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笑言的头像

笑言

网站用户

其他
202101/15
分享

阿德的东平路岁月

阿德的东平路岁月

     阿德的东平路岁月

      杨晓炎

陈君伟德,与我同龄,圈内称他为“阿德”。我在一次同济大学美术馆举办的画展中偶遇了阿德。这一别三十多年,老友相聚,感慨万千……他1985年留法,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比埃尔·卡隆教授工作室习画。留学期间阿德又学会了传统的彩绘玻璃和镶嵌玻璃工艺的制作技术,饱览巴黎的各大小博物馆及画廊,特别观注古典主义、学院派以及印象派的那些作品,深为那些大师们的力作所震撼!并从中领悟了西方绘画的精髓。1993年回国创办他的彩绘玻璃工作室,中西文化交流继百年前法国传教士创办的土山湾彩绘玻璃第一人,在上海各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留下了伟德彩绘玻璃的作品,成为上海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我和阿德相识是在1981年他从上海美术学校毕业的那一年,在中苏友好大厦举办他们的毕业创作展上。他们班十三个学生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学生,都是百里挑一的绘画好手,阿德的二米多高的毕业创作自画像在画展中引起强烈反响,让许多热爱绘画的人们记住了陈伟德的名字,当时的《艺术世界》杂志在封底刊登了阿德的这幅自画像,也同时引发我的关注,事后才知他的艺术经历。他从小酷爱绘画,师从孟光,美校毕业,分配到上海京剧院搞舞美设计,意外得到东平路11号顶层他的小天地工作室,一间专供他使用的房间,能在里面居住和绘画,这在当时实在是太大的惊喜,而且舞美工作轻松,随意支配工作时间用来画画,几乎成了一个自由的职业画家,阿德天生把绘画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只要有时间绘画,很快消除了分配“专业不对口”的烦恼,阿德把美校学的绘画技巧,在这小天地里,自由自在的工作氛围给他留出充足的时间,尽情创作了许多作品,这段时间的创作,只有夏葆元大师和我说过,常见他的东平路顶层小阁楼亮着灯光,夜深人静的东平路11号黑黝黝的建筑,昏暗的路灯和三楼房间的灯还亮着,偶尔友人会路过窗下,轻声呼叫“阿德”……,那时候男女朋友之间是可以不用打招呼随意串门的。曾经无数个夜晚,或朋友间海阔天空畅聊,或伏案画画至凌晨。那段时间过去的太快,幸福快乐如影随形,现在回忆起来,那一定是阿德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阿德称“东平路岁月”让他诞生了油画《东平路11号画室·自画像·窗》等多幅肖像和静物画,其中一幅画友人蓓蓓的肖像是和魏景山老师在东平路11号画室一起写生完成的,只可惜阿德的这幅在巴黎出售变现了。也是在这个画室中阿德和几位同仁完成了《战争与和平》的连环画创作,这期间阿德还为各大杂志和小说以及《连环画报》创作了大量的插图和连环画,所得稿酬正好为他之后的留法积得了一点盘缠。和西方许多画家一样阿德喜画自画像,他反复画自画像,像许多大师一样画自己是不断提高悟性。在《东平路11号画室·自画像》中,年青时的陈伟德靠着从窗外透进来的光线正埋头作画,其专注和虔诚态度极像个圣教徒。画中的色调、气息、风格无不透露出荷兰画家维米尔对他的影响。之后他在巴黎贝尔那画廊开画展(此画廊有着悠久的历史,纳比派绘画的代表人物蓬纳和维亚尔曾是该画廊的签约画家),贝尓那画廊老板看了阿德的油画《东平路11号画室·自画像》,劝他不要把这幅作品卖了,以后你再也画不出这类的古典作品了。

在我眼里,油画仿如造坦克,属重武器一类。无论制作成本和时间都很昂贵,少则几月多则几年才能完成,由于伟德的美学理念和生活环境,他创作的油画作品大多数是生活的细节,弄堂街头摊位,特别有人间烟火味,他也常常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在人类近千年的绘画历史中,那些最经典和最为广为流传的作品,往往不是那些有着恢弘场面的历史巨幅大画,而是那些表现日常生活场景或者是人物肖像小幅作品,如《蒙娜丽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草地上的午餐》、《晚钟》、《日出的印象》、德加的《芭蕾舞女》系列等等,其实生活的常态就是平实而自然的细节。

总观伟德油画、粉画和彩玻艺术三大块。我以为伟德彩绘玻璃艺术留存在各建筑群中,是美化环境的大众艺术,而在他孤独寂寞的无数岁月中创作了一幅幅精美动人的油画、粉画、素描作品,才是他沉淀人生感悟的心灵作品……如今回想,我与阿德从一幅《自画像》相识相知,他突然消失在东平路11号,去法国留学回上海一别相隔三十多年,又重逢回忆他仅仅四年的“东平路岁月”,是他出国留学前的最难以忘怀的岁月,怀旧有时候是出新是时尚,意味着重生。许多阿德海外老友艺术家都已是耳顺之年,回忆这段岁月似是昨日的青春,同样我和阿德的这段情谊,也显得弥足珍贵。

   ( 2020年12月27日晓炎视力模糊二稿于小言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