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成长》是看过一遍后,立马想开始看第二遍的一本小说。而且你很想介绍给他人阅读,包括推荐给自己家里的小孩子,因为这是一本质朴纯净、让人放心安心、任何人都可以捧来细读的一本书。
这本由挪威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汉姆生写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与土地和信仰有关的故事。在一片林木森森、野兽时常出没的荒野,一个叫艾萨克的男人抱着对土地和劳作的热爱,带着斧子垦荒,在那里圈养牛羊,种植粮食,使荒芜大地焕发蓬勃生机。后来,一位生有兔唇的女人英格尔也来到了这里,她成了艾萨克的妻子,他们敬畏自然,耕耘大地,孕育生命,以大家庭的姿态,心怀美好,辛勤劳作,使大地日渐变得壮美而丰满,也引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走进这片荒原,扎根于此,生活于此。
我在看完整本小说的第一时间,便升起想推荐更多的人来看此书的强烈愿望,甚至萌生一股扼腕痛惜的情绪。我暗想,如果每一位丈夫看了《大地的成长》,看懂了这本书,或者说如果每一位妻子看了《大地的成长》,看懂了这本书,那么每个家庭就很有可能会是完整的,这一半和那一半都会在,也有可能不会再有那么多的家暴事件、那么多的流离失所、那么多得不到亲情关怀的孤苦儿童,当然也就有可能不会再有那么多破碎的家庭。这真是我的一个私心。我为那些没有看到这本书的人惋惜:多好的一本书,多么值得深入阅读和用心感悟的一本书。
《大地的生成》一书没有类似贯常小说里或吸引眼球、或虐人心肠、或旖旎缱绻、烧脑反转之类的噱头,甚至情节也如日常生活一样,只是普通而全面地进行了一次展示,世上许多的人、许多的家庭都如此地在生活,并无过于特别之处。没有直击灵魂,甚至关注灵魂,反而让人不由自主地思考很多,让人主动思考灵魂存在的意义,感受灵魂深处的震动。
整本书从头至尾没有大的冲突,没有特别丑恶的正面对立、对抗,有的只是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群体,任何一对夫妻,任何一个子女都在做、都会做的,以及都会遭遇到的一切——曾经历的一切,你或他会经历的一切。你只需要静静地看,便能感觉那些也是你曾经历的一切,你会经历的一切。从书里你强烈感受到,人性的力量、生活的力量超过一切,内心的纯洁的力量、去爱的力量胜过一切,最终彰显的人性的高度令人感慨。
小说里的男主人翁艾萨克的心境和胸怀既让人羡慕,又心生向往。艾萨克很容易原谅他人所做的一切,背叛,欺骗,逃离,他都接受,不强求,甚至不挑明,不苛责。妻子英格尔的内心一直有一个隐忧,每次临产前总会打发他出门,自己独自接生孩子。前两胎是健康的男孩,第三胎是个女孩,她只看了一眼,便脸色苍白,看来,此前拉莫人带兔子过来嘲弄她的事应验了,孩子跟她一样生有兔唇。书里没有直白描述她对刚出生的孩子所做的一切。“直到十月里的某一天,‘法律踏进了他们家的门槛’”“英格尔被秘密提审了好几次,她一样也不抵赖。”艾萨克事后得知一切,没有过激地咒骂她,用道德谴责她,或是就此抛弃她,而让生活当评判,让时间去定义。“为她的苦命生出怜悯——‘可怜的英格尔’——当艾萨克听说拉莫人带兔子过来的事后,他宽恕了她。”他和她都认为她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平静地接受,“要来的祸事是一定要来的,所以他们照常工作,听候事态的发展,他们像林中野兽一般地紧紧搂在一起。”但很多村民为善良而乐于助人的英格尔求情,法官也心生同情,刑期判了八年,艾萨克和英格尔心里感激不尽。作为读者的我们跟村民一样,对英格尔恨不起来,也是因为他们天性中的爱与真诚。
最触动我心的还有男女主人翁看待事物的方式,你很难想象这是两个没上过学也不识字的人,你真想用格局来赞赏平凡的他们在困难面前展现出的伟大灵魂。真的,遇到同样的事情,你很可能做不到他们那样,你会弄糟一切,会将自己卷入灾难之中,会深陷泥沼不可自拔,甚至可能想去伤害他人,或是杀死自己。可是艾萨克和英格尔承受住了生活的种种打击。英格尔关在监狱服刑,“她没有哭哭啼啼,连一滴泪也没淌过,总是笑嘻嘻乐呵呵的。”“哦,我没有不满意的地方。”从荒原乡村被带到城市的监狱,她觉得是见了世面,在监狱做各种苦工,她觉得是学习本领,她的乐天助人的性格也一如既往,整个监狱里的人都喜欢她,“是的,她说现在他们那里待她好的不得了,在各种事情上都帮她的忙。”服刑结束,她成了精通各种手艺,抽丝刺绣和钩针编织都是能手,做亚麻布和帆布衣物更是技艺超群的女人。尤其出奇的是学会了认字、写信,“你们瞧哇,这就是你们妈妈拿笔写来的信,看她学到了多少本领。”“你们的妈妈就快要回家了,她会教会你们很多本领的。”艾萨克为英格尔的变化感到惊喜。
怎样的世界算是美好?怎样的个体才配存在?怎样的人生更值得追寻求索?充满欢乐,给人希望,这是我在看《大地的生成》一书时得出的一个答案,还有一个答案是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人与各家庭成员,以及乡邻的和谐共处。艾克萨平凡甚至称得上有些丑陋的外表下,真是怀有一颗佛家包容万物的宽广胸怀。一天傍晚,他被倾倒的大树压住了双腿,斧子在他双手够不到的地方,大雪纷飞中,他只有不住声地呼喊求救,一位平日里有些嫉妒他的村民刚巧路过,但没有响应他的把斧头递过来的请求,假装很忙的样子扬长而去。最终,另一个听到呼救声的人赶来,拼力砍开树木,将几乎冻僵的艾萨克从雪地中扶起,而离开的那个村民又装模作样地过来帮忙。读到这个情节时,我的心在愤怒地呐喊:“这简直是谋杀!”可是,瞬间生有这样大的恶念的人也没有受到艾萨克的抨击和排斥,他忍下一切,生活照旧,一切如常。艾萨克真的是太能接纳、太能隐忍。在他的观念里,“孩子就需要大人们来养护,和山羊、母牛同样,在他们小小的时候就需要人去养大他们。勿庸置疑。”他们夫妻生有三个子女,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跟树木花草一样,自由自地成长,即便大儿子跟他期望的成长不一样,跟他的想法中和他看到的其他的孩子的成长也不一样,但那不阻碍他爱儿子,支持儿子,哪怕不完全理解儿子,也在儿子需要时帮助他,不管诉求是来自儿子本人,还是来自儿子的母亲。
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必须心无旁骛,细细体会,否则便无法察觉到主人翁身上承担的重负,无法感受他们内心的煎熬和挣扎,无法领略他们与自然较量、全身心劳作所获得的成功和喜悦。中国有句老话,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英格尔在采矿业进驻荒原,外界物质观裹挟冲击时,也曾迷失自我,追求绚烂绽放,甚至与一名年轻工人发生了一点点隐秘而悸动的情愫,游走在危险情感的悬崖边上,不过很快便翻然醒悟,身与心都完全回归家庭。艾萨克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但他愿意等待,相信那个让他感觉到幸福的女人,他们彼此和解,生活继续。和解的过程没有倾轧、虐杀,尽管有那么几个瞬间存有犹疑和隐痛,但他们不互相伤害,不固执纠结,不肆意束缚,没有暴力,没有冲撞,一切如湖面上起了微澜,随着时间流逝而自行消解。相信生命,相信爱,最终得到的是宝贵和愉悦的相处。
我想起《走出非洲》一书——这是丹麦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写的。《走出非洲》与《大地的成长》有异曲同工之处。一个是男人与大地的一生,一个是白种女人走进非洲又走出非洲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讲,都算是孤身与大地的共处与共存。也让我想到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活着》这本小说,福贵虽然从有到无,最后还是抱着希望继续活下去,一人一牛继续在大地上奔走,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一个耕耘土地、拥抱土地的人不会轻言放弃。生活教会了人们一切。
《大地的成长》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故事,最后当然也有一些失去,也有因抉择、理念、生活观的不同而选择离开,留下的人们继续在土地上耕耘,陪伴大地,而离开的人到另一块大地上去寻求成长。怎样的人生是对?怎样的人生是错?没有固定的答案,没有恒一的标准。谁也不是谁的道德评判官,谁也不能评判谁,为谁打分划档,区别出高贵低贱。我们和小说中的人物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他们所有的举动,所有的决定我们都能理解,我们就是他们,他们也正是我们。我们都在生活里,除了生活,人生没有比它更重要的存在。生活即是意义,一切让步于生活,有时会全然失去,有时会意外之喜,有时会收获所求,见证一切发生,但又真的所需不多。不评判,不改变,无法撤回,无法挽留,跟时间一样,脚步勿忙,一直向前,不停留,这便是生活。
好好活着——让焦虑的现代人万分渴求的生存状态,在《大地的成长》一书中很轻松地实现了——阅读中,你像挖掘宝藏一样,踏上找寻生命意义的幸福之旅,你会发现,这是一本温暖善良使人想要变得更加美好的书,它让人感悟:爱和包容会令丑恶转回善与美的轨道,只要心里有爱、敬畏自然,一切就不会变得更丑更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