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田
母亲心中的“三分田”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操劳大半生的经历有我看见的、听说的和感受的。
过了不惑之年,对感受的那一部分才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那是母亲对土地的尊重和热爱,也是伟大的中国农民对土地尊重和热爱的缩影。
要表达母亲对土地的尊重和热爱,那就必须从母亲对粮食的珍视说起。
小时候的农村老家是柴灶大锅,七八岁的我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帮忙添柴烧锅了,除非特别忙,否则母亲是绝对不用我帮忙的。当时,甚至是在不惑之年以前,我一直认为那就是母亲对我这个小儿的宠爱。宠爱的成分绝对是有的,但是最多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另外一个重要成分是,母亲在烧火的时候会把柴草中的每一粒粮食都捡出来。
那时候,农村的烧柴基本是田里种什么烧什么,种苞米就烧苞米杆,种水稻就烧稻草,种小麦就烧麦秸。无论再仔细的收割,也一定会有遗漏的,一个小苞米棒儿、小半个麦穗,甚至是三五个稻粒都逃不过母亲的法眼。一年下来捡出个十斤八斤粮食总是能的。一年365天,春夏秋三顿饭冬天两顿饭,按照这个标准计算每顿饭烧柴捡出来的粮食平均不过五、六克而已。就是为了那看似微不足道的五、六克粮食,母亲不惜亲自劳作,甚至在母亲心中它的重要性与对小儿的宠爱平分了秋色。
小时候家里的鸡、鹅都是母亲积攒种蛋孵化的,猪仔多半是买的。母亲嫌鸭子吃得多,从未养过鸭子。鸡鹅猪在春末、全夏、半秋时间段内的正餐都是仅仅点缀了一点点荤的纯天然素餐。“素”是全家人从野外挖回来的灰菜、苋菜和青麻菜等,青麻菜可以直接喂家禽家畜,灰菜和苋菜需要用大锅馇一下,喂家禽家畜的时候抓上一把糠拌一下,那一把糠就是“荤”。母亲抓糠的时候总是大把下手,松一下抓紧一点、再松一下抓紧一点。秋末起,鸡鹅猪需要催肥了,糠才开始承担正餐的半个主力,另外半个主力是捡秋收获的伤残土豆子、白菜帮子、萝卜缨子等等。
那时候,自家饲养的鸡鹅猪几乎是一家人全年的肉类来源。尤其是猪,猪肥肉㸆出来的荤油是一家人全年食用油的绝对主力,更是苞米面大饼子夹猪油渣这等人间美食的根本保障。
鸡鹅猪对一家人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母亲用“松一下抓紧一点、再松一下抓紧一点”这两组简单的动作诠释了心中对各种重要性的平衡:多加些糠吧,鸡鹅猪长得肥点儿,日子就会更好过些;但糠有限,少点吧,再少点吧;囤尖儿不省,囤底儿省就来不及了!
还有一件母亲珍视粮食的小事儿,说起是小事儿,但是却保证了一家人能吃饱。那时候,农场的粮食供应是粗粮细粮按照比例搭配的,母亲总把白面和大米这样的细粮节省下来,去翻倍交换高粱米和苞米面等粗粮。用母亲的话说,无论粗粮细粮,吃饱最重要!
粮食从土地中来,对粮食的珍视就是对土地的尊重和热爱。
在分田到户之前,农场允许各家自行开荒一小块土地,大小三分左右,自由耕种。当时被称为自留地儿或秧歌地儿。
这一小块土地就是母亲心中的“三分田”。
当时,农场是严格执行工时工分管理的。家里的三分田是母亲起大早、贪月色精心伺候的。小小的三分田,对于当时的一个家庭而言,甚至可以媲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然是减掉而不是增加。
我们当地一晌地的标准是一万平方米,一亩地是一千平方米,一分地就是一百平方米。农场对各家自行开荒的秧歌地儿又睁一眼闭一眼,每家三分地的实际面积几乎都达到了四五百平米。按照当时的苞米产量计算,那可是四五百斤的粮食啊!
听母亲说,有了秧歌地儿的第二年就不再用细粮换粗粮了;年节之外,作为被宠爱的小儿我平常日子也有机会吃上大米饭和白面饼子了;秋收后的餐桌上更是时常会出现各种惊喜,东邻栽的地瓜、西邻种的花生、南邻种的糜子、北邻种的甜菜等等;家里饲养的鸡鹅猪在春末、全夏、半秋时间段内的正餐主力依然是纯天然的素餐,但是,母亲抓糠的手不需要再平衡各种重要性了,有时候抓完一大把后,甚至会再加上一小把……
其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甜菜的出现让我吃到了另一种人间美食——糖稀。母亲把甜菜切成细细的条状,先用大锅慢慢地煮,煮到一定状态后捞出来甜菜条,在慢慢熬,最后熬成了粘粘的、甜甜的、深红色的糖稀。在白糖绝对算是奢侈品的当时,糖稀在我记忆中的感觉甚至超出了美食的范围,那是能让我快乐并心心念念的食物。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难理解的。这么说吧,我小的时候并不讨厌类似感冒这样的小病小灾,因为吃完苦苦的大白药片之后我可以喝到甜甜的糖水,那个糖水是母亲用几粒儿糖精冲泡的,而且还是限量的!
分田到户之后,农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母亲的话说,一年到头谁家还不余个千八百斤粮食!
那三分秧歌儿地顺应地消失了。但是,在母亲心中“三分田”的印记永远留下了!
后来,日子更好了。
母亲在烧柴做饭的时候,依然会把每一粒粮食都捡出来。已无家禽可喂、更不足以去加工,积攒一定量后,母亲会送给别人。
母亲无数次对我说:“粮食是宝中之宝!”
我知道,那是母亲在心中对土地更加尊重、更加热爱的表达!
我心中的“三分田”
临近不惑之年,也许是因为生活的平淡,在心中对拥有三分田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偶尔和几位同学聊起,竟然产生了共鸣。巧合的是,听说有一位同学在农村老家有一个近两千平的大园子,因父母年迈且在城里养老,已经荒废好几年了。
电话确认之后,一行人立即驱车前往。
实地考察结束,现场就完成了整体规划:原生态种植,收获共享,各尽其能。
划定势力范围的时候,我只圈定了三百平方,三分田,能力所及,收获足以!
栽种之前,是各自的各种准备:
园主秦同学拉来两大车已经沤好的农家肥,公用;锹镐锄镰犁,或修理或新购,备齐了两套,公用;自吸泵、小白龙水管,旱涝兼顾,公用;五捆竹竿、两捆麻绳,公用……
刘同学,花高价买来黑油砂土,把自己划定的五百多平势力范围足足垫高了十厘米……
王同学预订了几千棵各种的苗……
我……
历时半个月,两个完整双休日全天入驻,再加上各自抽挤的时间,如果按照工时计算,每个人的累计工时都超过六十个小时。四个离开农村多年的大老爷儿们真的没有丢曾经农村孩子的脸。不仅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完成了栽种计划,而且还合力把园子内剩余的边边角角全部栽种满了。
隔壁邻居和路人赞许的目光,是我们收获的第一份喜悦;第二份喜悦是随后在各自的圈子内不停地炫耀自己所付出的劳动和对收获的畅想;第三份喜悦是隐藏在心中的等待,等待着与家人、好友分享收获;我心中还有第四份喜悦——终于有了自己的三分田。
栽种的劳作是艰辛的,而且绝对不同于体育锻炼。虽然我们都处在年富力强的年龄,虽然体内都积累着多余的能量,虽然都有过田间劳作的经历,但是每次劳作之后身体的反应都是一样的——累得拿不成个了。但是,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后悔、更没有人打退堂鼓。劳作间歇和茶余饭后的海阔天空,我们从来没有去探索过原因,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作为成年人的尊严,同时还保留着曾经作为农村孩子的尊严,最主要的是可期的收获喜悦足以让我们默默承受,并且心甘情愿地继续努力。
进入田间管理后,就相对轻松了许多。再加上天公作美、邻里帮衬,每周末基本是半天劳作半天小聚。
期间,我带小儿去过三次,每次都是有目标地给他分配了一些劳动,小儿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还是认真完成了。其实第一次之后,小儿就不想再去了,是因为怕我又跟着去了两次。第四次临行前,妻子坚决制止了。我没有理由责备妻子和小儿,因为她们心中没有“三分田”的情节,甚至没有因田间劳作而收获过喜悦的痕迹。
我相信,收获可期!
第一批次收获的是黄瓜。
在我的盛情邀请之下,妻儿才勉强同去的。其他三位同学也都邀请了家人一同收获喜悦。
日常负责买菜做饭的妻子第一时间就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我种的黄瓜头顶上没有一朵嫩艳的黄花。
我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
聪明的妻子片刻回忆、片刻思考之后也笑了,赞道:“这才纯自然生长的黄瓜!”
在场的人都笑了!
随手摘下的黄瓜顺势就送进了嘴里,让收获的喜悦从舌尖一路飞进心田。
我把小儿领到他曾经为之浇水、除草的一颗黄瓜秧前,问:“还记得你之前的劳动吗?”
小儿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你的收获!”
小儿满眼闪着亮光,小心翼翼地摘下了两根长得足够大的黄瓜,带着无比的喜悦去找妈妈炫耀、分享去了……
在自然的赐予和收获的喜悦面前,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我相信,在小儿的心中已经足以留下收获的痕迹了。
第二批次收获……
第三批次本应开始收获的西红柿给了我们一个小小的打击。园主秦同学、王同学和我所栽种的西红柿,在上周离开的时候还是枝叶繁茂、青果累累。几天别离,西红柿秧几乎都变成了半枯萎状态,挂在枝头的一串串青果中偶尔有一两个进入了不正经的半成熟状态。只有刘同学栽种的西红柿长势良好且收获小丰。
园主秦同学半回忆半思考后说,他母亲说他家的园子就是不收西红柿。刘同学的收获应该是多亏了那些高价买来的黑油砂土。
一番讨论、论证之后,我和园主秦同学、王同学带着几分遗憾和对比的落差拔掉了功亏一篑的西红柿秧,随机又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一整个夏天,在收获的往返中悄悄溜走了。
三分地的收获总量远远超出了一家三口的对应消耗部分,妻子在分享收获的时候总会带着自豪说以上一句:“我们自己家种的,纯天然的,尝尝。”;小儿参与田间管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甚至每次去都抢着多干点,而且在满是汗水的脸上依然挂着最天真、最灿烂的笑容;甚至,吃饭的时候不再需要我督导吃干净碗里的饭粒了。
劳作收获的喜悦会远远超过劳作本身的付出。这是我一直在费尽心思并努力向小儿灌输的人生理念。学习是一种劳作、坚守道德也是一种劳作、抵御各种不良诱惑还是一种劳作。人的思想就等同于电脑的操作系统,无论是用于工作还用于游戏,都是在同一个操作系统之下。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是不劳而获版本的,那么这个人无论想得到什么都不想付出劳动;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是道德做人版本的,那么这个人无论做什么都会坚守道德标准。
我曾经给小儿讲过很多例子,也讲过很多故事,但是教育效果我感觉微乎其微。吃干净碗里饭粒的举动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之前在我的督导下是带着不情愿完成的,现在是心甘情愿完成的。
哎,一个父亲煞费苦心地说教竟然远远不如几次劳作几次收获后的感悟!
……
秋末,最终收获后的小聚时,园主秦同学随口说了句:“明年在养点小鸡、大鹅,冬天下雪之后就铁锅开炖。”
“自己饲养的小鸡、大鹅,那炖了绝对香!”王同学算是表达了支持。
刘同学没有急着表态,看了看我。
我笑着说道:“养小鸡、大鹅的事儿先放一放。今年,我们每一个人的园中小园伺候得都不错。收获,让很多人都看见了,但是劳累别人看不见,还有,我们自己的感觉和一些改变,别人也看不见。”
刘同学笑了:“抢占势力范围的时候,我贪心了,挨的累最多。”
我们都笑了!
刘同学继续说道:“我自己牺牲了很多打麻将、喝小酒的时间。打麻将、喝小酒的时候,我老婆总找,伺候园子的时候,我老婆从来没找过。”
王同学重重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他的情况和刘同学基本差不多。
园主秦同学说道:“因为伺候园子,我瘦了差不多十斤。”
刘同学插了一句:“要是签约减肥,瘦十斤要多少钱?”
哈哈哈……
我也说出了心里话:“我心里有‘三分地儿’的情结,而且这三分地儿还帮我教育了儿子。”
……
短暂的沉默之后,我说继续道:“老秦,这个园子你要是不卖,我想坚持种下去,行不行?”
园主秦同学带着几分苦涩笑了笑:“其实,荒废的这几年,我一直都想好好种的,我一个人整,太大了,我还不想父母跟着劳累。说实话,我都怕你们仨坚持不下去。”
“我先声明,明年要是养小鸡、大鹅,我买饲料,但是绝对不负责喂。”
刘同学张嘴就说道:“隔壁邻居家养小鸡、大鹅呢,老秦你去商量商量,鸡仔、鹅苗、饲料咱们都买,到老秋剩多少给咱一半就行。”
“让邻居帮忙饲养绝对没问题,但那一半,邻居不可能要。”
“不要就不要,年底儿咱们敞亮地给整点啥呗!”王同学给出了解决方案。
园主秦同学开心地笑了:“明年春天,在好好拾掇拾掇房子、院墙、大门,咱哥几个偶尔干活累了,在这儿小住也舒服点。”
……
几年过去了,我们真的坚持住了。而且,每一年都会淘来新的品种,保证每一年都会有新的收获,当然每一年也都有意料之外和能力之外的各种小打击。三分田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对于每一个家庭是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大半年的有机蔬菜供应和家庭成员内心的喜悦。对于我们四人已经超出了劳作和收获,甚至成为了一种有益身心的游戏,玩之,且乐之!
这一切,都是来自土地的恩赐。
还有什么理由不尊重、不热爱土地呢!
人人心中的“三分田”
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块三分田。只不过是属性不同而已。土地属性的三分田是看见的,实实在在,不可欺的。而内心属性的三分田是看不见的,可以用各种理由和借口去粉饰的。
生活中有很多很多事情都是戏剧性的,最喜欢的往往是来自于最讨厌的,看不见的往往比看得见的更脏。
很多分享到三分田收获的人包括我的妻儿,对纯天然的果实绝对珍视,但是对保障纯天然果实成长所需的很多因素是嫌弃的,甚至有点鄙视,比如说农家肥。
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这是一种纠结,而且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纠结有很多很多。
以我的思想水平参悟:这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生活融合的第二层级,一码是一码,讨厌农家肥是一回事儿,欣然接受并珍视农家肥助力成长的纯天然果实是另一回事儿;第一层级是厌乌及屋,讨厌农家肥,农家肥助力成长的纯天然果实也一并讨厌;第三层级是敬而远之,珍视纯天然果实,尊重农家肥助力成长的事实,但是避而远之;第四层级是爱屋及乌,珍视纯天然果实,尊重有助于纯天然果实成长的一切,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这四个层级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只有在每个人心中对土地尊重和热爱程度的区别。社会分工、城乡分布、成长环境、生活环境等等,让很多人没有机会接触土地、了解土地。同时,还因为来自土地的生活必需品丰富、充足和平价,甚至让很多人忽略了一直在保证人类生存和延续的农业,更甚至还有部分人瞧不起农业。
不惑之年以前,在我的内心一直积压着一种气愤,这种气愤来源于认知的不公平,比如说:一瓶化妆品原价200元,打折后120元,大部分购买的人高兴甚至感激商家、厂家。白菜原价1元一斤,涨价后1.2元一斤,大部分购买的人各种抱怨,甚至有少数人把生活的不幸福都归罪于白菜的涨价。仅以利润对比一下,120元的化妆品赚了你多少钱,1.2元一斤的白菜又能赚你多少钱?
这种认知的不同,渐渐导致了化妆品与白菜各自关联的落差:赚了很多钱的化妆品所关联的卖化妆品的售货员都变得高大上了。只赚了微薄工钱的白菜所关联的种田人都变得低小下了。
不惑之年以后,我理解了:化妆品是虚伪的代表,白菜是诚实的代表。同时,在我的心田产生了一种内疚,这种内疚来源于我的思想和行动,比如说:对于朋友偶尔一次的帮助,各种隆重感谢。但是,对于父母的生育、养育之恩,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行动上,表达过的感谢都太少、太少了。如果量化成数值去比较一下,感谢朋友我用了最高标准,而感谢父母我竟然用了最低标准。
哎,对于心田的耕耘,我绝对是一个失败者!
为什么会这样儿呢?
我参悟的结论是: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付出和荣耀,化妆品与白菜各自关联的落差是因为购买者忽略了种田人的付出,同时还无情的剥夺了种田人的荣耀。
我耕耘心田的失败是我忽略了父母的付出,同时,也无情剥夺了他们的荣耀,因为他们对我太好了!
一段名句在耳边响起: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我没有古人之才,更没有古人之能,我只能求自己之心:
尊重土地,热爱土地!
尊重任何人的付出,赞美任何人的荣耀!
助力乡村振兴,我认为首先要尊重乡村、热爱乡村,不尊重、不热爱的事情又怎能为之尽力、坚持长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