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难得见到几本课外书。偶尔看到哪个同学手里拿了一本课外书,大家都瞪大了眼睛去瞧,然后是争来抢去,有时几乎要干起仗来。
上小学时我们只有语文和数学两册薄薄的课本,再加上几本薄薄的作业本,几支短短的铅笔和半块小小的橡皮,装在母亲用碎旧布片拼凑起来缝制的小小书包里,似乎用小拇指头就勾得动。上学放学的路上,小伙伴们都蹦蹦跳跳的,身上很轻松,心里也很轻松。
每个学期初语文课本发下来之后,我就一遍又一遍从头至尾地翻看,不知翻了多少遍,上面的文章差不多能倒背如流了。心里特别渴望得到一本课外书看,实在找不到,有时竟然拿出数学书,把上面的练习题当故事读。说来可笑的很,本来枯燥无味的练习题,由于自己加进去不少想象,也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了。比如,有这么个数学题:小明的妈妈给小明两毛钱,让他去打三提酱油,酱油六分钱一提,问,小明打完酱油还剩下多少钱?我一边读着题,一边开始胡思乱想。妈妈的钱是从哪里拿出来的?(家里的钱来得不容易,一般藏得可严实了),打酱油的瓶子是啥样的(大多用厚重的玻璃瓶,攥着挺沉的),小明走在路上会遇到哪家的狗朝他汪汪汪地叫?(似乎家家有狗,有时躲不及时,会跌倒,会把酱油瓶摔碎,那可是犯了大错了),小明是不是把酱油错打成了醋?(我似乎干过这种傻事),剩下的二分钱妈妈会要回去呢还是送给小明?(一般不会给,因为家里花销头绪多,又没有经济来源,妈妈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假如那二分钱归了小明,他会拿去干什么,是买了好吃的,还是存到枕头里面﹎﹎﹎唉,没办法,只好那样苦中寻乐了。
我忘了从啥时候开始痴迷上了课外书。小时候家里穷,根本买不起课外书。再说,即使有钱也难买到,因为我们家乡那地方方圆几公里之内根本就没有一个书店。
我的小学同学国庆的妈妈开了一个理发铺,为了招徕顾客,就购买了不少小人书。像《水浒传》《西游记》《隋唐演义》等成套的书都有。不过由于看的人多了,看的时间久了,大多缺角少页,有些破损很严重,或掉了封面,或失了后面的页码,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我的阅读兴趣,我常常沉浸在书中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忘了吃饭。要是别的孩子整天蹲在他们家的理发铺,主人肯定是不太乐意的,尤其是顾客盈门的时候。对我,她却总是和颜悦色的,因为我可以帮国庆辅导一下功课。这样,我既得了“助人为乐”的美名,在夏天有时还能吃到冰棍,最高兴的是,可以在那里读完一本又一本的小人书。
上初中时,和我挺要好的一个同学小亮,书包里常常装有一两本课外书。其实小亮并不爱看书,不爱学习。不过他有一个爱看书爱学习的哥哥,当时正读重点高中,拿来的书全是他哥哥买的。小亮带课外书来学校,主要是为了在同学中炫耀一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总有一些题不会做,为了不至于受到老师的惩罚,就拿本课外书来讨好学习好的同学,然后,“心安理得”地抄写他们的作业。
我和小亮关系最好,我便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记得最清楚的,是他会定期带来一本《少年文艺》,这算是那些年我能看得到的最好的刊物了。每次从他手里接过书,我如获至宝,激动不已。写完了作业,我如饥似渴地一页一页阅读,往往读上好几遍才恋恋不舍地还给小亮。为了源源不断地读到好书,我开始“讨好”小亮,比如,他有哪道题不会做时,我十分“慷慨”地打开我的作业本,任由他去“参考”。有一天忽然觉得这样做似乎不妥,有点“害人利己”。“良心发现”之后,我开始耐心地为他讲解起难题,直到他弄明白为止。小亮的脑子并不笨,经过我的点拨,成绩提高了不少。当然,我也因此看到了好些课外书。后来,小亮的哥哥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在我们宛山地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小亮的哥哥成了我和小亮心中的偶像,我从此更喜欢上了看书学习。。
转眼间几十年的光阴如水般逝去了,不知为什么却总是难忘那些痴迷课外书的往事,总是常常忆起那些轻松愉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