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远金的头像

肖远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8
分享

车的故事

车,如今是无处不在。大城市的街上,车比人还多,开车比步行还慢。远安一个山区小县城,高峰时节居然也堵车,为给学生上学让路,公职人员不得不错峰上班。大街小巷,住宅小区,宾馆旅店,哪里都是停车难。即使在乡下,也经常能够看见道路边、场院里、山坡上,横七竖八全是车。

车是当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不能想象,如果没有车,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是车,加快了人的行进速度,扩大了人的活动区域,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改变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地惬意畅快起来。去年春节,我让大妹到我家过年。腊月二十八早晨8点,我驾车从家里出发,10点半便又回到了家。从远安县城到枝江姚家港,往返220多公里,只用了两个半小时,真可谓神速!放在44年前,那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我清楚地记得,1980年3月中专毕业来远安参加工作,从枝江老家到远安县城,才130多公里,我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那天,我早晨5点钟起床,先到雅畈集镇赶班车,然后在枝江县城转车,再在当阳转车,下午4点多钟才到远安。那时候的班车趟数极少。从雅畈老家到枝江县城,每天只有早晨和中午各一班车;从枝江到当阳,每天还只有一趟车。如果一不小心,晚到了几分钟,对不起,只能明天再来。那时候的公路窄,路况也差,车跑得不能想像地慢。从枝江到当阳,区区70公里,居然要走3个多小时。这样的行车速度,说给现在的年轻人,你打死他,他也不会相信。

从枝江坐班车到当阳,一般下午两点多钟才能到。到了当阳,已经没有专门开远安的车,只能搭乘从武汉或者宜昌到远安的过境车。因为坐车的人多,过境车基本上都没有座位。在一番拼挤之后,能够上得了车已是万幸,哪还顾得上有没有座位,只要有个插脚的地方就行。有时因为到得晚,或是力气小,不能挤上车,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最后一趟班车绝尘而去。赶掉了车,如果是夏天,可以在车站的椅子上与蚊虫拼搏一夜;如果是冬天,还得掏钱住旅店。为了挤上班车,我曾挤断过上衣口袋里的钢笔,也曾挤掉过眼镜,还没来得及弯下腰去捡,就听见脚下传来“咔嚓”一声……

那个年月,班车难等,上车难挤,加之囊中羞涩,如果不是特别远,一般不坐车。考学前,我在生产队开柴油机,多次到白洋集镇购配件,都是步行往返。雅畈到白洋9公里,可以节约五毛钱的车票钱,加上五毛钱的出差补助,每次能省下来一块钱。大约两年后,我用省下来的钱,购得一块布料,为自己的棉袄做了一件罩衫,让自己过年时穿上了新衣。但因经常中午不吃饭,让自己落下了胃病,经好长时间治疗也未痊愈,直到多年以后,生活条件改善,这病才得以明显好转。

那时候就想,如果能有一辆自行车该多好,既能节省时间,又不用挤车,还无须掏钱买车票。尽管买不起自行车,我还是抓住一切机会做着有车的准备。一次,不知是哪家的孩子从哪里弄到一辆旧自行车,在生产队的稻场上学骑车,我便涎着脸皮挤进了学车的队伍。生产队稻场很大,我们学车的干劲更大。初学骑车,注意力全在保持平衡上,很少抬头看路,一次我竟从一个碾场的石磙上飞了过去,车居然没有被石磙撞坏,人也没有从车上摔下来,直引得在场的伙伴们一阵欢呼雀跃。

我真正能够骑上自行车,是来远安参加工作以后。上班没几天,单位领导安排我到双泉大队驻队,主要是接受劳动锻炼,必要时对农机作业做些指导。交待完任务,领导让人给我推来一辆自行车。那是一辆重新刷过油漆的载重车,近似邮电色,虽看不清品牌,却也不是太旧,而且很结实。一次,我刚骑上一座小拱桥,生产队朱队长在身后叫我,我便停车朝后望。谁知双脚踮地未稳,我竟连人带车翻进了拱桥下的水沟里,直弄得落汤鸡一般。这次翻车后,我其实才真正学会骑车。

骑自行车走得最远的,是到洋坪公社的南襄城大队,往返约60公里。那是跟同事马选木一起,到乡下做“双抢”前的农机备耕检查。那天气温很高,太阳很毒。我们一路上没有歇息,硬是一口气从县城骑到了南襄城。坐在供销社门前的台阶上,脱下汗衫来看,汗衫像在水里浸泡过一般,连领子都是湿的,合手一拧,居然拧出一地的水。马选木买来两瓶冰镇过的汽水,随手递给我一瓶。那是我第一次喝汽水,感觉汽水就是世界上最好喝的水,那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至今难忘。

有自己的自行车,是1982年女儿出生以后。我那时候住在县农机学校,与县城中心区域还隔一条沮河。为了方便上下班和接送孩子,这才攒钱买了一辆自行车。那时候买自行车,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跟现在买轿车一样,也讲究品牌,当时最有名的品牌是永久、凤凰和飞鸽。尽管名牌与普通品牌的价格差不多,但能买到名牌车,会更有面子,因为名牌是关系和能力的象征。我买的是一辆武汉牌加重自行车,虽不是名牌,却也结实耐用,已是十分地心满意足了。

那时候轿车极少,不仅家庭没有,连多数县级国家机关也没有。1984年,我从县农机学校调到县农业局工作,农业局只有一辆江北牌双排座小货车,局长王树炳下乡都坐这辆车,以致郑耀祖师傅曾指着前排有些破旧的座位说:“这个座位,全是王局长坐烂的。”直到这辆小货车用到不能再用,农业局才有了一辆三菱面包车,这车不是农业局新买的,是从县政府的县长用车中淘汰下来的。就是这样一辆被淘汰到基层的车,我在农业局工作3年,也一直不曾有资格坐过。

说起坐汽车,我想起一件有趣的事。那时候我在县农机学校教书,学校有个姓章的老师,长得很帅,不到30岁,还没成家。学校课间休息,学员们都站在教室的走道上看下雨。这时,章老师坐一辆吉普车从校外进来,经过教室门前的操场时,他竟冒着倾盆的大雨,从吉普车里伸出头来,向站在走道上的学员们挥手致意,我和学员们先是惊诧不已,然后才给予热烈的掌声。由此可以想象,在那个时候,能偶尔坐一次现在已不太被人瞧得起的吉普车,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多么荣耀的事。

我坐轿车,是1989年调政府研究室工作后。那个时候,整个远安县,轿车非常少,且多是普通型大众桑塔纳,俗称“普桑”,现在的购价也就六七万块钱。当时县长胡发喜的工作用车,是一辆白色的普桑,牌照号码“鄂E70001”,人们戏称“湖北宜昌第一拐”。我那时任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经常随县长进企业、下农村,尽管只是作为随行人员顺便“搭乘”,但这轿车,我毕竟是坐过了,有时还天天坐。当时就感觉,轿车舒适,快,有空调,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那个时候,县里的局长们,工作用车都还不是轿车,连最有钱的税务局,局长用车也只是一辆摩托车。只不过,他的摩托车很特别,长,高大,造型别致,自称购价两万多元。他每次到政府找县长,都骑这辆车。走进四大家大院,他会迅速提高车速,然后猛地一脚刹车,只听“嗞——”地一声,车稳稳地停在政府办公大楼门前,然后是很有派头地下车停车。起初几次,他停完车,会有人围过来问这问那,他却不言语,只挥挥手,就进了政府办公大楼。那个牛逼,能羡慕死几个人!

县长的工作用车,我也单独坐过,但只一次。1991年夏天,小妹临产住进枝江医院,妹夫不在家,住院费也不够。下午要下班时,小妹给我打电话,我便向县长告假。县长给我600块钱,又让他的司机王师傅随我去枝江,说他明天不用车。尽管当天确已没有能到枝江的班车,但县长的举动仍然让我目瞪口呆——县长的专车,挂“70001”牌照的车,不是谁都能坐的!600块钱也不是个小数目,我那时的月工资才64元!到了枝江,尽管我见人就解释,家乡人还是叫我“县长”好多年。

我虽贵为“县长”,却直到1996年,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机动车,一辆宁波产金轮125型摩托车,购价1.2万元,牌照号码鄂EQ1029。这车深蓝色、流线型,酷似当时最时髦的雅马哈。有了摩托车,大大地方便了出行,其后老婆回娘家,我回枝江老家,接送孩子上下学,抑或走亲访友,也无论酷暑还是严冬,我们都骑这辆车,这车用了16年。2012年不再使用后,一直停在我家楼道里,2016年冬,县里搞城市亮化美化建设,免费为我们做房子外装修时,老婆才以50元卖给了拾荒人。

这辆车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却也让我深感美中不足。2002年,女儿如愿以偿地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我想让她放松放松、高兴高兴,便骑车载她去了离家30多公里的百里荒。回家途中突然天降暴雨,尽管带了雨衣,我们仍然被淋得落汤鸡一般。每次回老婆娘家或是到枝江老家过年,全家人尽管穿得臃臃肿肿,捂得严严实实,一路上仍然冻得瑟瑟发抖。尽管途中歇息多次,下车时仍然脸是僵的,手是木的,腿是麻的。那时就想,如果能有一辆可以遮风避雨的车该多好啊!

二零零几的时候,我无意中发现,每天上班都有人在办公室里背驾车常识和交通规则,甚至有人偷偷溜出办公室去练车。我这才知道,机关单位正在掀起一股学车拿驾照的热潮。时常有人问我要不要报个名,我总是摇头,一是没钱学,二是没必要。那时老婆下岗,女儿在北京读大学,我一个月才拿一千多块钱的工资,工资卡上的钱很多时候连4位数都不到,我何时才能买得起至少也得好几万元的轿车啊!那时我就想,今生如果还真能买得起轿车,等到钱攒得差不多了再去学也不迟。

我做梦也不曾想过,人生宏愿竟会实现得如此地快。2012年,我终于有了一辆能够遮风避雨的车。这年11月,我买了一辆大众朗逸轿车,虽是小排量车,办完手续上路才不到14万元,却极大地方便了出行,让我们家的活动半径得到极大拓展。买车头两年,出门的兴致特别高,我们先后去了三峡大坝、三峡人家、长阳清江旅游,还曾到神农架滑雪,到张家界看风景。有了车,老婆回娘家,我回枝江老家,包括走亲访友,都比以前勤了。是车,缩短了世间的距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漫漫44年,无论是从雅畈步行到白洋集镇买柴油机配件,还是用整整一天时间从枝江老家赴远安参加工作,抑或是坐县长的车去枝江照顾小妹生孩子,还是在购买自行车和摩托车的时候,我都不曾脑洞大开地想过,我们家居然也有购买家用小轿车,然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的这一天。改革开放40年,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想象能力!我终于相信,发达国家每个家庭都有轿车,不是电视台臆造出来的。

再过44年,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我真地无法想象。或许,遍地是车,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的日子,终将成为过眼烟云。如今,高铁如此舒适快捷,自动驾驶汽车已经问世,物联网正在蓬勃兴起……将来的交通,一定会变得更加舒适,更加便捷,也更加节能环保,甚至会超出我们的想象,让“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让星际旅行,太阳系外遨游,全都成为现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