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修鞋的生意很红火。
集市这天,修鞋匠们天麻麻亮就出门摆摊,接活。撑开小马扎放平,一坐下就是一整天,往往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他们接手的活儿接连不断,需要修补的鞋,大小不一,样式多样。下午集市散了,甚至天色昏暗了,他们才不得不收摊回家。实在做不完的活,还要带回家继续干。春夏秋冬,无不如此。
修鞋匠不仅修补磨损的旧鞋,还“修补”新买的皮鞋。
“能穿上一双新皮鞋”,曾经是那时候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那时候,在乡下,平时街上几乎见不到穿皮鞋的人。过年过节偶尔在街上遇见几个穿皮鞋的,一般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后来,条件好些了,买皮鞋的人渐渐多起来。不过,熟悉的小伙伴小姐妹,若是谁买了一双时髦的皮鞋,还会引起不小的轰动,一定会招引满屋子的人前来观瞻。
新买的皮鞋,不管是谁,都舍不得直接穿到脚上走出大门。
人们无一例外地先拿到修鞋匠那里“补掌” ,这给鞋“补掌”有点儿类似于给驴蹄子打掌。 人们提着新鞋到了修鞋匠那里,也不用多说什么话,修鞋匠就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修鞋匠接过大家递过去的新鞋子,上下瞧瞧。将鞋子平放到展开在地面的胶皮上比着,用铅笔画出个鞋底前掌的轮廓,再用剪刀剪裁出和前掌一样大小的胶皮,贴到鞋底前掌处,最后将鞋子反放到钉鞋的专用铁架上,用锤子将一个个小钉子使劲砸进鞋底,反复敲击直到砸结实为止。
补完前掌之后,再在鞋根部补掌。脚跟部的“掌子”有铁质的,也有胶皮的。修鞋匠这时候会问鞋主人愿意补哪种材质的。
女人们大都喜欢铁质的掌子。鞋匠们在鞋底一定的位置上安放好一个个小巧的铁质鞋掌,放到钉鞋的专用铁架上,用锤子将钉子砸上,把掌子固定好。铁掌钉好之后,女人们走在砖石或水泥地面上,踩踏出有节奏的哒哒声。这穿鞋的人就显得很神气。这铁掌无形中会大大增添主人的自信和魅力,也会吸引无数专注欣赏的目光。夜晚,在黑灯瞎火的街巷里穿行,还能给自己壮胆,当然也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记得上初中时,我们年轻漂亮的的英语老师既温柔又严厉,那年她新买的皮鞋就砸了铁掌。英语课前,我们隔了大老远就听到她从走廊一头走来的声音。我们早早就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坐好,一边欣赏着那清脆悦耳的哒哒声,一边等待着她不紧不慢地迈进教室。
当然这铁质鞋掌也不是女人的专利,它也博得部分男士们追捧。不过,大多数男人愿意钉上皮质的鞋掌,皮质的鞋掌走起路来没啥动静,显得含蓄沉稳。
皮鞋穿的久了,破损了,可以修修补补再穿。钉上的掌子,无论是铁质的,还是皮质的,也可以多次更换。一般说来,除非鞋子旧到实在穿不出门,人们都舍不得丢弃。
现在,鞋柜已经成了每家每户必备的家具,谁家也有几十双甚至上百双鞋子。
这和“女人的衣橱里总是缺少一件衣服”一个道理,女人的鞋柜里也总缺少一双新鞋子。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超市里,大家看见了中意的鞋子就想变为己有,心一动,手一划,这种想法就轻易而举地变成了现实。她们每次出门都得选择一番,想穿哪双穿哪双。
她们还会不定期“清理门户”,根本不等鞋子破损,不等鞋子褪色,只要是看着不顺眼了,就毫不犹豫地让它们“净身出户”。
现在,坏了的鞋子,谁还去修理呢?
所以,修鞋匠,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可关于修鞋的那些往事还历历在目,难以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