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钟的头像

小钟

网站用户

其他
202207/15
分享

小说写作的逻辑

小说写作的逻辑

小说就是故事,小说写作就是用文字讲述故事。

如何用文字把故事讲述得精彩,小说写作的逻辑至关重要。

小说写作的逻辑是一种人类思维属性的广义逻辑,是对接读者认知、引导读者思考和激发读者想象的合理性。

直白地说,小说写作的逻辑就是如何用文字把故事讲得像真的一样,读者看过之后觉得是那么回事儿。

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的认知范围、思考方式和想象空间,作者按照自己的认知、思考和想象去创作一部小说作品是合理的。同样,每一位读者也都有自己的认知范围、思考方式和想象空间,读者按照自己的认知、思考和想象去判断一部小说作品的优劣也是合理的。

每一位作者和每一位读者都是定义合理或不合理的主体。即使是同一个故事,当主体不同时,合理或不合理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举个小例子说明,单位领导把原本属于张三的一项工作交给了李四,并且要求李四加班加点完成。

在普众的认知范围内,对于李四来说,别人的工作让他加班加点完成,这是不合理的。对于领导呢,单位的工作不能耽误,张三不能干,那就让李四干,这又是合理的。

如果上升到思考层面,单位领导为什么把张三的工作交给李四呢?因为张三请假了,所以把工作交给李四,这是合理的。单位领导故意为难李四,这也是合理的。

再深度挖掘一下,如果单位领导交给李四的是一项有大利可图,甚至是能够积累到晋升资本的工作呢?那对于李四就是在不合理掩盖下的合理,对于张三则是合理背后隐藏的不合理。

如果提高到想象空间,单位领导秘密接到了一项有大利可图并且能够积累到晋升资本的工作。这项工作按照岗位分工是必须交给张三完成的,但是张三和单位领导不是一伙儿的,怎么办?先创造机会让张三休假,之后在顺理成章地把工作交给自己人李四……

在深度激发一下想象,单位领导秘密接到了一项能决定一伙儿人的成败,甚至是能决定一伙儿人存亡的工作。李四和单位领导是一伙儿的,同时又是另一伙儿的成员,张三则是一名深藏不漏的高手……

从一次普通的加班演变到一场生死大战,在认知范围直接关联是不合理的。但是,经过思考的引导和想象的激发,最后又变成了合理。这就是小说写作的逻辑的作用。

我曾经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带着目标去阅读过几万篇文学作品。剔除个性类小说作品,在所有流行的、脍炙人口的小说作品中都能找到小说写作的逻辑。而且越是精彩的小说作品,小说写作的逻辑就越严谨。

说明一下,我带着目标阅读过的是几万“篇”文学作品,而不是几万“部”文学作品。像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算是十四部文学作品。像《特别文摘》杂志,一本中大约有九十多篇文学作品,月刊,全年十二期,五年六十期有五千多篇。类似的还有《中年读者》、《文摘旬刊》《小小说》、《微小说》、《读者》、《故事会》、《收获》、《十月》,等等,还有网络文学等。当年,我是在报刊发行及零售部门工作,每天下午基本都是阅读时间。近水楼台,除了自己订阅的杂志还有很多杂志可以借阅。

当年的工作经历算是我热爱文学的新起点。我热爱文学,因为文学是人类思想的有形表达、是记录人类思想的载体、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根源。

文学还是指导我个人思想不断进步的导师。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在思想的角落存在着很多很多“小聪明”。在我没开始写小说之前,甚至为自己的各种“小聪明”沾沾自喜。开始写小说之后,通过我自己对小说中人物和情节的设计,让我渐渐明白了我的那些小聪明仅仅是我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在别人眼里不过是“止增笑耳”。当我开始创作《平凡》的时候,明确坚定了一个人生道理——小聪明仅仅是用来耍的,心底无私才是做人的正道。

这种改变对我个人的日常行为影响非常大。

比如说,我忘了一件领导交代的事情。在改变之前我会找各种理由或者是编各种理由去解释,每次无论是找理由还是编理由的时候我自己都有压力。改变之后,我就直接告诉领导是我忘了,自己一点压力都没有。在改变之前,无论是我找的理由还是我编的理由,其实在领导心里最多只相信一半,我甚至因此被标记成了撒谎的人。在改变之后,在领导的心里对我就算是不满意,至少把我看成了一个诚实的人。

文学创作不仅是我内心的独白,还是我放飞思想的自由空间。小说写作的逻辑真实地改变了我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情的思考方式。前文中举例的加班,在我过去的实际工作中遇到过很多次,就是现在也时常会遇到。从一开始的不理解、气愤,后来在被迫中不得不接受,现在是且玩之且乐之。

文学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小说写作的逻辑同样也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仅以我个人的理解和领悟,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讲述一下小说写作的逻辑。

第一、文字表达的逻辑

用文字去讲述故事,最基本的前提是要保证读者能读得懂,读得懂之后才可能理解故事。

每一位作者都是个性鲜明的主体,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都掌握着定义合理或不合理的权利。排除个性类小说作品,作者讲述故事所用的词语、句子能让读者读得懂就是合理的。

传说,李白写完诗后会读给老太太听,老太太能听明白的就是好诗,听不明白的就不是好诗。对于小说作品也一样,读者能读得懂的就是好作品,读者读不懂的就不是好作品。

故事在作者心中是熟悉的、完整的,但是对于读者却是完全陌生的。

比如说,张三能滚瓜烂熟地背诵《岳阳楼记》,而李四从来没听过《岳阳楼记》,如果张三一口气背诵完《岳阳楼记》,李四能听懂多少?李四有可能感受到《岳阳楼记》的美吗?

再比如说,张三了解李四的为人,而马五从来没听说过李四这个人,张三对马五说“李四就是那样的人”,李四是什么样的人,在马五心中对李四能有概念吗?

作者一定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用最通俗易懂的词语和句子去讲述故事。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但是有的时候真的会让人很为难。我在写作中就经常会遇到,有些是我个人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但是不适合用于讲述故事,我只能选择放弃。这对于我的个人喜好而言是不合理的,但是对于读者而言却是合理的。

我曾经为之纠结过很长时间,后来想通了,要么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作品归类为个性类;要么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放弃自己认为合理的个性;要么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把自己的个性完美融入作品。

这也是我个人定义一名作者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能写出一些故事,把自己能想到的和自己认为好的统统都塞进了故事里;第二阶段是能写出读者读得懂的故事,在自己的取舍中以读者为中心;第三个阶段是能写出读者认可的故事,用自己的个性把故事讲述精彩。

小说写作在通俗易懂的前提下,还要尽可能地回避可能产生歧义的词语和句子。因为汉字是神奇的、精彩的,汉字组成的词语和句子更为神奇、更为精彩。而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理解方式,即使是很简单的句子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

比如说,熊出没注意!

本意应该是——熊出没(mò)注意!

而我的好几位朋友都理解成——熊出没(méi)注意!

“熊出”在东北的方言中算是贬义词,比如说形容一个人——看某某那熊出!

如果写成“熊出没,注意!”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文字表达的逻辑就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词语和句子进行精准描述,让读者看得懂,让读者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第二、情节设计的逻辑

我个人的观点是,在小说写作中情节设计的逻辑并不是说只能选择符合故事发生发展的情节,而是说一个情节的发生发展要有符合它发生发展的逻辑。

比如说,一个人在空中用双手托起一架正在坠落的波音747客机。如果是我在空中用双手托起一架正在坠落的波音747客机,这绝对是不合理的。但是,超人在空中用双手托起一架正在坠落的波音747客机就是合理的,因为他是超人,他把红裤衩穿在了外面。

文学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如果小说中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在读者的预料之内,那就相当于失去了文学的魅力。

故事情节超出读者的预料,这样对读者才有吸引力。但是,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能让读者理解的、符合情节发生发展的合理逻辑。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某些电影让很多人看不懂。我曾经带着这个疑问反复观看过某些电影,也就某些电影和好多人交流、探讨过。某些电影让很多人看不懂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在电影中很多情节发生发展的逻辑没有被观众认可,甚至在某些电影中根本就没有符合情节发生发展的逻辑。

观众看懂电影的难度系数要比读者读懂文字故事的难度系数低很多很多。同理,读者如果不能理解小说中的故事情节,那也是因为小说中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逻辑没有被读者认可。

情节设计的逻辑不同于科学研究的逻辑。这种逻辑只要能对接读者认知、引导读者思考和激发读者想象就是合理的。

比如说,在很多电影中汽车掉下悬崖就会发生爆炸。真实情况是不会发生爆炸的。那为什么绝大多数观众会相信呢?因为在绝大多数观众的认知中汽车里有汽油,汽车掉下悬崖会发生撞击,撞击会产生火花,花火会点燃汽油。这就是汽车掉下悬崖会发生爆炸的合理逻辑。

再比如,很多电影中的人物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画面经常中会有一个关于飞机或机场的镜头。这个关于飞机或机场的镜头就是在告诉观众——人物是坐飞机去的,飞机或机场的镜头就是人物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合理逻辑。

在美国某些纯商业化的电影中,为了快速标记坏人,坏人会随便开枪打死几个无辜的路人。美国的坏人就那么嚣张吗,在无利可图的前提下就是为了挑战美国警察吗?当然不是。作为纯商业化的电影,完全是以经济为目的,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向观众表明那些人是坏人就可以了,甚至说是在面上能糊弄过去就行,对于纯商业化的电影来说在逻辑上这是合理的。

以上几个小例子都是观众在认知范围内就能接受的合理逻辑。类似的情节出现在小说中,读者在认知范围内一样能理解。

再深一层是需要去引导读者的思考方向。

比如说,人物的胸口被击中了一枪。在普众认知范围内,人物一定是挂掉了。怎么合理地让观众或读者接受人物没挂掉呢?常见的情节设计是在人物胸前有一枚钱币、胸章或是一个酒壶。用钱币、胸章或酒壶去引导观众或读者去思考的方向,是钱币、胸章或酒壶挡住了子弹,所以人物才没挂掉。

再比如说,在某部电影中,有两个人把一艘小船倒扣在头顶,托举着直接从水底走到了对岸。倒扣的小船就是导演设计的引导观众去思考的方向,因为在倒扣的小船的船舱内会存储一定的空气,有空气就能保证两个人呼吸,两个人就能从水底走到对岸。

以上两个小例子都是在观众或读者思考后才能接受的合理情节。至于钱币、胸章或酒壶能不能挡住子弹和两个人能不能举起小船,等等,都被绝大多数的观众或读者忽略了,甚至根本不影响情节对观众或读者的吸引。

最深层次是激发读者的想象空间。

比如说,形容一个人物成功的艰辛,说他吃尽了人间的苦。人间的苦是什么?每个人都有各自经历过的苦。喝茅台就头疼,而且还不能不喝,这是苦;终日劳作才勉强温饱,这也是苦;我在写作的时候,时常是盯着屏幕几个小时才写出一二百字,这也是苦。吃尽了人间的苦,每一人经历过的苦和所能想象到的苦都算。

再比如说,形容一个女人的美丽是意象之美。每个人都有定义美丽的标准,花容月貌、沉鱼落雁、风华绝代、玉骨冰肌等等。意象之美,每一个人定义的美丽和所能想象到的美丽的样子都算。

小说写作中的故事情节是由作者设计的,故事情节发生的逻辑是由作者去引导、去激发的,这种逻辑的严谨程度也是由作者掌控、收放的。绝对不是说这种逻辑越严谨就越好,可以根据不同故事的悲喜效果进行适当调整,甚至可以进行大幅度调整。

比如说,人物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用飞机或机场作为地点改变的逻辑,这是严谨的。

再比如说,当年某部热播的电视剧中,其中一个人物用收拢窗帘的钩子做成了一个能助力上墙的飞爪钩。这种逻辑就是不严谨的,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观众对电视剧的热爱。

我说它的逻辑不严谨有两个原因:第一,收拢窗帘用的钩子强度和硬度都不够,做不成能够助力上墙的飞爪钩;第二,很多观众的家里都有收拢窗帘用的钩子,不用去做成飞爪钩,用手去试试强度和硬度就完全可以验证了。这个例子不同于汽车掉下悬崖就会发生爆炸的例子,因为汽车掉下悬崖会不会发生爆炸这件事儿是很难很难去验证的。

作者还可以根据自己创作小说作品的目标去调整情节设计的逻辑。

如果作者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部小说作品而去创作,那对于情节设计的逻辑就完全可以参照上述美国纯商业化电影的逻辑,停留在部分读者的认知范围就差不多了,甚至作者自己认为合理就可以了。

比如说,在很多演讲中,都是在用成功的例子去标榜成功、用失败的例子去打击失败。某某做电商成功了,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去做电商。某某搞养殖失败了,我们不想失败就一定不能去搞养殖。虽然是空洞的,但是依然能营造出慷慨激昂的效果。

小说作品也一样适用。

比如说,王小帅在心中一直默默地爱着张美丽。知道张美丽喜欢吃豆腐脑,王小帅就每天凌晨起床做豆腐脑,每天五点钟准时出现在张美丽家门口,而且豆腐脑只卖给张美丽一个人;张美丽的手指扎了根刺,流血了,王小帅抱起张美丽跑到医院,对医生大声说“大夫,请你一定要救活她,需要多少血从我身上抽,把我的血抽干我都心甘情愿。”……,等等。这样的情节也会吸引一些读者,甚至会有一些读者羡慕张美丽,因为张美丽有王小帅这样的人爱着她。至于王小帅会不会做豆腐脑、张美丽需不需要输血、王小帅的脑子里是不是缺点啥,等等,对于一些读者是根本不会去考虑的。

如果作者想要创作出一部经典的小说作品,情节设计的逻辑就必须去引导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想象。

比如说,张三开饭店成功了,李四也想开饭店?先去引导读者的思考,张三开饭店成功的基础是什么?干净卫生、物美价廉、地理位置好、服务态度好等等。再去激发读者的想象,李四开饭店也能成功吗?李四也同样能做到干净卫生、物美价廉、地理位置好、服务态度好等等,而且李四家里还有蔬菜大棚,在菜品质量和价格方面都比张三更有优势,所以李四开饭店也能成功。

小说作品中情节设计的逻辑不同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李四即使拥有比张三更多的优势,也可能会因为意外因素而导致失败。但是,在小说中创作中,在作者的笔下可以把意外因素全部剔除,李四一定是成功的。

情节设计的逻辑还可以让一个情节的发生发展从不合理变成合理。

比如说,在前文王小帅和张美丽的例子中,王小帅家里本来就是做豆腐脑的,每天凌晨起床是帮父母做豆腐脑,每天去市场卖豆腐脑恰好在五点钟经过张美丽家门口,豆腐脑只卖给张美丽一个人是因为急着去市场只能耽误卖给张美丽一份豆腐脑的时间。张美丽的手指扎了根刺,流血了,王小帅终于有了接近张美丽的机会,于是抱起张美丽跑到医院。王小帅想借此机会向张美丽表达她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故意对医生大声说 “大夫,请你一定要救活她,需要多少血从我身上抽,把我的血抽干我都心甘情愿。”

在小说的创作中,情节设计的逻辑合理,就会让读者觉得故事是合理的。

第三、人物设计的逻辑

在我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人物设计的逻辑是最难平衡的。

人物是故事的主体,围绕着人物发生发展的故事就是对人物个性的描述和定义。用故事去强化人物鲜明个性的同时很容易导致人物设计的逻辑不合理。

比如说,我在一篇文章中描写唐朝草圣怀素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指导我一定要重点写出草圣怀素的狂,狂到什么程度呢?唐朝诗仙李白想要见草圣怀素都要等上三天。这个故事对于描写草圣怀素的狂是绝好的。但是,在我心中对草圣怀素的定义是才德兼备,诗仙李白比草圣怀素年长很多,让年长的诗仙李白等待三天,在体现出草圣怀素“狂”的同时也挑战到了草圣怀素的“德”。

如何用这个故事完美地体现草圣怀素的狂,我思考了好几天。同时,这个故事还涉及到了情节设计的逻辑。比如说,草圣怀素被强盗绑架了,三天后来才被解救出来。在这种不可抗力的情况下,诗仙李白等的这三天就体现不了草圣怀素的狂。

最后我的设计是,在怀素徒步去见诗仙李白的路上巧遇了故交友人,故交友人因意外受伤而无法完成朋友的委托,怀素为了帮助故交友人改乘马车赶路,用改乘马车节约的三天时间去帮助了故交友人,同时也让诗仙李白等待了三天。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对草圣怀素的“德”没有任何影响,同时也用诗仙李白等待三天的故事进一步体现了草圣怀素的狂。

在现实生活中,我见过有很多人在炫耀自己或是博取别人同情的时候对其自身人物设计的逻辑都是不合理的。

比如说,有某人在酒桌上炫耀自己家有多少多少好酒,但是同桌的人都从来没喝过他炫耀的那些酒。某人的出发点是想表达自己多么多么牛,但是他忽略了听者会考虑的问题:你家有那么多好酒为什么不带来点与大家分享?你是在闭着眼睛胡吹还是在告诉大家自己是铁公鸡?

再比如说,有某团队对外宣传的口号是配送速度快,而且该团队的内部管理也是以配送速度挂钩薪酬的。突然有一天,该团队在媒体上发文,请广大用户体谅其员工工作的艰辛进而去理解、接受配送速度慢的有偿服务。借用一句小品的台词——你当初的承诺呢?

在我看过的小说作品中也存在好多好多类似的例子,因为人物设计的逻辑不合理让读者产生了一种好人不好、坏人不好的感觉。

比如说,在我看过的某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定义是为人慷慨、仗义疏财。一天在路上看见一对可怜的母女,恻隐之心大动,立即把自己身上的少部分钱和朋友身上的大部分钱全部都慷慨地送给了那对可怜的母女,后来那个女孩因为感激而嫁给了主人公。我在小说中没有找到主人公把钱还给朋友的情节。如果作者是想用这个情节去彰显主人公慷慨、仗义疏财就不合理了,因为其中大部分的钱不是他的。我读后的感觉这个主人公是比较鸡贼的。

如果作者在后面加上主人公把钱还给朋友的情节,朋友不要,他一定要朋友收下。两个情节一结合,主人公为人慷慨、仗义疏财的个性就更鲜明了。

再比如,有一部小说中,一个负面人物的形象定义是无恶不作。这个负面人物也的确做了很多坏事,抢小孩的糖、放别人自行车的气、打人家玻璃、偷汽车,等等。但是,这个负面人物对自己的父母甚至比正面人物对自己父母还要孝顺,而且还有一次为了救两名落水儿童自己差点被淹死。结局是这个负面人物在正面人物的追赶下意外挂掉了。我看完小说后,感觉这个负面人物做坏人是不成功。

人物设计的逻辑是保证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的基础,要保证故事中人物鲜明的个性,为其设计的逻辑就必须严谨。

第四、主题设计的逻辑

主题设计的逻辑是小说写作方向的保障。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是最简单的。方向吗,完全掌握在作者手中,想往哪个方向写就往哪个方向写呗。

对于名家大腕级别的作家也许很简单,但是对于我这种文学爱好者级别的作者来说真是很难很难!

我在修改《平凡》的过程中,挣扎了好几天才痛下决心删掉了一个将近5万字的故事。在向青年作家网汪主编提交《神探东川》的时候,又是带着痛和不舍删掉了一个2万多字的故事。

我当时在写《平凡》的时候,被删掉的那个故事绝对是我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才完成的。当时,在我的心中甚至为了那个故事偷偷骄傲了好几天。但是,在我修改《平凡》的时候却发现那个故事对于整部小说的方向没有丝毫意义,甚至会产生不好的效果。我想了好多办法去尝试修改,因为个人能力不足,最后也没有找到让故事合理发生的逻辑。

我仔细回忆过当时的创作过程,就是脑海里突然跳出来的一个故事,根本没有去考虑是否符合《平凡》主题设计的逻辑。结果辛辛苦苦写了好多天,最后无奈删掉。

真诚地希望我的故事能起到提醒的作用,让和我一样的文学爱好者级别的作者少走一点点弯路。

经历过几次删除经历之后,我反思过很长时间,为什么同样的错误会反复地犯?我总结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我没有把主题设计的逻辑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没有让其成为指导、监督我写作方向的保障;第二,是我当时的思想进入了误区。我自认为我设计的故事是精彩的,这种自我认定的心理让我忽视了整部小说主题设计的逻辑。

仅以我个人的经历和感悟剖析一下当思想进入误区后的危害。

那真是很可怕很可怕的!

东北有句老话说——咬着木头橛子,给麻花都不换!

思想进入误区后大致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不知道自己是错的,盲目地自我认定后,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理;另一种表现是,知道自己是错的,依然会去寻找各种借口、各种理由合理化自己的错。

引用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我曾经听一位领导讲话,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跬”读成了wā,第一遍读的时候台下没有人鼓掌,这位领导又读了一遍,台下掌声响起。这位领导满意地看着台下非常自信地拓展开“蛙才多小啊,它要蹦跶一千里需要付出多大努力?我们企业就需要这种精神……”。

事后,我想办法看到了秘书给领导写讲话稿,“跬”字没写错,也没有“蛙才多小啊……”那一大段。

如果去分析那位领导在讲话当时的心理“蛙才多小啊,它要蹦跶一千里需要付出多大努力”,这是那位领导自我认定的真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把错误当成了真理。那位领导把一个字读音的错误,盲目自信地提高到了泄露自己文化水平的高度。

再引用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我单位某部门,在上级梳理岗位和人员的时候发现百分之四十以上的都是那个部门中大小头头家的亲属。那个部门领导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当时招不到人,实在没办法了才动员家里的亲戚来单位帮忙的。

以上两个小故事都是真的。类似这样的小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很多。

以我本人为例,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都无法避免我的思想进入误区。在现实生活中,笑一笑就过去了,甚至很多人根本没有思想进入误区的概念。

但是,作者的思想误区在读者眼中绝对过不去!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中心。而小说作品是给读者看的,读者才是中心;生活中,我买一件衣服,无论别人认为好不好看,都绝对不会影响保暖的效果。小说作品呢,如果读者认为不好看,那也许就很少有人看了吧。

这就是文学高于生活的地方!

综上所述,就是我个人对小说写作的逻辑的理解。

文学在每一个的心中都是至高无上,文学创作又是天下最公平的事情。因为,每一个人每一天都生活在故事中,不是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就是在欣赏着别人的故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