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秀的头像

肖秀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6/23
分享

妈妈的酿菜

浓浓家乡味,悠悠故乡情。妈妈是客家人,最拿手的菜要属客家酿菜,全家人都赞不绝口。

酿菜是客家菜系的特色菜式,“酿”是一个客家话动词,表示“植入馅料”的意思,就像客家话保留着中州古韵一样,客家菜同样也保留着中州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相传,从中原迁徒至南方的客家人,思念家乡,在制作节日食品时,迁移的地方没有包饺子用的面粉,只好就地取材,用不同的原料、蔬菜等代替饺子皮包裹馅料,有什么食材就酿什么,酿豆腐、辣椒、茄子、苦瓜、香菇、腐竹、鸡蛋等等,形成了无菜不能酿的客家酿菜饮食文化。千百年过去了,客家菜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断迁徙,不断流变,无论脚步走多远,在客家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他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千里之外的异地,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酿菜是妈妈的味道。小的时候,每逢节假日,天一亮妈妈就赶到菜市场,挑选好猪肉档口刚运到的新鲜猪肉,客家珍姐亲自磨好热气腾腾的豆腐,再备好茄子、苦瓜、辣椒等等配菜,满满一筐满载而归。

回到家中,妈妈花上数小时,精心烹饪一桌丰盛的客家酿菜。把猪肉剁馅、香菇泡发切丁,干虾米泡发切碎,香葱头切碎,加入生抽、蚝油、盐、淀粉调匀。妈妈酿的豆腐,在我心中,无人能出其右。寻常人用筷子戳洞,用筷子把肉酿进豆腐里,手工慢,极易破。妈妈是从不用筷子,左手虎口箍紧豆腐,右手戳洞塞肉,因用人手,能精确感受豆腐被肉馅挤压的微妙之处,手速快,鲜少破。酿出来的豆腐饱满鼓涨,白里透红。酿豆腐最能考验厨师功力,酿蔬菜则易如反掌。苦瓜去瓤切块,辣椒去籽对开,茄子切成厚片,再两面剞成横竖花刀,填入肉馅。把酿好的全部食物摆在煎锅里慢慢煎香,肉馅和蔬菜汁液交融、鲜香扑鼻。豆腐转砂锅炖得滚烫,撒一把葱花,香得哈喇子都要流下来了,当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物质条件并不富裕的八十年代初,吃上五花八门的酿菜,是相当隆重而幸福的事情!

结婚以后,我和公公婆婆同住。婆婆是正宗广州人,也会做酿菜,喜欢猪肉、鱼肉混合剁馅,吃起来爽口弹牙,但让我总有一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遗憾。妈妈似乎知道我惦记着她做的酿菜,时常酿好一大盘,让我打包带回家,当作加菜。酿菜加热后,更加咸香软糯。婆婆随和,对我妈做的酿菜也赞誉有加,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

日子久了,享受妈妈的酿菜已成习惯,总以为会有无数个来日方长,等自己闲下来,再向妈妈学习手艺。年复一年,蓦然回首,妈妈已是年迈,身体每况愈下,我不忍心再让妈妈操劳,便自己用心琢磨起来。

看似简单的酿菜,做起来耗时费力,对于我这样掐着时间做饭的人来说,考验不小。我手忙脚乱地酿着豆腐,脑海里渐渐浮现儿时的场景,在小小的厨房里,煤炉上滋滋冒着白气的砂锅,一个熟悉的身影为家人的一日三餐而忙碌……回想至此已是泪流满面。妈妈身上坚守着客家人的勤劳与朴实,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留给了家庭,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餐桌之上。

妈妈的酿菜,如同传授母语,把味觉深植于我的记忆,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的再远,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我,家的方向。原来,爸妈一直住在我的心里,只是我少了太多表达的机会。从今往后,在屈指可数的几十年光阴里,就让我为他们生火做饭,好好珍惜这家常美味,陪他们慢慢变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