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瓦
视野中,你渐渐淡去,留下日渐暮气的江南,和那瓦缝参差的江南记忆……
——题记
回家探望父母,或许因为天气的原因,心中有些悲凉,深究了下,发现这种心境的形成还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料峭春寒中父母日显佝偻、迟缓的身影,而另一个原因,是老家前坪中七零八落的残碎瓦片。父亲很有成就的对我说,花了几千元,把屋瓦全换成了红色琉璃瓦。
俯身细看,颜色驳杂陈旧的瓦片无声的躺在地上,与枯枝落叶相伴,凋零残破,无声的叹息、诉说与感伤。
这些碎片有着令人怀想令人心痛的几重景深。
它们中的一些曾是江南黑白主色调的砖瓦房鳞次栉比中的一员,曾经那样整齐的在晚清和民国的天空中庄严肃穆的展示过它们的静美,曾经在旧中国的兵连祸结中丧失了同伴,又曾经备受呵护的盖到一贫如洗的祖辈的土砖房顶作为众多廉价的水泥瓦中的一种点缀……
母亲说,它们中的一些,37片,是你爷爷当年盖房时实在少了和别人打条子借来的;另一些,稍显红色的,是当时没钱,买不起熟瓦,只好买些没烧熟的白红色瓦;还有一些,买来的时候就是半片,由于能凑合着用,于是也给我们遮风挡雨这么多年……
而今,你们静静的躺在地上,令人感伤。“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曾经,那袅袅炊烟从你们的缝隙中升起时从容淡定的那份素雅,足以烘托江南的日暮乡关;
曾经,那如丝的细雨飘洒在你们身上时的那份缠绵,足以让人领略江南的烟雨如愁;
曾经,那碎琼乱玉般的霰雪击打在你们身上时的那份灵动,足以让人浮想江南的纯情浪漫;
曾经,那飘零的杨花无助地躺倒在你们的怀中时的那一份凄凉,足以让人吟咏江南的淡淡忧伤……
你纤巧灵动,是因为不必经历北国粗砺的风沙,你和烟柳画桥为伴,风帘翠幕为邻,成就了鳞鳞大厦,成就了参差十万人家,你曾营造了如烟如梦如酒如歌的江南,点染了如诗如画一样柔美的江南,抑或是如江南一样柔美的诗画。
你曾迷醉了多少江南游子的眼神,你曾无限丰富了江南风物的意蕴,从今以后,哪一种被称作“瓦”的东西,能与鳞次栉比有丝毫的关联?
你碎了,消散了,消散不了的,是你大庇天下寒士的无私、执着之魂。你活在柳屯田的词里,白石老人的画里,秋雨先生的文里,中国建筑史的辉煌里。
行色匆匆的脚步,在一片狼藉中踩踏出一串串“咔嚓”作响的单调音符;率性而为的村童,随手拾起一片碎瓦平抛在小池中削出一串串相继升起的水花。视野中,你渐渐淡去,留下日渐暮气的江南,和那瓦缝参差的江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