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这天,突然听到树上有了知了在唱,于是不自觉地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和知了有关的童年的故事。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此,我和知了之间的故事以及我对于知了的情感,可能和很多同时代的朋友不太一样。
记忆中,每年的夏天,我都要和小朋友们去逮知了的。现在逮知了的方式无怪乎用手电照和用面筋粘这两种方式,手电在晚上可以照刚刚从土里钻出来的知了幼虫(我们那里叫蛣蟟龟),而面筋(小麦粉和成团后,在清水里洗掉淀粉后的剩余部分)可以去粘蜕皮后的知了的成虫——蝉(我们那里叫蛣蟟)。
但在我的童年时代,这两种现在常用的方式虽然也偶尔用,但由于很少人家能有手电筒,家里能让你轻松拿出一块面来的也不多,所以,即便你想用,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抓一把麦子塞到嘴里,仔细地一粒粒嚼碎,让唾液浸湿,嚼成面团,把麸皮吐出,把淀粉咽下,慢慢滤出面筋,然后用这样“加工”的面筋去粘知了。
那时候,我们还有另外的逮知了的方法,这恐怕是现在的孩子们想都没法想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用蜘蛛网。蜘蛛网是有粘性的,这是众所周知的。我们要粘知了时,就去戳蜘蛛网。所谓戳蜘蛛网就是找个长杆子把蜘蛛网戳破,把蜘蛛网缠到杆子的末端,至少要戳五六个甚至七八个才行。戳完蜘蛛网后,把蜘蛛网拢到杆子的末端,用手揉捏几下,再吐上唾液,用牙咬一咬,这样粘性就更大了。这样弄好的蜘蛛网跟做好的面筋差不多,只要缠上蜘蛛网的杆子的末端轻轻触上知了的翅膀,即使知了再怎么扑棱也都无济于事了,只有乖乖被逮。
第二种是用马尾套。就是用一根马尾拴到杆子的头儿上,再系一个鸽子蛋大小的活扣儿,用这个活扣儿去套知了。这种方法一是考验人的胆量和反应,二是考验人的耐心和技术。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弄马尾,必须要从马身上拽,因此是一项很危险的工作。那时候村里只有饲养院里有几匹马,平时都有饲养员照料,我们只有在中午饲养员回家吃饭的时候才有可能偷偷溜进饲养院。为了不被马踢到,我们往往得两三个人协同作战,前面一个人在马头前安抚马,吸引马的注意力,后面的人找根小树枝轻轻挑出一两根马尾,趁马不注意,突然用力,拽下马尾就跑开……至于说考验人的耐心和技术呢,就是说在套知了的时候,你得屏住呼吸,保持杆子的稳定,小心谨慎地将杆子伸到知了的下方,让带活扣的马尾悄悄地靠在知了的头顶方向。当知了注意到上方有东西时,它会本能地伸出它的前爪接触上方的马尾。由于知了的前爪就像锯齿,只要一碰到马尾,自然就会挂住并拉动活扣,并且会越拉越紧。等到它意识到被缚的时候,再怎么扑腾也无法挣脱,只能越扑腾越紧,除非挣断自己的前爪。
第三种是做一种类似于现在的捕虫网似的小口袋。方法是,用蚊帐布做一个有一定深度的小口袋,开口巴掌大小,口端用细铁丝撑成圆口。把小口袋绑在杆子的末端,固定好,小心地将口袋放到知了的上方。知了一飞,就进到网子里,这时顺势将网口一偏,知了就跑不出来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火照。所谓的用火照,不是借着火光去寻找,而是利用知了在晚上的趋光性,在树下比较空旷的空地上点起火把,使劲摇晃周围的树干,或者扔石头击打树冠,惊动树上的知了。知了受了惊动,就会扑棱棱飞到火把的附近,这时你就可以手到擒来了……
那时候我们逮知了,主要是为了玩。因为逮知了的过程就是少年之间的一种游戏和娱乐,与现在人逮知了为了吃、为了卖全然不是一回事!记得我们逮知了往往都是三五个甚至七八个小伙伴,逮了以后或者找个地方点一把火烧了,你一个我一个的吃了,或者就干脆今天给这个人,明天给那个人,自己带回家的时候很少。
但是捡拾蝉蜕倒是那时我们一项实实在在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是农村,家里都比较穷,我们都挖过丹参、桔梗、柴胡一类的中草药,晒干卖到乡里的采购站,或者直接拿到村里门市部,卖个一毛两毛的,或者换个本子铅笔什么的。相对于上山采药来说,捡拾蝉蜕可以说还是比较安全和轻松的,这自然也就成为我们小孩子最常用的勤工俭学的法子。
每天天蒙蒙亮,几个小伙伴相约来到村前的河岸上,顺着河一直往下游走。一边找寻那些刚刚褪掉蝉蜕的知了,一边顺手把蝉蜕收起来。有时下午放了学去挖野菜的时候,也随时注意树上或者灌木枝条上是不是有蝉蜕,即使是一个两个,也一定采下来装进口袋带回家。大人们上地干活见到蝉蜕,也会采下送给我们……这样一个夏天下来,往往能攒到一竹篮子的蝉蜕,拿到收购站,卖个两块三块的。那时一斤蝉蜕的价格也仅仅是两块钱,而一篮子的蝉蜕也不过一斤多点。现在两块三块的还买不到一支冰糕,地上掉个两块三块的孩子都不见得愿意捡,但在我们的童年时代,这可是很大的一笔收入的,一学期买本子都用不了……
树上的知了又唱起来了,但仔细听听,时断时续的,也就是那么几只吧。也许是还没到时候,也许是知了的的确确已经少了,但那种成百上千只知了大合唱的声音真的好多年没有听到了。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抓捕知了做餐饮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知了幼虫在地下存活 5 到 12 年左右才能破土而出,如此疯狂的抓捕导致知了数量急剧下降,在某些地区,夏天已经再也听不到知了的叫声了,知了正面临着生存危机,甚至有绝迹的可能!
真要如此,岂不是人类的一大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