起他的制作。一团面,在他的手里揉来揉去,拉来拉去,眨眼间,像变戏法一样,变成了一条条又细又长的面条了,真神奇啊!
锅里的水开了,他将刚刚揉搓盘拉而成的细面条撒放进去,三翻两翻,就煮熟了。捞面出锅,加萝卜汤,香菜,蒜苗末,牛肉,辣椒油。
当热气腾腾的两碗牛肉面摆上我们面前的饭桌上,我们早就忍不住馋虫的诱惑,一边吹着热气,一边品尝起了面条。
“香,真香啊!”我们两人异口同声。
没想到老板是个挺健谈的小伙子,听到我们由衷的赞美,在我们吃着面的时候,他打开了话匣子,给我们讲了以上的那些事儿。
拉到最后,我们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兴旺说,淄博真是个好地方,这里的人真热情啊。王哥是个热心直肠子的人,他说,小伙子,我们看到你的买卖真是不错,我们也真心为你高兴。你也别光说好,我们现在是邻居,又是朋友了,有什么困难,也可以跟我们说说啊。
年龄不大,但阅人无数的兴旺看到我们都是实诚人,就不再犹豫,跟我们说,我在这里开店,有时资金周转不过来,我想办张信用卡,就是能透支的那种,据说得需要人担保,不知能不能帮忙。王哥爽快地说,这事就包给我了。
还有,我的大孩子过了暑假就到了上学的年龄了,不知能不能在这里上小学。我一听,笑着说,这事我能帮忙,我是学校的老师啊!
兴旺一听,顿时激动起来。两位大哥,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了!
不用客气,我们是朋友嘛。将来,我们还会到你们家乡那里去做客的,你们青海省旅游资源很丰富啊。
欢迎你们到青海,到我的家乡旅游做客,到时我可以做你们的向导啊!
说到这,三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