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鹏燕的头像

李鹏燕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5/23
分享

英雄为苦难的中国照亮未来——《保卫延安》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漫谈

风暴夹着雷霆,以猛不可挡的气势,卷过森林,卷过延安周围的山冈,卷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征战过的黄河流域,向远方奔腾而去。

        ——题记

延安保卫战,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九四七年三月,蒋介石以十倍于我西北人民解放军的兵力进攻延安和陕北解放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党中央根据战事发展,提出主动放弃延安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不仅保存了我军实力,而且将国民党部队牢牢牵制在陕北战场,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保卫延安》正是对这场战争的正面描写,它以人民解放军一个纵队参加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击战、陇东高原和长城线上的运动战以及沙家店歼灭战为主线,胜利完成掩护转移任务、确保了党中央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撤离与疏散。

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调,艺术地再现了延安保卫战的历史画面。全文自始至终都洋溢着浓郁的诗意和澎湃的激情,成功地塑造了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人民解放军和人民群众不畏牺牲、忠诚质朴、为信仰而战、为保卫延安而战的的英雄形象。这组英雄群像里既有彭德怀这样有远见卓识的高级将领、也有周大勇这样浴血奋战的基层干部;既有孙全厚这样普通平凡的革命战士、也李振德老人这样浩气凛然的支前英雄。

经历是无可替代的资本,作家杜鹏程作为一名随军记者,冒着硝烟弥漫的战火,穿过山川、峻岭,越过沙漠、草原、戈壁,亲眼目睹了我军奋勇杀敌、血染沙场的悲壮场面。他在异常艰苦的行军作战过程中,写出了大量新闻报道、散文、报告文学和剧本,还用日记和札记的形式,记下创作素材近200万字。正是这样宝贵的、悲壮的经历,使作品呈现出更加真实生动的画面感,更能激荡起读者内心澎湃的爱国情怀,这也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民主圣地延安,党中央和毛主席住了十几年的地方,此刻满眼都是战争景象。川道里尘土滚滚,拥挤着撤退中的人、车辆、毛驴和耕牛。敌人的战斗机不时进行着俯冲扫射,“一个妇女手一扬,躺在血水中。她怀中正在吃奶的孩子被远远扔在路边。”“血水周围有一些散乱的小学课本的页子,还有些书页子挂在路边的枯草上。”......延安的上空弥漫着尘埃与硝烟,往日祥和欢快、繁荣圣洁的乐园充斥着悲伤与仇恨,战争正在摧毁乡亲们血一滴汗一滴建立起来的家园。

“打退敌人的进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延安!”沸腾的血液在忠勇赤诚、无所畏惧的战士们心中点燃,他们的宣誓声越来越高,像滚雷一样响彻。

撤退的人群中看不见六十多岁的李振德老汉,他在给人民军队做向导返回村时撞到了敌人的搜索部队。敌人对他百般威逼利诱,试图打探到我军隐蔽位置。“死,也要站起死!”“你们从我口里半个字也掏不出!”李老汉面色蜡黄,形容枯瘦,但是目光炯炯,非常庄严、自尊,如他面前干枯而刚劲的枝杈,撑在天空,无畏地迎着冷风。他领着敌人涉过延河朝南山坡爬去,猛乍,他弯下腰抱定孙子栓牛跳下绝崖深沟!“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李老汉为人民解放军赢得战机,第一连仅用两个钟头就全歼进入青化砭的敌军三十一旅。此役是西北野战部队撤出延安后的首站胜利,严重打击了胡宗南部的进攻气焰,极大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斗志。

李振德老汉的老伴,身体瘦弱的如同风中飘摇的树叶,在面对敌人的拷打时却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誓死保护着思想上开了小差的战士宁金山。“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陕甘宁边区一百五十万老乡,和他们老两口一样秉承着“共产党员不是平常的人。中国没有他们,中国就要灭亡;劳动人民没有他们,劳动人民就永远不能翻身。”这样朴素虔诚的信念,为了帮助“自己部队消灭敌人,他们什么风险的事都敢干。”诞生于延安保卫战时期的歌曲《保卫党中央》里唱到:“军队和老百姓,结成了一条心。军队前面打,百姓后面帮。”毛主席也说过“人民永远站在我们这边,有什么好怕的?”革命的成功离不开老百姓的信赖、拥护与支持,从伏击战、地雷战、到地道战、麻雀战......无数事实证明,英雄的人民是我军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与制胜法宝。

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同样离不开那些背负着祖国和人民希望的英勇战士。他们默默无闻、无论生活怎样艰难困苦、战斗怎样频繁残酷,他们从不灰心、永不屈服。头发斑白的炊事班长孙全厚,为了给战士们改善伙食,他浮肿的光脚板踏在冰雪上,用干裂成枣树皮一样的双手推着磨子磨豆腐,一次次昏倒、一次次爬起,一圈又一圈推着磨子转。他说:“我没啥能耐,吃点苦总还行......我好赖是个党员!” 同志们走路他走路,同志们睡觉他做饭。为了让同志们能吃饱,他三番五次勒紧裤腰带。他背着一口行军锅走在部队行列里,风里来雨里去,日日夜夜,什么也不埋怨,什么也不计较。他悄悄地活着,悄悄地牺牲在了行军途中,为灾难深重的人中国民献出了自己的一切!身世凄惨的“年轻老革命”周大勇十三岁时就被父亲带上加入红军游击,他是英勇无畏的战士,也是冷静果断的基层指挥员;他要细致入微地了解战士们的生活和情绪、也要冲锋陷阵、捂住冒血的伤口,率领战士们把红旗插上敌人阵地。

在风沙漫天的长城线上、在向榆林城挺进的战斗中、在每一场与敌人的较量中,有的同志牺牲了,牺牲者的位置上又出现了一个人在那里射击;有人满身是血,还不承认自己负伤;有人负重伤不能战斗,但他喊着鼓励奋战中的战友;有的战士被震得七窍出血,昏过去了,可当他清醒后,又爬起来战斗。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我们英雄的战士正用鲜血和忠诚在中华大地上书写着自己的信仰。第一营教导员张培听说部队要过黄河去作战,再三要求提前出院归队,在部队出发头一天,他赶回来了;五连六班的战士刘有成说:“山高没有我们的脚底板高,山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 六连副指导员卫刚牺牲前写下“为我们的事业而斗争是志愿,为我们的事业而牺牲也是义务。”三岔湾战斗中,马长胜和李江国争抢着拿起炸药包冲向敌人的高碉堡,他们坚毅勇敢的脸庞上都显出要以生命去换取胜利的表情。还有卫毅、刘元兴、王老虎、赵万胜、梁世德、刻小报的油印员、不知名的侦查员、通信员、还有那么多那么多平凡又伟大的战士们......“一个战士倒下了,千百个战士要勇敢前进!一个共产党员倒下了,千百个共产党员要勇敢前进!大山沙漠挡不住我们;血汗死亡吓不到我们!”团政治委员李诚用全部生命力量呼喊着。我深深地被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震撼!一个脚印一身汗,一片土地一片血,谁又能计算出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曾经洒下了多少英雄的汗水与鲜血?!

我想起了外公,一位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英雄。“儿深谙有国才有家之理,必当在前线奋勇杀敌,为中华民族献身。”这是我们家祖孙四代寻觅了八十年才找到的、外公于1938年在台儿庄战役前夕留下的遗书。我没有见过他,但拿到这封信时,我的手在颤抖、心在疼痛,透过薄薄的一张纸我似乎看到了炮火连天的战场,看到了千千万万英勇的将士,他们亦是青春年少、亦是血肉之躯啊,哪个没有牵挂的父母妻儿?他们对国家、对民族要爱得怎样深沉才会有视死如归、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无畏?!

我还想起了肩负人民重托、高举反抗侵略正义旗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他们手持钢枪,在零下四十度的“死鹰岭”上、在寒风暴雪中化为一座座冰雕,却依然保持着伏击待命的姿势,这是用信仰和意志铸就的神圣。《长津湖》里梅生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也必定要打。”《志愿军雄兵出击》里彭德怀总司令对梁兴初军长也说:“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

我们最可爱的人民战士,他们爱家人,更爱这个国家,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与国富民强。他们已为国捐躯, 但我们怎敢忘记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怎能忘记那一张张曾经鲜活的面容?据统计,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英烈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冲锋陷阵、抛洒热血,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

夜深人静时,伴随着沙沙的翻书声,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浮现在我眼前。宝塔山下,党中央和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延安这片英雄的土地,见证了这段苦难辉煌的革命历程。历史需要铭记,精神需要赓续。在这里,我们不能不铭记与感谢另一位英雄,历尽艰辛终以宏大规模、磅礴气势把这场伟大壮烈的战争史实般呈现给读者的著名记者、作家杜鹏程先生。他在《保卫延安

追溯那段中华儿女用鲜血凝结的艰辛岁月,回望那段英雄先烈以血肉之躯铸就的卓绝历程,正是他们以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和坚不可摧的磐石信念,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照亮了未来,让我们的国家以雄壮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让我们永远铭记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牺牲的英雄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