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以后海水和泪都是甜的……
杨晓炎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人随着岁月,从儿童少年到成人……慢慢衰老,离死亡越来越近,谁也逃脱不了这条路。据《圣经》记载人可活九百年,但现代的人过百岁都难,他在世99岁,天堂多了一个“老顽童”的艺术家。
我喜爱他。
他年少时和齐白石合影,青年时多次拜访表叔作家沈从文,他的写作应该说是受表叔的影响,圆了作家梦。用丹青话形容谁年轻时没装逼过?上世纪八十年代风华正茂29岁的我,公差进京,学他样,拜访合影我心目中的艺术家,其中有他……
记得这天上午,我坐在部里的车,来到他许多人羡慕体现待遇的三里河南沙沟住所,他开着名车,风风火火下车,看到我威武戎装上海来的帅哥,热情洋溢的让我坐在他厅里墙壁上挂着土耳其壁毯的沙发上,旁边坐着他的宝贝儿子黑蠻,给我印象他的儿子不擅言谈,再次打破子不一定像父的性格观点。他明白了我拜访意图,表白了他不画漫画的,却侃侃而谈国内外的交通状况(引发了我一篇专访报道发表在《中国交通报》。)他高兴地在我随身携带的人美速写本(当年吴作人夫人说我应该准备一本册页,吴责怪她多语)题写“上善如水”,老子语含义深刻,有多少人做得到像水一样柔软向低处流……
从此这一拜访合影之后,我就像一个“初恋的少女”,默默地喜爱他,关注他,凡他出版的诗集散文画册我都悄悄买入收藏阅读,我确实在他散文中知道《儒林外史》的风景描写,就是早期的印象派作品的滥觞,《永玉六记》的水墨画配上幽默风趣的书法文字别具一格,他的许多短小精悍的水墨画是有讽刺漫画的语言元素,这怎么能说他不画漫画?
最使我激动的是,他的儿子黑蠻不擅表达却为我是否辞职去国外定居,写了几十页书信(至今还保留,)分析利弊,令我感动不已他的诚实禀性,仅仅只是一面之交啊!让我懂得“月是故乡明”的深刻内涵……
过了青春期,陈丹青说,再和名人合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你吃了鸡蛋营养丰富,干嘛还要和母鸡合影留念呢?《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家是拒绝各种有关自己的传记和报道,他几乎不出入公众场合和人拍照合影,这没有对错,纯属个人的选择,而他选择的是满脸色斑高龄老人,嘴里含着烟斗,照样生活在时尚刊物封面上,活跃在社会活动及影像记录中……
我喜欢他正话反说,看似顽童,实在是有深刻含义的“老顽童”,悲剧喜唱……
为何这么多老百姓喜欢他的作品,他说的是真话啊!你看他的兔子邮票形象像什么?不言而喻了……他晚年的长篇巨著《无愁河的流荡汉子》,还真当他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老爷子还一本正经的码字,那怕只要有一个读者,他也要坚持写下去,我喜爱敬佩他的可爱……可爱到他连骨灰都不要,还不许任何机构亲友参与支持以他名义搞什么纪念活动,他对人心的复杂险恶思考得如此深刻……
他的大幅彩墨作品,已经被众多美院学生模仿丝瓜筋沾色彩斑斓,你能说他没有自己的符号风格?
突然有一天,新闻报道他的妻子梅溪90多岁在香港病逝,她为永玉生儿育女,风风雨雨,含辛茹苦,在那特殊的岁月,人人自危,他的墙上挂着窗外春暖花开的画面,给他的斗室带来全家满园春色,永玉在这幅画中补记写道:“一九六七年,余住北京京新巷,鄙陋非余所愿也,有窗而无光,有声而不能发……室有窗而邻墙所堵度日如夜……”他以这画当窗户,全家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中生活过。妻子的离去,对他来说,真是悲伤啊!毕竟是共患难的结发夫妻感情深意重……
人真的是很无奈,即使白头偕老的夫妻,总有一个先走,留下的却是孤独老人……
好在他,乐观开朗,遗憾的是他没等到百岁画展。
我从喜爱他时的“初恋少女”,如今已成了“白发老太”。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他留下了那么多发人深思的书画作品和文学作品,永玉毕竟是永远的玉,他相信自己不死,不需要人们告别仪式,他永远是一个顽童,他坚信:
“ 海水是咸的,泪也是咸的,
但一万年以后海水和泪都是甜的……”
( 2023年6月17日晓炎视力模糊二稿于小言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