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小的时候五官周正,眉目清秀,活泼可爱,人见人爱。后来却破了相,被狗咬去了半边耳朵。
那时,他特别喜欢和小伙伴们一块玩捉迷藏的游戏。小伙伴们凑到了一起,先通过“剪子包袱锤”的方式确定好谁来“找”人,其他人就到处找地方躲起来。躲的人总是想尽了法子,藏到轻易找不到的地方。姑父那年也就五六岁,那天当听到“找”人的小伙伴使劲喊着“10、9、8、7﹍﹍”的时候,他远远看到有个很大很大的柴火堆,就不顾一切的跑到后边,拨拉开柴草,使劲钻进去了。过了好些时间,听听外面没了动静,他以为这一次自己稳赢了,得意地探出小脑袋观望了一会儿,然后轻轻爬出了柴火堆。他正在拍着身上的碎草和灰土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从对面的大院门里窜出了一条大黑狗,汪汪叫着径直冲着他飞扑而来,他吓傻了,两腿一软,晕倒在了柴火堆上。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自家的土炕上,只觉得右耳朵疼得要命,一摸,右耳朵包着纱布。得知少了半边之后,他哇哇的大哭起来。和他一快大哭的,还有他的妈妈。他记得当时哭了好久好久,哭的嗓子都哑了。他哭累了之后停了下来,他的妈妈却还在院子里高一声低一声地哭,苦的好伤心好伤心,一边哭还一边抹着泪:“﹍﹍我的孩子啊,这可咋办啊,这可咋找上个媳妇啊﹍﹍”
少了半边耳朵的姑父就被别人起了外号,被别人嘲笑,甚至被别人欺负。
“这孩子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许多亲人都为姑父担过心。但是,事实上,姑父后来的生活还是过得很不错的,也可以说过得挺幸福。
他的心眼特别好,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说。有一年初春,乍暖还寒时候,他到山坡上的自留地里刨地,一直干到月亮挂上了中天才歇工。顺着崎岖的小路下了山,刚走到大路上,隐约听到了微弱的呻吟声。走近仔细瞧过去,淡淡的月光下,路边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浑身打着哆嗦。他赶紧抱住老人,扶他坐起。经过询问得知,老人是外出卖砂锅回家,路上又累又饿又受了凉,身子不听使唤,倒在了地下。要是在这里躺上一宿,冻上一宿,那是必死无疑的。劳累了一天的姑父赶紧跑回家,找了一辆地板车,把老人抱上车,又把老人的扁担和盛着卖剩下的砂锅的筐子用绳子绑到车上,将老人送回了好几里外的家里。好心有好报,以后几十年里,那老人和他的孩子们一直很感激姑父的救命之恩。
又一年,姑父和自己的邻居结伴到昆仑集市上购买小猪,转了一圈,看到有人用车子拉了十来只小猪刚卸下,大家围上挑选,交钱。姑父也精心挑选了一头小白猪,从包裹中取出钱。主人接过钱说,临时找不开,让姑父稍等一会儿。姑父估计那卖猪的临时也卖不完,将小猪捆好放到带来的藤条筐里,托近处卖笤帚的人帮忙看着,就到集上转了转,买了些别的日用品,正好可以换出零钱。等他买完东西,回来一看,那卖猪的已经不见了踪影。这可咋办,这可咋办,他开始埋怨自己。他急得走来走去,一直等到集市散了,也没再见到那卖猪人的影子。结伴去赶集的邻居说,这事也不能全怪你,你怕啥,算你走运,白捡了一头小白猪,时间不早了,赶紧回家吧。姑父白了邻居一眼说,这怎么行,这年月养母猪也很不容易,咱可不能做昧良心的事啊。他坚决要等,让邻居先走,回去给家里捎个信,就说回家晚一些。
直到天快黑的时候,终于等到了喘着粗气跑来的卖小猪的人。原来卖小猪的人卖得很顺利,十几头小猪转眼之间就卖光了,一高兴,竟忘了还有一个没支钱的。等回了家,吃了饭,又累又困,就睡了一觉。睡醒了点钱的时候,才惊觉不对,忽然想起了一头小猪还没收钱的事。和妻子一说,妻子劈头盖脸地就骂开了,两个人几乎动了手。他急匆匆跑回集市,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见到了正在等他的姑父。那天那人执意要少收姑父的小猪钱,被姑父拒绝了。分手时,那人感动得紧握着姑父的双手,使劲晃了又晃,两眼含泪哽咽着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后来,姑父娶上了漂亮贤惠的妻子,也就是我的姑姑。那一年,我的爷爷在日本人开的煤井上遇了难,家里就像塌了天,五六张嘴要吃饭,缺少劳力,又没有经济来源,家里实在穷到揭不开锅了,怎么办?只有十四岁的姑姑,就嫁到了姑父家。姑姑勤俭持家,姑姑和姑父恩恩爱爱,共生育了八个儿女。
姑父特别能吃苦,他是侍弄庄稼的好手,做买卖更是颇有天赋。他只念过一两个月的私塾,认字不多,记忆力却特别好,心算能力更是强得惊人。农村刚要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时,他帮着生产队丈量土地,大大小小的山地,哪块地几亩几分几里,他都能背的滚瓜烂熟。不管谁询问,他张口就能说出。做买卖,别人用算盘算账,他不用。他口算,算得又快又准,让许多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前些年,时兴家族建族谱,姑父成了大忙人。不但本家族,村里和邻村其他家族也聘请他担任顾问。八十多岁的人,身板硬朗,腿脚灵便,别人一叫,就乐呵呵地答应下来,跑东跑西,一点儿也不知道累。哪年哪月发生了什么事,谁的爷爷老爷爷叫什么名字,谁的孩子找了哪家的闺女,这些别人记忆模糊说得含含糊糊的事,他记得真真切切,说得清清楚楚,认识他的人都直挑大拇指。
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他的聪明才智都传承给了他的儿女们。儿女们都混得不错,家里条件很好,也都十分孝顺,根本不缺他的吃喝,他完全可以过上悠闲的日子,享受清福,但是,他一直闲不住。他不抽烟,不喝酒,就喜欢干活,八十多岁的人了,还自己种着好几亩地。小儿子承包了建筑工程,他义务去当小工,和泥搬砖,不甘人后。有一天,一位外地人经过,就好奇地问他年龄,得知他八十多岁后,吃惊地说,我还没有见过八十多岁的小工,您家里很困难吗?正巧他的儿子听到了这话,心里自然很不舒服。就把倔强的姑父撵回了家里,第二天,闲不住的姑父又偷偷地跑到了工地上。
姑父这辈子没大生过病,八十八岁这一年的冬天,他觉得身体不适,躺在了床上,从此再没起来。几个月之后的一天,姑父平静地对围在床边尽心伺候的儿女们说:“该走的时候就得走,我不能给你们添累了,我得去找你们的妈妈了。”
姑父就这样平平静静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