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有温柔级别的。
今天早上,小儿要出门之前忘记穿校服了。
妻说:“你就这么去学校啊?”
小儿的表情明显有些不悦。其实小儿的心里是知道应该穿校服的,妈妈的提醒完全及时正确。
小儿表情中的不悦就是“听话听音”。“你就这么去学校啊?”有提醒穿校服的意思,但是多少带上了其他化学成分。
如果妻说“大儿,把校服穿上。”这样就好多了。
常常听人说“我真不是那个意思,我真没那个意思等等”是真的不是和没有吗?
答案是否定的!
人体是最奇妙的。就连眼见都不是真的,因为你的眼睛会选择你喜欢看见的。也就是说自己的眼睛都会欺骗自己,那自己对别人说的话呢?完全是大脑深思熟虑后的。
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说话的时候总会带上一点不文明的后缀。有一次哥哥提醒我,我辩解说是不小心随口说出的。我哥哥问我“你和妈妈说话的时候也这样吗?”
我回忆了一下,和妈妈说话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过不小心随口带上后缀的情况。因为妈妈很严厉,我绝对不敢。
从此以后,二十多年的时间,我一直对自己进行观察,发现:总有一些话对一些人是从来没说过的。
有些是不想说、有些是不能说、有些是不敢说。
不想说、不能说、不敢说的这些话,我从来没有刻意去想或是控制自己不说。
这就是大脑的神奇。
自己喜欢的、厌恶的,大脑早已进行了模式设定,这就是习惯。眼睛选择自己喜欢看见的,也是大脑设定好的模式。
习惯是很顽固的,在上升一级就是“瘾”。
我做过一个小实验。一位朋友给我一些新鲜的鱼腥草,很腥很腥的。用一点点醋和食盐凉拌之后,对朋友来说就是珍馐美味。第一次和朋友一起吃,我只吃了一小段,难以下咽,真的是碍于面子才咽下去的。第二次,在家我自己凉拌后,是满怀悲壮地吃了一小段,依然很腥、难以下咽。第二天吃的时候,看着自己凉拌的鱼腥草甚至有一点恐惧的感觉,硬着头皮吃了三四小段;第三天吃的时候,我开始给自己找不吃的借口;第四天,带着强烈的抵触心情吃下了十来小段;第五天,依然很腥,但是没有那么可怕了;第六天,我看着凉拌的鱼腥草笑了;第七天,抵触情绪还是有的,大口大口吃下三四十段,不过如此吗!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内容已经模糊了,但是记得主题——做事情之前先把心扔过去。
心其实就是习惯的壁垒。
行动是直观的,结果就是证据。
打人一拳就是打了人一拳,借口再完美,那一拳是实实在在的,有形有迹。
语言就不那么直观了,可用的借口、伪装无数。
“路上车多,加点小心啊!”真心提醒用着合理。“咋不撞死呢!”诅咒用着也合理。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同部门有一位老大哥,为人仗义。每次和他部门同事一起吃饭的时候,老大哥总会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兄弟,刚来单位有些话要少说,说不定那句话就得罪领导了……”
当时,真的非常感动。
有一次,这位老大哥对和我一样的新人同样语重心长诲人不倦的时候,被那位新人顶了“大哥,我说过什么吗?你这么说好像是我说过什么似的。”
后来,真相大白。这位老大哥和我们部门领导不和,到处散布那位领导不方便见光的秘密,就是用那些语重心长的话完美地把散布领导秘密的罪名扣在了我的头上。
嫁祸于人的同时还树立为人仗义的灿烂形象。
现在我依然承认这位大哥是高手。
这就是语言。
从爱到恨,可以用同样的一句话。
从高尚到无耻,也是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香港有某星,一直以感情专一标榜自己,后来被曝光出若干证据后,用一句“犯了天下男人都犯过的错误”,奇葩的很。也可以理解,和儿子争风吃醋,都怪那个女星实在是太会勾引人了。
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是安慰了自己。用语言去欺骗、去开脱、去辩解、去炫耀、去谄媚、去俘获、去达到某种目等等,成本是最低的。一碗饭、一瓶水,可以说上一个下午。
语言中还有一个永恒的真理,那就是用成功的例子说成功,用失败的例子说失败。
AB两辆客车驶向同一个终点,如果A客车中途抛锚,B客车正常到达终点。那么认定A客车上老老实实坐着的张三是A客车中途抛锚的罪魁祸首完全能说得通:张三就是丧门星,你看,他在A车上,A车子就抛锚了吧。
同样认定B客车上的李四是幸运儿也完全说得通:李四就是幸运儿,你看,他在B车上,B车子就没事儿吧。
这是很难反驳的。张三在A客车上和A客车中途抛锚都是事实。
真理是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总结出来的。张三和李四的例子也是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总结出来的,有错吗?只不过是量级小了点。
这也是“大师”如雨后春笋般上市的根本原因。
有真理做后盾的语言绝对算是利器。所以把语言提高一个温柔级别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对孩子。爱他,为什不温柔点呢?
语言温柔的含义很广,而且没有量化的标准,完全是说者的内心和听者的感受。“好赖话儿听不出来、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是那么想的……”
说者和听者之间永远存在无休止的辩解和委屈。
从说者口中发出的,听者不理解的时候那就是说者表达错了,或是说者的表达能力不够。
谁会甘心承认自己表达能力不够呢?提高能力比承认能力不够更难!
如何提高语言的温柔级别呢?
第一步,先少说一点。
第二步,尽量说一些简单的话。
简单不是少,是目标明确不带任何化学成分。比如:前文中的“你就这么去学校啊?”这不是简单的话,可以无限发展“你不知道穿校服啊、一天天丢三落四的……”如果说成“大儿,把校服穿上。”这就简单多了,就是提醒穿校服。即使说成“帅气的大儿,你是不是忘了点儿什么,你是不是去上学呀,上学要背书包是不是还要穿什么呢?”字数虽然多了,但是一样简单,就是提醒穿校服。
语言简单后,就会温柔许多。不相信,你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