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妙人
文/肖鹰
网络上流行的《泪蛋蛋掉在酒杯杯里》歌曲,是描述青年男女相思情;《一壶老酒》是抒发思乡离别之情。两首曲风不同,一首欢快诙谐,一首深情思念,各自拥趸无数,颇受欢迎。
酒,是个精灵。唐代李白,尤喜饮酒。一次豪饮之后,挥毫写下了一篇《将进酒》,名扬天下。晚年,亦或因此,他在采石矶畔枕石豪饮,失落江中,追仙而去。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渔夫酒后返回,岂能记得留下的印记。文中虽描述其“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然而“扶”字,却道出渔夫的醉态。可想而知,留下的标识肯定有错,从而使得太守和刘子骥等人寻觅无果。
古代的酒,皆自然酿造。豪饮之后,醉,也就是睡一、两天自然醒来,身体无恙。如今的酒,绝大部分皆是用酒精勾兑,饮多了头痛欲裂,易产生宿醉。主要原因是酒精对大脑的特殊抑制作用。当酒精(乙醇)随着血液流动,它首先进入人的大脑前额皮层工作,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人的脑神经系统主要掌控——思维对活动反应的管理,起到决策、调节情绪和社会行为。也就是说,一个醉汉实际上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世界各国法律对醉驾者处罚甚严,就是这个道理。
酒,小酌怡情,有助雅兴。
不信,请看古人是如何说的:“无事好。长得一庭芳草。放着闲云闲不扫。闭门云杳杳。兴到酒瓢独舀。便向苍苔醉倒。睡起斜阳刚一觉。掀髯还独笑。”
独自一人在家,闲来无事,喝点小酒看看花草与闲云。喝多了,就地一歪,睡在草地上。醒来已是夕阳快落山,呜呼,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多快活。
喝酒,讲究雅致情趣,不然,世间也不会流传下来“斗酒诗百篇”、“温酒斩华雄”、“三碗不过景阳冈”的故事。
时下,临近春节,疫情防控较紧,既不能邀朋唤友聚会,也无法外出旅游观景,不如在家小酌一杯,陪陪家人,轻松自在。
酒,豪饮忘形,易得罪人。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对人物的醉酒形态抒写,维肖维妙,言简意赅,刻木三分。
性情中人,方能豪饮,饮后难免爆发情绪,特别是李白,豪放太甚,接到天子邀约写诗,因醉态之中,不能即刻前往,拖延不少时间。方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之句。从而引起天子不满,加之宦官作梗,导致其仕途不顺,坎坷不断。
嘿,酒醉心明,祸从口出。一时之快,坎坷相随。
酒,是妙人。小饮怡情,情深意长,有助健康,益寿延年。豪饮伤身,吐露心声,小人作祟,切记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