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席波的头像

席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1/31
分享

碓的记忆

“碓”这个字,恐怕很多人不认识,它的读音是“duì”。

至于说“碓”是什么,现在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来的人,也不会太多。

“碓”,是用来舂米的一种古老的工具。这种工具对于年轻人来讲,那是间或能从历史记载或者博物馆展览中看到的很原始的劳动工具,而对于五六十岁以上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大概也只是偶有模糊的印象罢了。

但是对于我,关于“碓”的记忆却是非常清晰而深刻。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家里就有一台碓。

“碓”,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杠杆。下面一块大石板,石板上凿一个窠臼(石窝),上面有一块前面粗壮后面稍细的大木头,木头后端有一支点,木头前面的下端有一截与大木头垂直的圆木柱,圆木柱正对石窝。用脚踩踏木头后端,前端自然翘起;然后把脚抬起,木头自然落下,正砸在石窝里。如果石窝里放入粮食,这样反复数次,粮食就会被捣烂。

小时候,看到大人舂米时动作娴熟,配合默契,动作潇洒,感到非常惊奇,也非常羡慕。

用“碓”舂米,是需要些技巧的。左脚站好,掌握平衡;右脚踩住“碓”的末端;手拿长把小苕帚。右脚用力踩的同时,手中的小苕帚把米扫进石窝,然后右脚放松,“碓”头砸进石窝……如此循环,既要配合好动作,又要把握好节奏。不能急,因为稍微有一点掌握不好,“碓”头就可能落偏了;也不能慌,舂米是一种力气活儿,更是一种技巧活儿,需要悠着点劲,劲太大,米就会被砸飞。

当然,用“碓”不是仅仅舂米,什么高粱啊,豆子啊,麦子啊,甚至是地瓜干都能在“碓”上舂。舂得差不多的时候,用箩筛一筛,把细面留下,把筛出来的粗颗粒再放在石窝里舂。 如此循环反复。

如果是两个人舂米,速度自然快得多,但是技巧和配合就更重要了。一个踩碓,一个扫米。碓起来,苕帚迅疾把米扫进碓窝;一前一后,一起一落,是一种劳动,也是一种艺术。这样配合的艺术,与铁匠打铁、石匠夯锤异曲同工。

所以,在没人的时候,我们小伙伴也试着踩“碓”。可是人小,力量不够,重量也不足,两个人站在“碓”上,也只能徒唤奈何。后来,上学了,个子也高点了,力量也大点了,勉强能把“碓”踩起来,可是不是砸到左边,就是砸到右边,反正砸在石窝里的时候少。所以也只是玩玩,舂米的经历近乎于无了。

我小的时候,每当吃完晚饭,爷爷就坐在碓上,我就依偎在爷爷身旁,给爷爷摁上一锅烟,爷爷手执长烟袋锅,一边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一边给我讲那些民间传说和故事……

我还没上初中的时候,家里的“碓”就拆了。大概是因为村里有了磨面机的缘故吧。至于家里的“碓”到哪里了,我已经没印象了。

然而,在我内心深处,那台静默守望的碓依然清晰如初。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曾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我成长的点点滴滴,也承载着我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现在想来,舂米碓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劳动机械,但它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而且也曾为劳动人民的生活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今,虽然老家的碓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碓所蕴含的那些记忆与美好依然在我心中延续。它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消逝的,比如对故土的热爱、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